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请你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材料一:国共两党的发展历史上有过合作与冲突。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把实现祖国统一作为神圣的使命。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确定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惠风和畅的2009年5月26日,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访的国民党主席吴伯雄,这是建国后国共两党领导人的第三次会谈。四年前,胡锦涛总书记与时任国民党主席的连战会谈,“相逢一笑泯恩仇”,揭开了两党关系新的一页。今天,胡锦涛总书记用“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来喻示两岸关系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阅后请回答下列问题
    1、邓小平提出的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国策是什么?
                                                                                                                                                              
    2、1992年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与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了著名的“九二共识”。“九二共识”的具
    体内容是什么?
                                                                                                                                                             
    3、请用近代史实说明“和则百姓福,战则百姓苦。”(和与战至少各两例)
                                                                                                                                                             
                                                                                                                                                             
                                                                                                                                                             
    4、海峡两岸同一脉,合作交流共受益。请你结合史实展望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美好前景。
                                                                                                                                                             
    本题信息:2009年山东省中考真题历史材料题难度极难 来源:马春荣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请你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完成问题材料一:国共两党的发展历史上有过合作与冲突。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把实现祖国统一作为神圣的使命。改革开放后,党和...” 主要考查您对

第一次国共合作

黄埔军校的建立

北伐胜利进军

抗日战争胜利

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

一国两制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第一次国共合作
  • 黄埔军校的建立
  • 北伐胜利进军
  • 抗日战争胜利
  • 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 (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
  • 一国两制
新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重新解释的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范畴的三民主义。孙中山在1924年1月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重新解释了新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谋求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的独立和平等;对内反对民族压迫,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强调各民族的平等和自决。民权主义主张直接的、普遍的、革命的民权。民生主义规定了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两个原则。新三民主义克服了旧三民主义没有明确的反对帝国主义的纲领和彻底的反封建纲领,特别是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纲领的根本弱点。它的政治原则和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基本上是一致的,因而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各革命阶级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

第一次国共合作: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的第一次合作,从1924年1月起至1927年7月止,历时三年半。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民党改组的完成和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改组后的国民党由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变成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的革命联盟。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以后,革命得到全面迅速的发展,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新旧三民主义对比: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背景:
1.二七惨案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认为在中国当时的政党中,还只有国民党算得上是真的民主派。而且孙中山及其领导的国民党在当时人们的心中,有崇高的威望。
2.国民党的多次革命均以失败告终,孙中山为了寻求继续革命的道路,必须有新思路,新方法,新的自持力量。
3.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推动。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过程:
(1)1921年,孙中山接受共产国际的代表的建议,同意以“党内合作”的形式与共产党合作,改组国民党。
(2)1923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正式决定通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会上确定了合作方针: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思想、组织上的独立性。帮助国民党改组成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盟的政党。
(3)1924年初国民党一大政治上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组织上通过了改组国民党的具体办法,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意义: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黄埔军校:
国民党“一大”后,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建立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因校址设在广州东南的黄埔岛上,故称黄埔军校。孙中山任军校总理,并任命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党代表,苏联派来数十名优秀军事干部到军校任职。并提供办校经费和军械武器。中国共产党选派周恩来等先后到军校任职。学科为步兵、炮兵、工兵、辎重兵、政治等。黄埔军校的最大特点是把政治教育提高到同军事训练同等重要的地位,。学校共招收了6期学生,黄埔军校的学生曾经参加过东征、南征等战役及北伐战争,为革命发展做出了贡献。
孙中山建立黄埔军校的原因:
在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相继失败后,孙中山认识到自己过去所进行的不懈斗争,所依靠的对象只是会党、新军、各派军阀等,始终没有自己的革命军队,这是历次斗争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他希望通过黄埔军校培养军事政治人才,挽救国家危亡。

黄埔军校建立的意义:
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黄埔军校旧址:


北伐战争:
1926年1927年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共同组织领导下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革民战争。为了彻底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约10万人从广东分三路正式出师北伐,,蒋介石任总司令。1927年初,北伐军先后击溃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等军队的主力,占领了半个中国,取得了伟大胜利。但是,蒋介石窃取了革命果实,建立了新的军阀统治,北伐战争以失败而告终。


北伐的根本目的是:
打倒列强,除军阀,统一全国。

北伐的胜利进军和失败:
1、胜利进军: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后,为了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1926年7月,国民政府决定出师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经过半年的斗争,进行了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等一系列战役,北伐军从长江流域打到珠江流域。基本上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2、失败:
1927年,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时,蒋介石、汪精卫等突然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马日事情,“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叛变革命,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1.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两党齐心协力,又有其他各革命阶级的积极支持,为胜利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2.制定了正确的北伐方针。即先集中兵力北上,扫除吴佩孚的势力;再挥戈东进,围歼孙传芳的兵力;最后北上,消灭张作霖的军队,统一全国。
3.广大北伐将士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屡破强敌,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的称号。
4.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北伐战争是一场正义战争,它以打倒列强和军阀为目标,有利于中国老百姓,因此得到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北伐军攻打武汉时,汉阳兵工厂工人举行罢工,断绝了敌人的军火来源,给吴佩孚以致命打击。各地农会还组织农民替北伐军当向导、抬担架、运送物资。 

