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赤道向两级的地域分异:
定义: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 。
别称:纬度地带性。
主导因素:热量(太阳辐射);
重要因素:水分;
成因总结:手地球形状影响,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分布规律:延伸方向:纬线方向(东西方向);更替方向: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向)。
主要分布地区:低纬度地区和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由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定义:自然带沿着经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 。
别称:经度度地带性、干湿度地带性。
主导因素:水分(海陆位置);
重要因素:热量;
成因总结:水分条件沿经度变化的方向变化。
分布规律:延伸方向:经线方向(南北方向);更替方向: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别称:地带性
定义:自然带大体沿等高线方向延伸,从山麓向山顶更替。
影响因素:水热条件随海拔的差异而变化,水热条件的垂直变化导致气候、自然带的垂直变化。
分布特征:大致沿等高线方向,从山麓到山顶。
主要分布地区:海拔较高的山地。
山地垂直地带分布与向阳坡的关系,雪线高度与迎风坡降水的关系:
垂直自然带(高山植物区)的一般规律:
①相对高度愈大,纬度位置愈低的山地,自然带数量愈多。
②山麓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地的水平自然带(基带)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替与纬度地带性相似。
③同一自然带阳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比阴坡高。
④积雪冰川带下限(即雪线)高度副热带地区最高,纬度高则雪线低;迎风坡低于背风坡;阴坡低于阳坡。
重点解析:雪线
1、含义:
永久积雪区的最低界限,即常年积雪的下界。在高寒地区,由于气温低,降水多,每年降水量大于融雪量,因而形成终年积雪区。雪线即为终年积雪区的下界线,也是固体降水量和消融量(包括蒸气消耗和融化量)相等的界线,故又把雪线称为固体降水的零平衡线。雪线实为一个地带,雪线是控制冰川发育和分布的重要界线,只有在雪线以上的地区,才会有多年积雪和冰川的形成。常年积雪的下界,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雪线以上年降雪量大于年消融量,降雪逐年加积,形成常年积雪(或称万年积雪),进而变成粒雪和冰川冰,发育冰川。
2、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
气温:与气温成正相关,温度高雪线高;
降水:降水量大→雪线低;降水量小→雪线高。
山势:雪线及以下:陡→雪线高;缓→雪线低。雪线及以上:平坦的缓坡,积雪易遭风吹蚀,而使雪线抬高;陡峻的山坡,往往发生雪崩,而使雪线下降。
坡向:阳坡,T高→雪线高;阴坡,T低→雪线低
雪线是一种气候标志线。其分布高度主要决定于气温、降水量和地形条件。高度从低纬向高纬地区降低,反映了气温的影响。
在中国西部,从青藏高原、昆仑山往北到天山、阿尔泰山,雪线高度由6000米依次下降到5500米、3900~4100米和2600~2900米。再往北到北极地区,雪线降至海平面。在气温相同的条件下,雪线高度取决于年降雪量的多寡。在青藏高原,雪线附近的年降水量为500~800毫米,雪线高5500~6000米;阿尔卑斯山脉雪线附近的年降水量达2000毫米,雪线高度仅2700米左右。祁连山东段的年降水量大于西段,雪线由东(4600~4700米)向西(5000米)升高。地形通过影响气温和降水而间接影响雪线高度。在同一山地,南坡的雪线通常比北坡高。但在喜马拉雅山,南、北坡的气温和年降水量相差极大,致使南坡雪线(4500米)比北坡雪线(5900~6000米)低1400~1500米。
雪线高度不仅有空间差异,在时间上也有一定变化。空气变冷、变湿,导致雪线降低;反之,引起雪线上升。这种变化有季节性的,也有多年性的。第四纪时期几次大的气候波动,出现冰期和间冰期,都引起雪线的大幅度升降。故古雪线升降是古气候变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在高纬度和高山地区永久积雪区的下部界线,称为雪线。在雪线以上,气温较低,全年冰雪的补给量大于消融量,形成了常年积雪区;在雪线以下,气温较高,全年冰雪的补给量小于消融量,不能积累多年冰雪,只能是季节性积雪区;在雪线附近,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达到动态平衡。因此,雪线亦称为固态降水的零平衡线。
3、雪线影响因素变化规律:
一个地方的雪线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季节变化就能引起雪线的升降:夏季气温较高,雪线上升;冬季气温降低,雪线下降。这种临时界限叫做季节雪线。只有夏季雪线位置比较稳定,每年都回复到比较固定的高度,由于这个缘故,雪线高度都是在夏季最热月进行测定的。
雪线高度受气温、降水、地形和气候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因地而异。
(1)气温
雪线高度与气温成正比,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如赤道附近的安第斯山为4800~5200米,天山为3500~4200米,北新地岛为600米。
(2)降水
雪线高度与降水量成反比,降水量小,则雪线高度高,否则,反之。副热带高压区降水量少,雪线最高。为5000~6400米;赤道地区降水量多,雪线高度一般为4400~4900米。迎风坡降水量多,雪线低;背风坡降水量少,雪线高。如喜马拉雅山南坡雪线为4600米,北坡雪线高达5800米。
(3)地形
地形对雪线高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坡向、坡度等的影响。如阳坡气温高,冰雪消融量大,雪线高,阴坡则相反;地形陡峭的地方不易积雪,雪线较高,坡缓的地方则相反。
(4)气候
气候变化直接影响雪线高度,气候变暖则雪线上升;气候变冷则雪线下降。根据材料可知,昆仑山冰川融化速度加剧,雪线每年最快上升可达百米。
4、雪线纬度分布规律:
由副热带地区向两侧高低纬度递减。
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1、概念:
由于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的影响,使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不具备地带性规律或者使陆地自然带地带性规律表现得不够完整或不很鲜明,称为非地带性现象。
2、非地带性因素:洋流、地形、大气环流、海陆分布、水分差异、岩石性质等。
世界主要非地带性现象及其成因:
非地带性现象 |
形成原因 |
按理想状态的地带性分布 |
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呈现热带稀树草原景观 |
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不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
热带雨林带 |
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沿海和中美地峡的东侧等地的热带雨林景观 |
地处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南半球)或东北信风(北半球)的迎风坡,多地形雨;东部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
热带稀树草原带 |
南美大陆30S-300S之间狭长的热带荒漠带 |
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脉阻挡了海洋水汽的东进;秘鲁寒流规模较大,对沿岸地区降温减湿作用明显 |
热带雨林带(北)、热带稀树草原带(中)、热带荒漠带(南) |
南美大陆南段东岸形成的温带荒漠带(巴塔哥尼亚荒漠) |
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气流的深人(地处西风气流的背风坡) |
温带草原带(中)、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东) |
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 |
南半球相应纬度带是海洋,没有陆地分布 |
亚寒带针叶林带(较低纬度)、苔原带(较高纬度) |
亚欧大陆东西岸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南北宽度不同,西窄东宽 |
西岸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气温高;东岸受千岛寒流影响,气温低 |
东西岸自然带南北宽度一样 |
天山、昆仑山山麓的绿洲 |
高山冰雪融水使其地表水或地下水丰富 |
温带荒漠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