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二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位死于纳粹之手的神父的墓志铭写道:,我不是共产党,所以,我不说话;当纳粹要对付犹太人时,我不是犹太人,所以,我不说话;当纳粹要对付我时,已经没有人为我说话了……,为自己的冷漠,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材料二  希特勒要建立大德意志帝国,把所有日耳曼人居住的地方都划归进来。……希特勒幼稚且疯狂地认为,也自然可以由人来更改。”,所以不能用和平的方法取得,一定要用拳头!”
    ——《纳粹德国侵略扩张的文化根源》

    (1)二战前哪些国家与这位神父犯了同样的错误,使局部战争最终演变为世界大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述材料二主要体现了哪些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希特勒的言论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2年黑龙江省期末题历史材料题难度较难 来源:段亚金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一位死于纳粹之手的神父的墓志铭写道:,我不是共产党,所以,我不说话;当纳粹要对付犹太人时,我不是犹太人,所以,我不说...” 主要考查您对

1929~1933年危机的爆发

希特勒上台和德国的扩军备战

集体安全的落空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1929~1933年危机的爆发
  • 希特勒上台和德国的扩军备战
  • 集体安全的落空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

1、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
具体原因:资本主义固有的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2、经济危机爆发的标志:1929年10月,美国纽约股市股价暴跌
3、经济危机的特点: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影响大
4、经济危机的影响:
(1)在经济危机中,普通民众遭受到深重的苦难,渴望改变现状,法西斯势力乘机活跃起来;
(2)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危机,围绕世界市场展开激烈的斗争,大大激化了相互之间的矛盾;
(3)德国和日本的统治阶级转而支持法西斯,企图用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方法摆脱危机。



希特勒上台和德国的扩军备战:

1、建立原因:
(1)历史原因:
①缺乏民主传统;
②《凡尔赛和约》对德制裁激发了德意志民族复仇情绪;
(2)现实原因:
①经济危机的打击;
②垄断资本家的选择;
③纳粹党的兴风作浪 
2、重大事件:
(1)1932年,纳粹党在国会选举中成为德国第一大党。 
(2)1933年1月,德国总统兴登堡正式任命希特勒为政府总理 
(3)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宣布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4)1936年,出兵占领莱茵非军事区。 
3、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的标志:
1933.1.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兴登堡任命仪式)  
4、影响: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纳粹党上台的原因:

从历史上看,德国是一个封建残余浓厚、军国主义盛行的国家。1918年十一月革命推翻了霍亨索伦王朝,之后建立了魏玛共和国,但封建残余意识、军国主义传统并没有被肃清,一有机会就顽强地表现出来。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德国实行了严厉的惩罚,激化了德国国内的狭隘民族沙文主义意识和复仇主义情绪。
30年代大危机沉重地打击了德国,使完全丧失殖民地、金融力量薄弱而又严重依赖国际市场的德国濒于总崩溃的边缘,中下层民众和统治阶级对魏玛政府的无能日益不满,魏玛共和国丧失了其存在的基础。
纳粹党经过十几年的经营,在蛊惑人心的欺诈宣传下,到上台前已经是一个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政党,得到中下层群众的支持,到1932年已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在议会选举中,是惟一能够战胜共产党和社会党、维护资本主义秩序的有组织的力量。所以,垄断资产阶级、容克地主和国防军均认可纳粹党,从各方面支持纳粹党当权。与此同时,各资产阶级政党对群众的影响已严重削弱,缺乏有能力、有远见、能够吸引群众的政治领导人。
工人运动的分裂大大削弱了阻止纳粹党上台的力量。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互相仇视,由来已久。而且,双方均低估了纳粹党上台的可能性,认为在具有悠久的工人运动传统的德国,法西斯主义不会取得胜利。他们对德国工会分裂的严重后果认识不足。社会民主党工会、保守党工会、共产党工会、基督教工会,没能结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因而也就未能阻止纳粹分子攫取政权。 这样,在1932年的政府危机中,骗取了中下层民众支持的纳粹党,被统治阶级推上了权力中心,得以上台执政。



集体安全的落空:

1、背景: 
①法西斯加紧侵略扩张,欧洲战云密布:
②英法推行绥靖政策,企图祸水东引; 
③国际联盟未起到制止侵略,维护和平的作用;
④英法和苏战争威胁联都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
2、目的:
为扭转不利处境,建立集体安全和共同防范侵略。 
3、概况:
①第一阶段:1939年4月起,英、法、苏三国就缔结同盟条约展开谈判,但由于英、法缺乏诚意最终没有取得实质性结果。(失败原因:英、法对社会主义的仇视根深蒂固)   
②第二阶段:1939年8月23日,构筑集体安全努力失败,苏联转而与纳粹德国签署《互不侵犯条约》。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背景:
①法西斯加紧侵略扩张,欧洲战云密布; 
②英法推行绥靖政策,企图祸水东引; 
③苏联构筑集体安全努力失败; 
④德国提议苏德和解 
2、内容:
①双方互不使用武力; 
②如果缔约一方成为第三国敌对行动对象时,另一方不向第三国提供任何援助; 
③缔约任何一方不加入直接或间接旨在反对另一方的任何国家集团。 
秘密协定:规定了苏德两国势力范围界限。
评价:严重地玷污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形象。 
3、评价:
对苏联:
①避免首先卷入战争,赢得备战时间;
②粉碎西方大国“祸水东引”的阴谋; 
③瓜分第三国,争夺势力范围。 
对德国:
避免东西两线作战,解除后顾之忧。
4、实质:
苏联式的绥靖政策。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一位死于纳粹之手的神父的墓...”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