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三年级化学

首页
  • 推断题
    X、Y、Z是3种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质,它们所含的元素都不超过3种。其中Y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Z还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燃料,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

    (1)写出上述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X_______________;Y_______________;Z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和②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2年同步题化学推断题难度一般 来源:程靖楠(初中化学)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X、Y、Z是3种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质,它们所含的元素都不超过3种。其中Y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Z还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燃料,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 主要考查您对

水的性质和用途

乙醇

二氧化碳的性质

物质的推断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水的性质和用途
  • 乙醇
  • 二氧化碳的性质
  • 物质的推断
水(化学式:H?O)
      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水,包括天然水(河流、湖泊、大气水、海水、地下水等),人工制水(通过化学反应使氢氧原子结合得到水)。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水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水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水是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4℃时水的密度是1g/cm3
在标况下,水的沸点是100℃,水的凝固点是0℃。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所以冰的密度比水小,能浮在水面上。

2.水的化学性质
(1)在通电条件下能分解:

(2)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酸
SO2+H2O==H2SO3
SO3+H2O==H2SO4
CO2+H2O==H2CO3

(3)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碱
CaO+H2O==Ca(OH)2
H2O+Na2O==2NaOH
H2O+K2O==2KOH

(4)与某些非金属单质反应
H2O(g)+CH2+CO

(5)与活泼的金属反应
2Na+2H2O=2NaOH+H2
2K+2H2O=2KOH+H2

(6)植物以水和二氧化碳为原料进行光合作用
CO2+H2O有机物+O2

(7)水能参与金属的锈蚀反应,如铁生锈,铜生锈的过程都需要氧气。

水的用途:
(1)生活用水:洗脸、刷牙、洗澡、做饭等
(2)农业用水:灌溉庄稼、稀释农药等
(3)工业用水:冷却、洗涤、制造、加工等
(4)动植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成人每天平均需要补充2.5升左右的水。
(5)在实验室:①溶解物质配成溶液(水为常见的容积)②洗涤仪器③用作试剂④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易错点:
天然水一般不是纯水,蒸馏水一般为纯净的水。海水,江水,地下水,池塘中的水都是溶解了矿物质的溶液,自来水也不是纯水。
定义:
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2H5OH,俗称酒精,它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它的水溶液具有特殊的、令人愉快的香味,并略带刺激性。乙醇的用途很广,可用乙醇来制造醋酸、饮料、香精、染料、燃料等。医疗上也常用体积分数为70%——75%的乙醇作消毒剂等。

性状:
无色透明液体(纯酒精),有特殊香味的气味,易挥发。能与水、氯仿、乙醚、甲醇、丙酮和其他多数有机溶剂混溶,相对密度(d15.56)0.816,易燃,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危险特征:本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的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乙醇的性质:
1. 物理性质:性状无色透明、易燃易挥发液体。有酒的气味和刺激性辛辣味。
熔点-117.3℃
沸点78.32℃
相对密度0.7893
闪点14℃
溶解性溶于水、甲醇、乙醚和氯仿。能溶解许多有机化合物和若干无机化合物。

2. 化学性质:
氧化反应
(1)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的热,不完全燃烧时还生成一氧化碳,有黄色火焰,放出热量
完全燃烧:C2H5OH+3O22CO2+3H2O
不完全燃烧:2C2H5OH+5O22CO2+2CO+6H2O
安全措施:
泄漏: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露: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露: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灭火方法:

燃烧性:极易燃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灭火注意事项: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紧急处理: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新鲜空气,若现象严重要尽快就医。
误食:饮足量温水,催吐。若现象严重要尽快就医。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若现象严重要尽快就医。
实验室使用及灭火
(1)应使用火柴点燃,否则容易使酒精灯内的酒精燃烧。
(2)使用完毕后,应用灯帽将火盖灭。
(3)如不慎将酒精洒出并引燃,则应用湿抹布将其盖灭。

乙醇的用途: 
    溶剂;有机合成;各种化合物的结晶;洗涤剂;萃取剂;食用酒精可以勾兑白酒;用作粘合剂;硝基喷漆;清漆、化妆品、油墨、脱漆剂等的溶剂以及农药、医药、橡胶、塑料、人造纤维、洗涤剂等的制造原料、还可以做防冻剂、燃料、消毒剂等。 75%(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

乙醇和甲醇的区别:
①甲醇是甲烷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一个氢和一个氧组成的原子团,不是氢氧根)替换后的产物。
乙醇是乙烷一个氢原子被羟基替换后的产物,俗称酒精。

②分子式不一样。
甲醇:CH3OH
乙醇:CH3CH2OH

         乙醇结构                      甲醇结构
他们的分子式不一样,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也有区别。
③工业酒精里常含有甲醇,甲醇有毒,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

乙醇汽油:
乙醇汽油也被称为(E型汽油),我国使用乙醇汽油是用90%的普通汽油与10%的燃料乙醇调和而成。它可以改善油品的性能和质量,降低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

概述:
    二氧化碳是空气中常见的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O?,由两个氧原子与一个碳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能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二氧化碳被认为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来源。
物理性质:
常温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固态的二氧化碳叫做干冰。

