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物理

首页
  • 计算题
    如图所示,公路上一辆汽车以v1=1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汽车行至A点时,司机看见有人从公路30 m的C处开始以v2=3 m/s的对地速度正对公路匀速跑去并挥手示意要乘车,司机见状经0.6 s的反应时间后开始刹车,汽车做匀减速运动,结果汽车和人同时到达B点.求:AB的距离.

    本题信息:物理计算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 答案解析
    查看解析
本试题 “如图所示,公路上一辆汽车以v1=1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汽车行至A点时,司机看见有人从公路30 m的C处开始以v2=3 m/s的对地速度正对公路匀速跑去并挥手示意要...” 主要考查您对

匀速直线运动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
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特点:
加速度a=0,速度v=恒量。

位移公式:
S=vt。


知识点拨:

  1.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在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相等的直线运动。注意在此定义中所涉及的“相等时间内”应理解为任意相等的时间内,而非一些特定相等的时间内。
  2.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即路程与时间成正比;速度大小不随路程和时间变化;位移与路程的大小相等。
  3. 匀速直线运动是理想状态与实际的结合。匀速直线运动不常见,因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是不受外力或者所受的外力和为零,但是我们可以把一些运动近似地看成是匀速直线运动。如:滑冰运动员停止用力后的一段滑行、站在商场自动扶梯上的顾客的运动等等。我们可用公式v=s/t求得他们的运动速度。式中,s为位移,v为速度且为恒矢量,t为发生位移s所用的时间。由公式可以看出,位移是时间的正比例函数:位移与时间成正比。
  4. 当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力平衡。
  5.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是保持不变的,因此,如果知道了某一时刻(或某一距离)的运动速度,就知道了它在任意时间段内或任意运动点上的速度。

                             


发现相似题
与“如图所示,公路上一辆汽车以v1=1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汽车...”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