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二年级物理

首页
  • 问答题
    “开水”常常与“烫手”联系在一起,这是由于在通常情况下开水的温度高达100℃,远比皮肤的温度高.但是,当你在高山上烧水时,明明看到水沸腾了,却不一定烫手.在海拔3km的高原,水的沸点为91℃;在海拔6km的山上,水的沸点为80℃;而在海拔8848m的珠穆朗玛峰,水的沸点只有72℃.在几万米的高空,水的沸点居然会低到11~18℃,那里“开水”的温度,比地面上冷水的温度还要低.因此,在高山会出现许多怪现象:“开水”不烫手、鸡蛋煮不熟、“开水”不消毒.请回答:
    (1)水的沸点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请你针对这一变化情况,提出一种猜想.
    (2)按你的猜想推理,在比地面低得多的矿井底部,水的沸点将会怎样变化?
    (3)想一想,生活中什么餐具利用了这一道理.
    本题信息:2009年湖北省期中题物理问答题难度一般 来源:王素娟(初中物理)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开水”常常与“烫手”联系在一起,这是由于在通常情况下开水的温度高达100℃,远比皮肤的温度高.但是,当你在高山上烧水时,明明看到水沸腾了,却不一定烫手....” 主要考查您对

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

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变化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
  • 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变化
关系: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且它的变化是不均匀的。
原理:
     地球上面的空气层密度不是相等的,靠近地表层的空气密度较大,高层的空气稀薄,密度较小.大气压强既然是由空气重力产生的,高度大的地方,它上面空气柱的高度小,密度也小,所以距离地面越高,大气压强越小.
    
    在海拔3000m之内,每上升10m大气压强约减小100Pa,在海拔2000m之内,每上升12m大气压强约减小1mmHg。
   
    地面上空气的范围极广,常称“大气”。离地面200公里以上,仍有空气存在。虽其密度很小,但如此高的大气柱作用于地面上的压强仍然极大。人体在大气内毫不感觉受到气压的压迫,这是因为人体的内外部同时受到气压的作用且恰好都相等的缘故。
大气压可以支持多高的水柱:
    根据托里拆利实验可以知道大气压强的数值等于 76cm高水银柱的压强即:


而水的密度是1.0×103kg/m3,所以
一般情况下人们都粗略地认为大气压可以支持约 10m高的水柱

   虹吸现象:
高的容器通过曲管越过高处而流入液面较低容器的现象(如图所示)。它发生的条件是曲管(虹吸管)里先要灌满液体,同时高于较高液面的液柱的压强不超过大气压。例如,汽车司机常用虹吸管从油桶中吸出汽油或柴油;河南、山东一带常应用虹吸管把河里的水引到堤内灌溉农田;在日常生活中,如给鱼缸换水等都是利用了大气压的虹吸现象.

发现相似题
与““开水”常常与“烫手”联系在一起,这是由于在通常情况下开水的...”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