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因此当我们进入
干枯的深井,深洞或久未开启的菜窖时,应先做一个灯火实验,以防止二氧化碳浓度
过高而造成危险
(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O2 + H2O===H2CO3
碳酸不稳定,很容易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红色石蕊试液又变回紫色:
H2CO3===H2O + CO2
(3)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Ca(OH)2 + CO2====CaCO3↓+ H2O
(4)二氧化碳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6CO2+6H2OC6H12O6+6O2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的比较: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物理性质

状态

无色,无味气体

无色,无味气体

密度

1.250g/l(略小于空气)

1.977g/l(大于空气)

溶解性

1体积水中约溶解0.02体积

1体积中约溶解1体积

化学性质

可燃性

有可燃性
2CO+O22CO2

一般情况下,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还原性

有还原性:
CuO+COCu+CO2

没有还原性

跟水反应

不能

能:CO2+H2O==H2CO3

跟澄清石灰水反应

不能

CO2+Ca(OH)2==CaCO3↓+H2O

毒性

有毒

无毒

主要用途

作气体燃料,用于高炉炼铁

灭火,人工降雨,干冰制冷剂等,作化工原料和温室肥料

相互转化

C+O2CO2
C+CO22CO

干冰:
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会变成固体,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可作制冷剂。如果用飞机向云层中撤干冰,由于干冰升华吸热,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冷凝变成水滴,就可以形成降雨。 

二氧化碳不一定能灭火:
二氧化碳一般不支持燃烧,但在一定条件下,某些物质也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如将点燃的镁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镁条能继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2MgO+C,所以活泼金属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来灭火

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鉴别方法:
(1)澄清石灰水: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的是一氧化碳。
(2)燃着的木条:将气体分别在空气中点燃,能燃烧的是一氧化碳,不能燃烧的是二氧化碳。
(3)紫色石蕊试液: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是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的是一氧化碳。
(4)还原金属氧化物:将气体分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出现黑色粉末变红这一现象的是一氧化碳,没有明显现象的是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除杂方法:
1.CO(CO2)(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通常将气体通人过量的碱溶液(一般用氢氧化钠溶液而不用澄清石灰水)中,二氧化碳与碱溶液反应,从而达到除杂的目的。
2.CO2(CO)(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通常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从而达到除杂的目的。不能用点燃的方法,因为CO2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

二氧化碳与石灰石的应用:
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出现白色沉淀,反应的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该反应及现象有以下儿方面的应用:
(1)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2)鉴别NaOH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将CO2气体通入待测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的溶液为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的为NaOH溶液;
(3)除去某些气体中的杂质:如除去CO中的CO2 气体,可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
(4)解释澄清石灰水为什么要密封保存:敞口放置的澄清石灰水会吸收空气中的CO2而使澄清石灰水表面生成一层白膜或变浑浊,其成分是CaCO3;
(5)用石灰砂浆砌砖抹墙不久后变白变硬:石灰砂浆的主要成分是Ca(OH)2,吸收空气中的CO2发生反应Ca(OH)2声称白色固体CaCO3固体。
(6)保存鸡蛋:将鸡蛋浸泡在澄清石灰水中,取出来后CO2与石灰水反应封闭鸡蛋壳上的小孔,可以延长鸡蛋的保存时间。

二氧化碳肥料: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因而现在在温室大棚内种植蔬菜水果时,经常人为提高温室内CO2 浓度,以增加农作物产员,增大CO2浓度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1)在温室内放置干冰,干冰升华增大CO2浓度。
(2)在温室内放置通过化学反应产生CO2气体的物质,如在塑料大棚顶部的容器内放置石灰石和稀盐酸。

灯火实验:
(1)二氧化碳本身无毒,但它不供给呼吸,当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超过常量时,也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 感到气闷,头昏,心悸
4—5 气喘,头痛,眩晕
10 神志不清,呼吸停止,死亡
 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因而在低洼的地方浓度会增大。在进人久未开启的菜窖或干涸的深井前,应先点燃一支蜡烛用绳放到下面,观察蜡烛能否正常燃烧,若不能正常燃烧,应开启菜窖或深井一段时间后再检验,直到蜡烛能正常燃烧时,才能下去。
概念:
     物质的推断就是运用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同一推断题可能存在多个突破点,可以从不同角度或不同种方法寻找解题突破口,同叫检验推断结果,保证答案的准确性。推断题题型具备考查知识面广、综合性强、题型多变、思维容量大等特点。要解好此类题口,要求大家要有扎实的元素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还必须具备科学、严密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常见物质的颜色:
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
黑色固体:MnO2、CuO、Fe3O4、C粉、铁粉(Fe)活性炭
蓝色固体:CuSO4·5H2O(胆矾)、Cu(OH)2(氢氧化铜)、CuCO3(碳酸铜)
红色固体:Cu(紫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P(暗红色)、Fe(OH)3(红褐色)I2碘(紫红色)
黄色固体:硫磺(单质S)
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铜绿)[Cu2(OH)2CO3]
蓝色溶液:含Cu2+溶液:CuSO4(硫酸铜溶液)、CuCl2(氯化铜溶液)Cu(NO3)2(硝酸铜溶液)
黄色溶液:含Fe3+的溶液(棕黄色):FeCl3(氯化铁溶液)、Fe2(SO4)3(硫酸铁溶液)Fe(NO3)3(硝酸铁溶液)
浅绿色溶液:含Fe2+的溶液:FeCl2(氯化亚铁)FeSO4(硫酸亚铁)Fe(NO3)2(硝酸亚铁)
其他溶液:石蕊试液(紫色)、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
无色气体:N2、CO2、CO、O2、H2、CH4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SO2、HCl(氯化氢)
有臭鸡蛋气味:H2S硫化氢

