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一年级语文

首页
  • 填空题
    把下列带序号的诗句组合成语意连贯的诗歌填在横线处。(只填序号)
    “西风错漏出半生轻叹,秋葭一夜就愁白了头。”上世纪30年代的作家陆蠡说得极富诗意。同样是获花,王室后裔吟来却满是凄凉:“____________。
    ①王孙芳草伤心声
    ②雪点芦花起白鸥
    ③散作江南处处秋
    ④片帆一叶画中游
    本题信息:2011年同步题语文填空题难度一般 来源:张焕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把下列带序号的诗句组合成语意连贯的诗歌填在横线处。(只填序号)“西风错漏出半生轻叹,秋葭一夜就愁白了头。”上世纪30年代的作家陆蠡说得极富诗意。同样是...” 主要考查您对

补充句子

诗文默写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补充句子
  • 诗文默写

句子:

词和词组按一定的规律组合在一起,成为能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话,这就是句子。为了把意思表达完整,句子必须具备一些基本成分,基本成分齐全的句子,叫做完整句。句子的基本成分就是构成句子所必须具备的词和词组。

补充句子: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把残缺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使句子前后意思一致。


补充句子整理:

题目:根据你的理解,仿照加点的句子,将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
其实天不暗阴云终要散,其实,其实,其实路不远一切会如愿,艰难困苦的日子里我为你祈祷,请你保重每一天。(设计此题也意在引导学生学会揣摩语言,善于发现语言表达的特点)。

答:回答此题要在揣摩并把握住加点句子的基本特点之后,才能去模仿、创造。
首先加点句子前半句先描述一种有利于达到好结果的条件,像“其实天不暗”“其实路不远”;然后后半句写出其最终所达到的结果具体是怎样的。
其次前半句的描述是以否定的形式来表达的,像不说“天很蓝”,而说“天不暗”;不说“路很近”,而说“路不远”。既然如此,仿写的句子也必须符合这两个基本特点。比如可以这样来仿写:其实海不宽此岸连彼岸,其实山不险条条路可攀。
从此题的回答情况来看,学生们揣摩语言,善发现语言表达的特点,模仿这些特点进行创造性地表达的素养,是很差的。一大批同学的仿写丝毫看不出与例句有什么形式上和内在的联系。
例如:“其实水不流动湖终要干”“其实天不晴一切会晴朗”“其实树叶上没叶子也是棵树,世界上没有恨一切会和平”“雨不停彩虹终会现,道不平一样会凯旋”“地不绿白雪终要融化,太阳不升起黑暗终要消失”“表不转时间终要走,冰不化小溪终要流”“其实水不多,一壶刚够喝”“雨不停终归会有伞”“其实考不好,没什么大不了”。


补充句子注意:

语意求关联:

即补写的句子与原句在语意上相互联系,表达共同中心,形成和谐语境。

修饰词的添加:

在句子的主干上从不同的位置一次比一次增添得更具体。扩句时注意不能另加主干,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和句型。同时还要注意在修饰限制词语后加上正确的“的”“地”“得”。


完整句的组成情况:

1、一个完整句的组成,通常有以下两种情况:
(1)“谁(什么)”+“做什么(怎么样)”的句子。这种句子由两部分组成:
前半部分说的是“谁”或“什么”,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后半部分说的是“做什么”或者“怎么样”,也就是他(它)干了什么或怎么样了。
这两部分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句子,缺一不可。如:同学们学习。小鸟唱歌。(谁)(做什么)(什么)(做什么)
(2)“谁(什么)”+“是什么”的句子。这种句子也是由两部分组成:
前半部分说的是“谁”或“什么”,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后半部分告诉别人前面所说的“他”或“什么”是什么。如:李洋是学生。这座楼房是工人宿舍。(谁)(是什么)(什么)(是什么)
(3)“谁(什么)”+“做”+“谁(什么)”的句子。这种句子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说的是“谁”或“什么”。
第二部分是“谁”或“什么”所发出的动作行为。
第三部分是这个动作行为所涉及到的人或物。如:小明复习功课。王强帮助同学。(谁)(做)(什么)(谁)(做)(谁)

2、我们说完整话,写完整句必须注意两点:
(1)平时我们所用的句子一般都不会只由基本成分组成,句子成分多时容易造成遗漏,这时一定要先确定好句子的基本成分,然后再增添附加成分。如:天花板上挂着吊灯。先确定了基本成分,再增添附加成分:大厅的天花板上挂着五盏水晶玻璃大吊灯。这样就不会丢三落四了。
(2)句子写完以后,要多读几遍,看看它属于哪种类型,基本成分是否齐全;这样就能保证我们所写的句子都是完整句。


课文背诵:主要考察学生对课文的识记背诵能力。

诗词背诵:
主要考察学生对诗词的识记背诵能力。

常考古诗词:

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日希。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高中必背古诗词:

1、山居秋暝
王  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  释]
暝:晚上。喧:喧动。浣女:洗衣服的女子。随意:任凭,听凭。
[简  析]
诗歌意境高妙,其中寄寓了诗人洁身自好的志趣;纯朴的山村生活,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2、游子吟
孟  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  释]
晖:日光。
[简  析]
《游子吟》朴素自然,亲切感人。诗中亲切而真淳地吟颂了一种普通而伟大的人性美——母爱:对于春天阳光般夺取博的母爱,区区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  释]
城阙:帝王居住的城,这里指长安。三秦:指关中(陕西潼关以西)地区。五津:四川省泯江的五个渡口,泛指蜀川。宦游:出外做官。海内:四海之内,天下,指全中国。歧路:分手的路口。沾巾:沾湿手巾,意思是哭。
[简  析]
古代的许多送别诗,大都表现了“黯然销魂”的情感。王勃的这一首诗,却一洗悲酸之态,意境开阔,音调爽朗,独创高标。

4、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注  释]
鸡黍:泛指饭菜,杀鸡待客。场圃:指打谷场和菜园。就菊花:来欣赏菊花,另一说来喝菊花酒。
[简  析]
诗的首联只写主人的邀请,却能显出朴实的农家气氛。颔联只写绿树青山,却能见出一片天地。颈联只写把酒闲话,却能表现心情与环境的惬意的契合。尾联只说重阳再来,却自然流露对这个村庄和故人的依恋。整首诗平衡均匀,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意境,把恬静秀美的农村风光和淳朴诚挚的情谊融成一片。

5、出    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  释]
龙城飞将:指卢龙镇的“飞将军”李广,汉代名将曾任右北平郡太守。
[简  析]
此诗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平凡的悲剧,平凡的希望,都随着首句的“秦”“汉”这两个时间限定词的出现而显出不平凡的意义。首句格调高昂,气势雄浑,也足以统摄全篇。

6、渔 歌 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  释]
箬(ruò)笠:箬叶编的斗笠。不须:不用。
[简  析]
《渔歌子》描绘水乡风光,在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自己爱自然、慕自由的情趣,与盛唐山水诗人有其一致之处。


发现相似题
与“把下列带序号的诗句组合成语意连贯的诗歌填在横线处。(只填...”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