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1、客观方面:
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国共合作破裂。
2、主观方面:
当时年幼的共产党缺乏斗争经验,以陈独秀为代表中共中央放弃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

国民革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教训:
1、意义:
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国民革命运动,虽然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多种因素最终失败,但仍具有其深远意义。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次人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这次运动宣传了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扩大了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在运动中共产党开始掌握一部分革命武装。广大群众也经受了一次革命洗礼,为革命的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
2、教训:
使共产党认识到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叶挺: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的反革命政变。在北伐战争顺利发展,工农运动不断高涨的形势下,国民党内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右派集团加紧勾结帝国主义和大资产阶级,准备背叛革命。1927年3月下旬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胜利后,蒋介石即赶到上海,密谋策划反革命政变。由于第三国际和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的右倾,对蒋介石抱有幻想,致使党和人民处于无戒备状态。4月12日,被蒋介石收买的青红帮流氓冒充工人,向分驻各处的工人纠察队队部发动袭击。随后,国民党第二十六军周凤岐部借口调解"工人内讧",强行解除工人纠察队武装,并打死打伤纠察队员二三百人。13日,上海工人举行总罢工,十万余人、学生、市民举行集会和示威游行。当队伍行至闸北宝山路时,再次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屠杀,群众死百余人,伤无数。此后,蒋介石继续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进行捕杀。仅三天内,即有三百多人被杀,五百多人被捕,五千多人失踪。这次反革命政变为蒋介石建立反动的南京政府扫清了道路。

李大钊遇害:
蒋介石上海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时,1927年4月,张作霖也在北京大肆捕杀共产党员,李大钊英勇就义,年仅38岁。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不顾宋庆龄、邓演达等国民党左派的坚决反对,召开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扩大会议,讨论“分共”问题。决定:在一个月内,开第四中央全体会议,讨论决定分共问题。在未开会以前,制裁共产党人“违反本党主义政策之言论行动”。随后,反动军队封闭了工会、农会和所有革命团体。在“宁可枉杀一千,不可使一人漏网”的口号下,大规模地逮捕、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5年8月14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了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的诏书。15日日本政府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21日今井武夫飞抵芷江请降。9月2日上午9时,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向同盟国投降的签降仪式。9月9日上午,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中国首都南京中央军校大礼堂举行。


抗日战争的特点:
1.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了全国各阶级,各民族的一场民族战争。
2.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
3.两个战场,两条抗战路线并存的显著特点。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贯穿始终。
4.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作用。由中国共产党倡导并形成的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制订并贯彻了全面抗战路线持久抗战的方针,坚持敌后抗战始终不动摇,决定性的消耗了日军的力量。以斗争求团结,始终高举抗日大旗,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存在。
5.以弱胜强,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的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6.持久性。抗日战争经历了防御、相持、反攻三个阶段长达8年持久性反侵略战争,是所有法西斯战场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战场。
7.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近代两次中日战争——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不同结局的原因比较:
①战争领导:甲午战争时,清政府腐败无能,慈禧置民族和国家的安危于不顾;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分别开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对敌。
②民众动员:甲午战争中,清政府压制民众的抗日热情;抗战时期,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③战略战术:甲午战争中,李鸿章采取避战自保、消极应战的方针,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抗日战争中,两大战场互相配合,中共制定了持久抗战的方针,并把游击战争提高到战略地位,最后赢得了胜利。 ④国际环境:甲午战争时,西方列强绥靖政策,偏袒日本,使日本侵略者有恃无恐;抗日战争时期,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中国抗战得到了苏、美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有力支持和援助。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反侵略战争和全民族解放战争,无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还是在中国历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着伟大意义,从此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振兴。
1.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在外敌入侵时屡战屡败的历史,是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从1840年开始,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入侵中国,由于清政府腐败软弱,最后都以割地赔款而告终。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百年来的民族耻辱。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终于彻底打败了日本这个世界第二号法西斯强国。这是中华民族的胜利,是世界和平民主力量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胜利。
2.抗日战争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战前世界政治格局,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抗战以前,中国在世界上毫无地位可言。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成了世界反法西斯阵营中四大国之一。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是由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所决定的。1942年1月,26个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国家共同宣言》,中国作为四大国之一在宣言上领衔签字。1945年4月筹建联合国,会议在美、英、苏、中四大国首席代表轮流主持下进行。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也是安理会拥有一票否决权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这种国际地位的变化,在中国近代史上是有重要意义的。
3.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挣脱了大部分束缚在自己身上的枷锁,废除了帝国列强强迫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在1942年以前,苏联宣布放弃沙俄在中国的特权;美、英两国政府也于1942年10月通知中国,表示愿意废除领事裁判权及其他特权(九龙租借权除外)。中国还收回了被日本侵占达半个世纪的台湾、澎湖列岛等中国领土,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4.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中华民族从此由衰落转向振兴。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最危急时刻,被人称为“东亚病夫”的中华民族终于觉醒了。中国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原来“一盘散沙”、四分五裂的中华各界各族人民和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广泛参加的一次全民抗战。
5.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根本转折,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基础,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由此走向胜利。抗日战争对中国革命的发展有着扭转乾坤的伟大意义,经过抗战,改变了中国内部政治力量对比,大大加速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过程,为新中国代替旧中国准备了精神和物质条件。
6.抗日战争从开始就鼓舞了世界人民奋起抵抗法西斯的侵略,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日战争是最早开始的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抗日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牵制了日本法西斯大部分兵力,鼓舞了世界人民奋起抵抗法西斯侵略的斗志,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屈原、苏武、蒋干、毛遂、共工):
1.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这是中国民族革命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两重性质的进步的和正义的战争,因此得道多助,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2.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的凝聚力。从敌后战场到正面战场,从国统区到论陷区。从国内社会各阶层到国外华侨,从汉族到少数民族都充分体现了全民抗战的特点。
3.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和建立,到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从敌后根据地的建立和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到毛泽东《论持久战》指明抗战前途;从坚持斗争求团结。
4.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共同为抗战做出重要贡献。
5.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相互配合;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作战的相互协调是二战胜利的根本原因,苏美对日作战是中国抗战决胜的有力配合。

