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生物

首页
  • 填空题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栖息在北极苔原地带的麝牛,在遇到狼的袭击时,会把幼牛保护在牛群中间,成年的麝牛成群地围成圆阵,个个头朝外,用犄角与狼搏斗.在这种阵势下,狼往往是无能为力的,最后一退了之.麝牛的这种行为说明麝牛是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______
    (2)动物的某种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______
    (3)除哺乳动物外,其他的脊椎动物的骨骼也都有关节.______
    (4)任何一个关节的运动都需要两块以上的肌肉协同作用.______
    (5)人类的学习行为是动物界中最为复杂多样的.______
    (6)为了增强树叶的吸水性,黑猩猩先咀嚼树叶,然后吐出来作为“海绵”,黑猩猩利用这种“海绵”把存在树洞里的水吸出来,或者把狒狒等猎物颅腔里残留的脑髓吸干净.黑猩猩的这种行为属于学习行为.______.
    本题信息:生物填空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栖息在北极苔原地带的麝牛,在遇到狼的袭击时,会把幼牛保护在牛群中间,成年的麝牛成群地围成圆阵,...” 主要考查您对

人体的运动系统

观察实验:饲养和观察蚯蚓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人体的运动系统
  • 观察实验:饲养和观察蚯蚓
  •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运动系统的组成: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连结有不活动的、半活动的和活动的三种形式,其中活动的骨连结叫关节。
(1)骨:骨是一种器官。骨质中有水分、有机物和无机盐。无机盐的主要成分是钙盐,因此骨质坚硬;有机物主要是骨胶蛋白,使骨具有韧性。人体内有206块骨,骨与骨连结构成骨骼。

 (2)关节: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个部分组成。


①关节面:相邻两块骨的接触面,凸起的一面叫关节头;凹进的一面叫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着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关节面之间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②关节囊:由坚韧的结缔组织构成,它包绕着整个关节,使相邻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关节囊内还有坚韧的韧带,对关节起加固作用。
③关节腔:是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关节囊内壁分泌的滑液,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活动灵活。
(3)骨骼肌: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肌腱呈白色,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很坚韧。一般位于骨骼肌的两端,分别附着在邻近的两块骨上,没有收缩能力;肌腹呈红色,位于骨骼肌的中间,外面包裹着结缔组织膜,里面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柔软而富有弹性,在受到刺激时能够收缩。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在人体内骨骼肌接受的刺激来自于神经。当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实验目标:
1.设置一个适合蚯蚓生存的环境并饲养蚯蚓。
2.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
3.观察蚯蚓的运动。
观察实验:
实验材料用具:
活蚯蚓、玻璃板、糙纸、棉球、放大镜、制作饲养蚯蚓装置的材料用具。

实验探究过程
1.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
(1)取一条活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体形,观察它的身体是否分节。数数从蚯蚓的头部到环带共有多少节?
(2)用手触摸蚯蚓体壁,感觉体表是否有粘液?
(3)用手触摸蚯蚓体节近腹面处,你有什么感觉?并用放大镜观察,你所看到地腹面许多小突起就是刚毛。
(4)如何区别身体的前后端?
 2.对比观察蚯蚓的运动将蚯蚓放在粗糙纸上,观察它的运动,及其身体粗细、长短的变化,并注意与它在粗糙纸上的运动做比较。 

探究过程设计:
1.体形的观察:蚯蚓的身体呈红色、由许多环状的体节组成。
2.体表的观察:用放大镜观察蚯蚓腹面每个体节的中央。用手触摸蚯蚓的身体表面。蚯蚓的体表(干燥、湿润),感觉(光滑、粗糙),原因是有(刚毛、纤毛)的存在。
3.环带的观察:环带位于身体的(前、后)部,颜色较(深、浅),质地(光滑、粗糙)。从蚯蚓的前端到环带有环节体节。
4.把活蚯蚓放在一张粗糙的纸上,观察其运动。蚯蚓向前运动时,身体(前、后)固定,身体(前、后)变(粗、细),向前伸长,然后身体的(前、后)固定,身体的(前、后)变(粗、细),后部向前移动。蚯蚓运动的速度较(快、慢),(有、无)声音。
5.把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其运动情况。蚯蚓(能、不能)向前运动,速度(较快、较慢)。


动物的行为:
动物在其生活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称为动物的行为,如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攻击行为等。
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根据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后天性行为又称为学习行为)。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蜘蛛结网等。
(2)学习行为是在体内的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如小狗做算术题等。
(3)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比较
类别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形成 生来就有的本能行为 出生后逐渐学习形成的新行为
获得途径 由体内遗传物质控制 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获得的
适应特征 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 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
进化趋势 无脊椎动物行为的主要方式 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发达,占全部行为的比例也越大
行为方式 简单 复杂
形成过程 基本生活条件的保证 适应复杂多变环境的结果
行为意义 有一定的局限性 更有助于动物的生存
实例 蜜蜂采蜜、蚂蚁筑巢、鸟类迁徙等 训练蚯蚓走迷宫的实验、大山雀喝牛奶、黑猩猩吃高处的香蕉等

根据动物行为功能的分类:

类型 概念 作用 示例
觅食行为 指动物获取营养的各种活动,包括寻找、获取、加工、摄入和储食等 影响动物的生活分布 松鼠储存果实
繁殖行为 动物产生和培育下一代的行为,包括占区、求偶、交配、筑巢、孵卵及抚幼等 繁衍后代,并最大限度地保持后代存活 家燕筑巢
攻击行为 指间种个体之间由于争夺食物、配偶、巢区或领域而发生的相互攻击行为,双方身体很少受到伤害 有利于动物物种优势种群的形成和与其他种群的共存、斗争 公鸡相斗
防御行为 是动物由于外来敌害而保护自身或群体中其他个体不受伤害所表现出来的行为 有利于个体保存和种族延续,以及种间斗争 壁虎断尾
节律行为 指随着自然环境的周期性变化而形成动物行为周期性变化的行为,又称生物钟 对于动物获得食物、寻求适宜繁殖场所、避开不良生活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鸟类的迁徙
社会行为 指同种动物集群活动,相互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具有组织性、分工性等特征 有利于种群的优化和更好地适应环境、获取食物、对付敌害等 蜜蜂中有蜂上、雄蜂、工蜂
通讯行为 指动物个体间利用气味、声音、姿态等形式交流信息的行为 有利于动物寻偶、觅食、攻击、防卫等 黑长尾猴用不同的叫声表达不同的信息


易错点:
误认为学习行为仅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有遗传因素的作用,还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是在两者结合之下,通过学习和经验而获得的。例如,狼孩具有人的遗传物质,却具有像狼似的嚎叫、食生肉的行为。
发现相似题
与“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栖息...”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