 气体的特征:
①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Cl、SO2、NH3
②有颜色的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③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CO2

特征反应:

特征反应 常见反应
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的反应 双氧水或氯酸钾分解
通电发生的反应 电解水
产生大量白烟的燃烧 磷燃烧
发出耀眼白光的燃烧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铝箔在O2中燃烧
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燃烧 硫在氧气中燃烧
产生淡蓝色火焰且罩在火焰上方的小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产生蓝色火焰的燃烧 CO和CH4在空气中燃烧
有火星四射的燃烧 铁在氧气中燃烧
生成蓝色沉淀的反应 可溶性碱+可溶性铜盐
生成红褐色沉淀的反应 可溶性碱+可溶性铁盐
溶液加酸放出CO2气体 碳酸盐(或碳酸氢盐)+酸
固体加酸放出气体 氢前金属或碳酸盐+酸

推断题的解题步骤及突破口的选择:
1.解题步骤
(1)审题:认真审读原题,弄清文意和图意,理出题给条件,深挖细找.反复推敲。
(2)分析:抓住关键,找准解题的突破口,突破口也称为“题眼”,指的是关键词、特殊现象、物质的特征等等.然后从突破口出发,探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应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严密的分析和逻辑推理,推出符合题意的结果,
(3)解答:根据题目的要求,按照分析和推理的结果,认真而全面地解答。
(4)检验:得出结论后切勿忘记验证。其方法是将所得答案放回原题中检验,若完全符合,则说明答案正确。若出现不符,则说明答案有误,需要另行思考,推出正确答案。

2.突破口的选择
(1)颜色特征:根据物质的特殊颜色进行判断。包括常见固体、沉淀、溶液、火焰的颜色。

(2)反应特征

(3)物质状态特征
常见固体单质:Fe、Cu、C,S,P;气体单质:H2、O2、 N2;气体化合物:CO、CO2、CH4、SO2;常温下呈液态的物质:H2O、H2O2、酒精、H2SO4.

(4)反应条件特征
点燃:有O2参加的反应;通电:H2O的电解;MnO2 作催化剂:KClO3分解制O2、H2O2分解制O2;高温: CaCO3分解、C还原CuO、炼铁;加热:KClO3、KMnO4、 Cu2(OH)2CO3的受热分解。

(5)以三角关系为突破口
 

(6)以物质特征现象为突破口
①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CO2
②能使黑色CuO变红(或红色Fe2O3变黑)的气体是H2或CO,同体是C。
③能使燃烧着的小条正常燃烧的气体是空气,燃烧得更旺的气体是O2,熄灭的气体是CO2或N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O2.
④能使白色无水CuSO4。粉末变蓝的气体是水蒸气。
⑤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的物质是Fe。
⑥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的物质是有机物,如CH4、C2H5OH等。
⑦能溶于盐酸或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CaCO3、 BaCO3;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AgCl、BaSO4

(7)以元素或物质之最为突破口 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②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2
③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
④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C。
⑤质子数最少的元素是H。
⑥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密度也最小的气体是H2.
⑦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
⑧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是金刚石。
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N2。
⑩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
最常用的溶剂是H2O。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

(8)以特定的实验结果为突破口
实验结果 可能情况分析
固体混合物加水后出现不溶物 a.源混合物中有不溶物.如CaCO、、 Al(OH)3等 b.混合物中物质反应生成沉淀,如 Na2SO4和BaCl2、Na2CO3和Ca(OH)2等
向固体混合物中加水得到无色溶液 混合物中一定不含含Fe2+、Fe3+ 、Cu2+、MnO4-
生成有色沉淀 a.生成红褐色Fe(OH)3,是Fe3+的盐与碱溶液反应,如FeCl3+3NaOH== Fe(OH)3↓+3NaCl
b.生成蓝色沉淀.是Cu2+的盐与碱溶液反应,如2NaOH+CuSO4==Cu(OH)2↓ +Na2SO4
常见沉淀的性质
①既不溶于水义不溶于酸
②能溶于酸但不生成气体
③能溶于酸且生成气体
④加足量酸沉淀部分溶解
①如BaSO4和AgCl
②不溶的碱,如Mg(OH)2
③不溶的碳酸盐,如CaCO3
④沉淀为混合物,既含BaSO4或AgCl中的至少一种,又含有CaCO3、Mg(OH)2等不溶物

发现相似题
与“X、Y、Z是3种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质,它们所含的元素都不超过3...”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