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原因:

1.1945年5月8日,德国法西斯投降,欧洲战场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日本法西斯孤立无援。
2.根据雅尔塔协议,8月苏联政府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摧毁了日本的精锐部队关东军。
3.8月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其毁灭威力击垮了日本法西斯势力的顽固抵抗心理。
4.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号召中国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人民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八路军、新四军以及其他人民军队遵照朱德总司令的命令,坚决消灭拒绝投降的敌人。
日本正式向中国递交投降书:

三大战役:
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淮河、平津三个战略性战役。辽沈、淮河、平津三大战役,历时142天,共争取起义、投诚、接受和平改变与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44个师,非正规军29个师,合计共154万余人。三大战役后,蒋介石国民党集团赖以维护其反动统治的主要精锐部队被消灭殆尽,中国革命已处于胜利的前夜。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巩固基础。

三大战役简况:

战役名称 作战部队和指挥员 战役时间 歼灭和改编人数 解放地区 歼灭或俘获敌指挥官
辽沈战役

东北解放军

林彪  罗荣桓

1948年9月-11月 四十七万多人 东北全境 范汉杰
廖耀湘
淮河战役

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

刘伯承  邓小平  陈毅  粟裕   谭震林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五十五万多人 长江以北中下游地区

杜聿明
黄百韬
黄维等

平津战役

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

林彪  罗荣桓  聂荣臻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五十二万多人 华北全境 陈长捷等

三大战役的意义:
从战争规模和取得成果来看,三大战役在中国战争史上是空前的。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的主力基本被消灭,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
辽沈战役示意图:

海峡两岸日益交往密切:
二十多年来,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导下,经过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两岸人员来往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海峡两岸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
海峡两岸的民间团体为进一步促进海峡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做的努力和结果:
努力:
(1)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两岸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2)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
(3)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 
结果: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为什么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1)三国时,吴国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 
(2)元朝时,加强了对琉球的管辖。
(3)1662年,占领台湾荷兰侵略者投降,郑成功收复台湾。 
(4)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5)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 
(6)1945年,抗战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7)1949年,国民党退台湾。
(8)1950年,美军第七航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止解放台湾。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分裂国家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分裂国家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分裂国家法次会议于2005年3月14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这项立法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依据,集中中华民族的智慧,以立法确定中国人民决心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的重大战略举措。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必然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政治影响。祖国大陆将实现两岸统一的大政方针,转化为国家立法,集中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不可动摇的反对分裂国家的坚强意志,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其次,这项立法将是既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寄希望于台湾人民”为中心,也会清楚地确定分裂国家的犯罪表现及惩治办法。第三,这项立法在台湾岛内会引起强烈反响,各种政治势力都会更加认真地审视两岸关系的正常发展的道路。从以上三个方面,可以看出中国完成并颁布实施《反分裂国家法》的极其重大的意义。
一国两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了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在80年代初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后来,邓小平又在多次谈话中对“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进行了全面阐述,“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1984年,六届人大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为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提供了可行的有效途径,使香港和澳门问题得以顺利解决,推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进程。
一国两制提出:
1、背景:
(1)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台湾问题都是历史遗留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2)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2、提出: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针对台湾问题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目的是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祖国的最后统一。
3、内涵:
“一国”就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并享有高度自治。

“一国二制”的意义:

1、“一国两制”即坚持了祖国的统一,维护了国家主权,又充分考虑到台湾、香港和澳门的历史现状及当地同胞的各方面意愿。
2、有利于我国创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有利于台、港、澳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有利于亚太地区的稳定和世界和平。
3、为解决国际争端和世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途径和新的范例。
发现相似题
与“请你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完成问题材料一:国共两党的发展...”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