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政治

首页
  • 单选题
    保护知识产权是WTO成员必须遵守的国际规则。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先后公布实施了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和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法规,并加入了一系列知识产权国际公约,加强了知识产权制度建设。这些做法

    [     ]


    ①是中国扩大开放、鼓励创新的需要  ②说明中国认真履行自己承担的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国际义务  ③有利于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的良好制度和环境  ④是中国对WTO进行监督的具体表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本题信息:2010年河北省月考题政治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王曼丽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保护知识产权是WTO成员必须遵守的国际规则。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先后公布实施了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和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法规...” 主要考查您对

中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主权国家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中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 主权国家

“引进来” 含义:

“引进来”是指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等。

“走出去” 含义:

“走出去”是指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

倾销与反倾销含义:

①倾销:指某国制造商或出口商将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出口到另一国家的贸易行为。
②反倾销:指进口国主管当局根据受到损害的国内企业的申诉,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对给进口国生产相似产品的产业造成法定损害的进口产品,进行立案、调查、处理的过程。

对外贸易含义:

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别的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

贸易逆差、贸易逆差、贸易平衡 的含义:

A贸易顺差是指在特定年度一国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贸易总额,又称“出超”。表示该国当年对外贸易处于有利地位。
B贸易逆差是指一国在特定年度内进口贸易总值大于出口总值,俗称“入超”,反映该国当年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C贸易平衡是指一国在特定年度内外贸进、出口总额基本上趋于平衡。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基本战略:

 

引进来

走出去

区别

含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大胆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人才及先进管理经验,以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

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

原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资金不足、技术相对落后等

对外开放发展到新阶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需要

内容

引进来的内容: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走出去的内容: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联系

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是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有机组成部分。只进不出或只出不进,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外开放


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

经过20多年发展,我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这一格局,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基本战略:

①“引进来”:
A“引进来”是指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等。
B实施“引进来”战略的原因: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单靠自身的力量,不足以适应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需要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等。
C实施“引进来”战略的措施:继续扩大外资利用规模,提高外资利用水平;在利用外资的同时,要结合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更多地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
②“走出去”:
A“走出去”是指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
B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原因:国家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增强,越来越迫切要求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C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措施: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努力实现境外投资主体多元化;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产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优化出口结构;企业要坚持以质取胜,培育我国的名牌产品,树立“中国制造”的良好国际形象;遵循和利用国际贸易规则,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坚持市场多元化战略,拓展投资区域,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


把握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1)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基本战略
(2)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措施
①正确态度: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②基本目标: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③基本战略: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④基本原则: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要在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
⑤注意从国家和企业两个角度思考从国家角度: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出口市场多元化和以质取胜战略;促进出口产品结构优化、推动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提升企业适应国际市场的能力,利用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维护我国企业的正当权益,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加强协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防范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从企业角度:企业要注重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管理和自主创新,诚信经营,提升国际竞争力。
⑥从科学发展观方面:注意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要以此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盲目排外。

对外开放与入世:

(1)世贸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在国际经济贸易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
(2)入世是我国应对全球化的重要战略决策,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3)入世有利于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4)对外开放要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因为贸易保护主义背离经济全球化趋势,违背世贸组织的宗旨和非歧视、自由贸易、公平竞争等原则。



主权与人权:

区别:
主权是国家存在最重要的因素,主权在国际交往中强调国家这一属性;人权是公民享有的人身自由和各项民主权利。
联系:
主权是人权的前提和基础,人权是主权的体现。“人权高于主权”是一些西方国家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借口,是错误的。


主权国家的理解:

(1)地位:
是当代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2)构成要素:
①基本要素: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
②最重要的要素:主权。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3)基本权利:
①独立权: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
②平等权: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
③自卫权:拥有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
④管辖权: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
(4)基本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

联合国:

联合国 性质 当代国际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原则 ①各会员国主权平等。
②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
③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④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
⑤集体协作。
⑥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
作用 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联合国也有其局限性
宗旨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中国与联合国:中国是负责任的国家 ①地位: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②作用:
A.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
B.在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

(1)联合国大会是由全体会员国组成的审议机构,每年召开一次。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决议对各会员国不具有法律的约束力,只对会员国产生广泛的政治影响。
(2)联合国安理会是联合国的执行机关,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安理会为制止对和平的破坏和 侵略行为时所通过的决议,对当事国和所有会员国都有法律约束力,必须予以执行。安理会可采取非武力措施和军事举动来实施其决议。因此,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的决议的约束力是不同的。


主权国家:

 

发现相似题
与“保护知识产权是WTO成员必须遵守的国际规则。上世纪70年代末以...”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