返回

高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单选题
    1898年6月,李鸿章在致儿信中说:,上意甚为注重,闻每日与枢廷讨论者多学堂、工商等事,惜瘦驽庸懦辈不足赞襄,致……辈窃东西洋皮毛,言听计从。”信中 “瘦驽庸懦辈”是指
    [     ]

    A.洋务派
    B.维新派
    C.顽固派
    D.立宪派
    本题信息:2012年上海模拟题历史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李建华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1898年6月,李鸿章在致儿信中说:,上意甚为注重,闻每日与枢廷讨论者多学堂、工商等事,惜瘦驽庸懦辈不足赞襄,致……辈窃东西洋皮毛,言听计从。”信中 “瘦驽...” 主要考查您对

“中体西用”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中体西用”

中体西用:

全称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是在19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逐渐形成并完善的主要代表中国地主阶级向西方学习的系统理论。
“中学”指的是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和儒家思想文化。
“西学”指的是西方先进的器物和技艺,也包括西方科技文教等。主要指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来维护封建统治和封建传统文化。
“体”是治国根本,是最终目的。“用”为“体”服务,是途径和手段。


中体西用概述: 

1、背景: 
(1)鸦片战争以来,列强侵略不断加强,中国民族危机逐步加深。           
(2)先进中国人逐渐改变传统的夷狄观念,倡导向西方学习,探求救国救民之路。 
2、思想形成的过程: 
(1)“西学为用”思想的产生: 
代表:林则徐、魏源 
派别:地主阶级抵抗派  
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 。
(2)“中体西用”思想的提出: 
代表一:冯桂芬《校分阝庐抗议》  
地位:第一次提出“中体西用”思想;   
其它代表:郑观应、王韬等 
(3)“中体西用”概念的正式使用 
代表人物:沈康寿、孙家鼐 
(4)“中体西用”思想的完善
代表:张之洞《劝学篇》  
派别:洋务派   
地位:“中体西用”思想的集大成者 
4、实践: 
(1) 洋务运动的思想纲领(19世纪60-90年代);  
(2)清末新政(1901-1912)最初几年的指导思想。


发现相似题
与“1898年6月,李鸿章在致儿信中说:,上意甚为注重,闻每日与枢...”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