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二年级历史

首页
  • 探究题
    “两弹一星”是指什么?“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对今天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有何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2年同步题历史探究题难度较难 来源:刘晓姗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两弹一星”是指什么?“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对今天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有何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考查您对

“两弹”的成功研制

航天技术

科教兴国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两弹”的成功研制
  • 航天技术
  • 科教兴国
两弹的研制成功:
(1)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1967年6月17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氢弹在中国西部地区上空试爆成功。

两弹的研制成功:
(1)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1967年6月17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氢弹在中国西部地区上空试爆成功。
(3)1964年6月,我国设计的中近程地地导弹研制成功,1966年10月,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试爆成功,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意义:

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国量,提高了中国的政治地位,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原子弹?
原子弹是世界上杀伤力最强的核武器之一。美国在20世纪40年代最早制造出原子弹,并在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前夕把原子弹投到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几乎把这两个城市毁灭。后来,帝国主义国家利用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对新中国和世界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进行威胁。中国只有研制出自己的原子弹,才能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粉碎帝国主义的核威胁,加强中国的国防力量,人民才能过安宁的生活,才能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实力,这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关于核武器的声明: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后,中国政府再次郑重声明:“中国进行必要的有限制的核试验,发展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消灭核武器。我们再一次郑重宣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我们说的话,从来是算数的。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将一如既往地继续同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和国家一道,共同努力,坚持斗争,为完全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的崇高目标而奋斗!”
“东方红一号”卫星:
“东方红一号”卫星是于1970年4月24日发射的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由以钱学森为首任院长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按时间先后顺序,我国是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由此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
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
(1)1964年6月,自行研制的运载火箭腾空而起,在我国航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2)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3)1999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
(4)2003年,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飞行员是杨利伟。继苏联和美国后,我国成为了第三个把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
(5)2005年10月12日上午9点整“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天宫一号舱内:


关于“东方红一号”卫星:
卫星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在甘肃酒泉东风靶场一举成功,由此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卫星采用自旋稳定方式。电子乐音发生器是全星的核心部分,它通过20MHz短波发射系统反复向地面播送“东方红”乐曲的前八小节。“东方红一号”卫星因工程师在其上安装一台模拟演奏《东方红》乐曲的音乐仪器,并让地球上从电波中接收到这段音乐而命名。
卫星上的仪器舱装有电源、测轨用的雷达应答机、雷达信标机、遥测装置、电子乐音发生器和发射机、科学试验仪器等。卫星采用银锌蓄电池作电源,电池寿命有限,卫星运行20天后,电池耗尽,“东方红”乐曲停止播放,卫星结束了它的工作寿命。但是,卫星的轨道寿命没有结束,根据轨道计算,大约能在太空运行数百年。 东方红1号卫星重173千克。
2005年4月21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召集了当年曾参加设计、研制、生产和管理的航天科技人员,在“东方红一号”卫星诞生地北京卫星制造厂为纪念碑揭幕,制造厂为配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周年纪念,亦制作了“东方红一号”卫星的1:1模型,在北京天文馆展出。
“科教兴国”:
“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就是适龄儿童、少年开始接受教育的九年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是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

“科教兴国”的理论基础:
邓小平主义中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

教育事业的发展:
1、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对旧教育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并大力改革发展教育事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教兴国的战略的确定,党和政府尤其重视基础教育的发展。
2、三个面向:
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1985年起,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提高了教师的社会地位。
3、义务教育:
(1)1986年,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家增加了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并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办学,各地办学条件得到改善。
(2)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的发展,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并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3)2000年,全国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发展水平已经居于发展中人口大国的前列。
4、高等教育
现状:
(1)新中国成立后,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从整理上看,高等教育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学校数量大大增加,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布局结构日趋合理,教育质量、办学效率、办学条件有明显提高。
(2)教育部启动了将北大、清华等若干所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工作。
成就:高等教育的科学技术工作成绩显著:承担了1/3以上的863计划项目,获得1/3左右的国家发明奖,一些科技研究成果已经达到或接近了世界先进水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高等学校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科技重要方面军。

科教兴国战略意义: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助于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开拓新的市场空间,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我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行使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职能的表现。国家实施这些职能,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实现社会主义的目的、目标。更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发现相似题
与““两弹一星”是指什么?“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对今天我国的“科教...”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