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二年级地理

首页
  • 单选题
    2008年8月8日晚8时,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在北京隆重开幕,吸引了全球亿万观众的目光,精彩的节目,展示了我国五千年华夏文明的内涵,也体现了高速发展的电子信息技术。据此回答1—4题。
    1、奥运开幕时,馆内观众忍耐高温观看节目,而此时南半球澳大利亚应当是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当晚在北京夜空,我们看到五彩斑斓的焰火,而美国的小明刚吃过早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     ]

    A、地球的公转
    B、地球的自转
    C、纬度差异
    D、太阳高度角不同
    3、开幕当天,太阳的直射点应当如何移动?
    [     ]

    A、北回归线移向赤道
    B、赤道移向南回归线
    C、南回归线移向赤道
    D、赤道移向北回归线
    4、家住泉州的小辉,观察到此时泉州应当
    [     ]

    A、昼夜等长
    B、昼长夜短
    C、昼短夜长
    D、有极昼现象
    本题信息:2009年福建省期中题地理单选题难度较难 来源:孙岩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2008年8月8日晚8时,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在北京隆重开幕,吸引了全球亿万观众的目光,精彩的节目,展示了我国五千年华夏文明的内涵,也体现了高速发展的电子信...” 主要考查您对

地球的自转运动

地球的公转运动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地球的自转运动
  • 地球的公转运动
地球自转:
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关于地球自转的各种理论目前都还是假说。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为465米/秒。地球自转一周耗时23小时56分,约每隔10年自转周期会增加或者减少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四秒。一般而言,地球的自转是均匀的。

晨昏线:

指地球上迎着太阳的昼半球与背着太阳的夜半球之间的分界线,也称晨昏圈。晨昏圈把它所通过的纬线圈分成昼弧和夜弧,昼弧与夜弧的长短可表示该纬线圈昼夜长短的状况。由于地球不停地以1个太阳日为周期的自转,晨昏圈在地面上不断地移动,其周期也为1个太阳日(24小时),从而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地球公转过程中各纬线圈上昼弧与夜弧的长度不断地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北半球的春分日、秋分日,晨昏圈同某一经线圈相重合,全球各地昼弧与夜弧等长,即昼夜平分。在北半球的夏至日、冬至日,晨昏圈同经线的交角为最大,夏至日,北半球各纬线圈上的昼弧为一年中最长,即白昼为最长,南半球各纬线圈上的夜弧为一年中最长,即黑夜为最长。冬至日,反之。晨昏圈是地球上的大圈,但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等,在日出以前和日没以后天空仍较明亮,因此它实际上要比大圈略小些。

地球自转的特点:
1.地球围绕地轴转动;
2.地球的自转是自西向东的转动;
3.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变化和时差变化。
 


自转产生的现象:
1.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地球围绕太阳旋转,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光照亮的半球成为昼半球,相对应的称为夜半球。
2.地球自西向东转动,导致各地见到日出的时间不同,东边要先看到日出,东边时刻早于西边时刻。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示意图:

地球公转:
地球围绕太阳自西向东的旋转成为公转,周期为365.25天。

黄赤交角:

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轨道称为黄道,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同时进行,黄道和赤道之间的夹角始终为23°26′,黄赤交角的存在决定了地球四季的变化。

回归线:

地球上南、北纬23°26′的两条经纬圈。北纬23°26′称为北回归线,是阳光在地球上直射的最北界线。南纬23°26′称为南回归线,是阳光在地球上直射的最南界线。回归线,是太阳每年在地球上直射来回移动的分界线。南北回归线是热带和南北温带间的分界线。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为热带,这里太阳终年直射,获得的热量最多;北回归线和北极圈(北纬)之间的地区为北温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南纬66°34′)之间的地区为南温带。温带地区太阳终年斜射,获得的热量适中。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内,属于温带气候。


地球的公转的特点:
1.地球公转是以太阳为中心,自西向东的旋转;
2.地球的公转轨道同赤道的夹角为23°26′;
3.地球公转的时间为365.25天;
4.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南北半球的四季变化。
四季变化与太阳的直射点位置:


五带划分的示意图:



地球的公转示意图:

发现相似题
与“2008年8月8日晚8时,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在北京隆重开幕,吸引...”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