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三年级物理

首页
  • 实验题
    小伟做了“测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后,自己设计了一个实验电路,用另一只电流表A,和一个5Ω的定值电阻R替换了原来的电压表,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同样测出了一个标有“2.5V”字样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请根据小伟的实验设计,完成下面的填空:
    (1)连接电路时,应该将开关    (选填“断开”、“闭合”),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图甲中最    端(选填“左”、“右”).
    (2)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A2示数为    A,此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
    (3)读出此时电流表A1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灯丝电阻值是    Ω,该阻值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灯泡两端电压为1V时的灯丝电阻值.
    (4)如果小伟所用的定值电阻实际阻值略大于5Ω,则他应用上面的方法测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与其真实值相比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本题信息:物理实验题难度容易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 答案解析
    查看解析
本试题 “小伟做了“测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后,自己设计了一个实验电路,用另一只电流表A,和一个5Ω的定值电阻R替换了原来的电压表,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同样测...” 主要考查您对

电功率,额定功率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电功率,额定功率

电功率:
1. 定义:
电流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
2. 单位:国际单位:瓦(W),常用单位千瓦(kW),1kW=1000W

额定功率:
1. 定义:额定功率是指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功率。它的值为用电器的额定电压乘以额定电流。若用电器的实际功率大于额定功率,则用电器可能会损坏;若实际功率小于额定功率,则用电器可能无法运行。


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知识点 内容
额定功率 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即用电器上标明的电压值就是额定电压;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工作时的功率,即用电器上标明的功率就是额定功率
实际功率 用电器实际工作时的电压叫实际电压,它可能与额定电压相等,也可能比额定电压大或者小;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叫做实际功率,它可能与额定功率相等,也可能比额定功率大或者小
灯泡亮暗的比较 若灯泡都能正常发光,则额定功率大的比较亮,因为灯泡在各自的额定电压下工作时,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额定功率大的灯泡,实际功率就大,灯泡就亮
若灯泡串联且不能正常发光,电阻大的灯泡较亮。因为灯泡越亮,它的实际功率就越大,在串联电路中,由于各处电流相等,根据P=I2R 知灯泡的电阻越大,灯泡的实际功率越大
若灯泡是并联的且不能正常发光,电阻小的灯泡较亮。在并联电路中,由于各支路两端的电 压相等,根据P=,灯泡的电阻越小,灯泡的 实际功率就越大,灯泡就越亮
补充:实际生活中的照明电路是并联电路,如果并联的用电器越多,并联部分的总电阻就越小,在总电压不变的条件下,电路中的总电流就越大,因此输电线上的电压降就越大,这样,分给用电器的电压就越小,每个用电器消耗的功率也就越小。所以灯开的少时比灯开的多时要亮些。晚上七八点钟,大家都用电灯照明,所以电灯发的光就比深夜时的暗。
灯丝通常在开灯瞬间被烧断的原因:
    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一般金属导体温度变化几摄氏度或几十摄氏度,电阻变化不过百分之几,可忽略不计,但电灯的灯丝(钨丝)不发光时(温度几十摄氏度),电阻较小,正常发光时灯丝的温度较高,达 2000℃左右,电阻值就要增大许多倍。在刚接通电路的瞬间,灯丝的温度还没有升高,由于电阻还很小,通过灯丝的电流要比正常发光时大得多,根据P=U2/R,这时实际功率最大,远远超过正常工作时的功率,所以通常灯丝容易在开灯时的瞬间烧断。
发现相似题
与“小伟做了“测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后,自己设计了一个实验电...”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