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二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创)用之;遂滋   (培育)民,与无财(穷人),而敬百姓。
    ——《国语?齐语》 

    材料二  春以搜振旅(军队),秋以獼治兵……卒伍整于里(乡里),军旅整于郊……(士兵)居乐,行同和,死同哀。
    ——《国语?齐语》

    材料三  划野分民乱井田,有王礼乐散寒烟。
    ——元朝陈采正《管子》诗  

    材料四  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史记?管晏列传》 

    材料五  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   之力也……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   受其赐。微(假如没有)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披散   头发,成为蛮夷统治下的百姓)。”
    ——《论语?宪问》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管仲采取了什么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指出管仲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四、五说明了哪些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2年同步题历史材料题难度较难 来源:李倩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创)用之;遂滋 (培育)民,与无财(穷人),而敬百姓。——《国语?齐语》 材料二 春以搜振旅(军队),秋以獼治兵……卒伍...” 主要考查您对

管仲,“相地而衰征”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管仲,“相地而衰征”

齐国“相地而衰征”:

《齐语》记载管仲对齐桓公说:“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衰”即等级次第;含义是: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这样,农民就不迁移。如果不分土地好坏都收一样的税,住在坏地的农民就想往有好地的地方迁移,所以“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
实质是:
用实物地租代替力役地租,事实上承认了土地私有;
管仲改革,淡化了公田、私田的界限,实质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管仲改革调动了土地所有者经营土地的积极性,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为齐国的强大奠定了物质基础。


管仲:

?—前645年,名夷吾,字仲,颍上(今属安徽)人,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改革家。他曾辅佐齐桓公在齐国进行改革,这些改革措施主要包括:
①按土地的好坏或粮食产量的高低征税(“相地而衰征”)。
②“作内政而寄军令”,即“寓兵于农”,把农业人口的编制与军队编制统一起来。
③整顿行政区划,区分士、农、工、商的身份和职责,民众按职业分别居住。④鼓励和促进工商业的繁荣,加强对财政的管理,设置“轻重九府”,用以平衡米粟与其他物品的价格,调剂市场的需求。
改革推行的结果,使得齐国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军力增强,国力大振。在此基础上,管仲又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帮助齐桓公从事外交、军事活动,救燕、迁邢、存卫、服楚,平定王室内乱,召开葵丘大会,使齐桓公成为春秋历史上第一位霸主。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创)用之;遂滋 (...”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