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化学

首页
  • 单选题
    下列属于氢气的物理性质的是(  )
    A.可燃性B.非金属单质
    C.能与氧气反应D.通常为气体

    本题信息:化学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下列属于氢气的物理性质的是( )A.可燃性B.非金属单质C.能与氧气反应D.通常为气体” 主要考查您对

氢气的性质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征和判别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氢气的性质
  •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征和判别

氢气:
氢气(Hydrogen)是世界上已知的最轻的气体。它的密度非常小,只有空气的1/14,即在标准大气压,0℃下,氢气的密度为0.0899g/L。所以氢气可作为飞艇的填充气体(由于氢气具有可燃性,安全性不高,飞艇现多用氦气填充)。氢气主要用作还原剂。


氢气的性质:
1、氢气的物理性质
在通常状况下,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氢气难溶于水。氢气是所有气体中密度最小的一种气体。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是0.0899克/升。在101kPa下,温度为-252.87℃时,氢气可转变为无色的液体;-259.1℃时变为雪状固体。

2、氢气的化学性质(可燃性)
①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可以安静的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罩在火馅上方的干冷烧杯壁上有水雾出现,接触烧怀的手感到发烫,说明该反应生成水,并放出大量热。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
②不纯的氧气(混有空气或氧气)点燃时极易爆炸,因此使用氢气时一定要注意安全,点燃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氢气和氧气的比较:
类别 氢气 氧气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气体
比空气小,氢气是最轻的气体
难溶于水
无色、无味、气体
比空气略大
不易溶于水
检验 点然时,发出淡蓝色火焰,罩在火焰上方的干冷烧杯内壁上出现水珠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
化学性质 ①常温下性质稳定
②可燃性:在点燃条件下燃烧,但不能支持燃烧
①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②助燃性:支持燃烧,但其本身无可燃性
③氧化性: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

物理变化:
1. 定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2. 实例:灯泡发光,冰融化成水;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碘,干冰的升华,汽油挥发,蜡烛熔化等都是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1. 定义:物质发生变化时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2. 实例:木条燃烧,铁生锈,食物腐烂
3. 现象:化学变化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时常伴随着一些反应现象,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哈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物理变化:
1. 特征:没有新物质生成。
2. 微观实质:分子本身没有变(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主要指形状改变或三态变化。

化学变化
1. 特征:有新物质生成
2. 微观实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反应物的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分成了原子,原子重新组成构成新分子。


物理变化概念的理解:
(1)扩散,聚集,膨胀,压缩,挥发,摩擦生热,升温,活性炭吸附氯气等都是物理变化

(2)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变成金刚石不是物理变化而是化学变化,因为变成了另一种物质

(3)物理变化前后,物质的种类不变,组成不变,化学性质不变

(4)物理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的聚集状态发生了改变,导致物质的外形或状态随之改变。
成语、俗语、古诗词蕴含的化学知识
(1)成语、俗语中的变化
①物理变化:只要功夫深,铁柞磨成针;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木已成舟;滴水成冰;花香四溢等。
②化学变化:百炼成钢、点石成金、蜡炬成灰等。

(2)古诗词中的变化于谦的《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物理变化
烈火焚烧若等闲—化学变化
粉身碎骨浑不怕—化学变化
要留清白在人间—化学变化

物质的三态变化
(1)物态变化是指同一种物质可在固态,气态,液态三种状态发生转化的过程,如下图,物态变化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名称和热量变化
变化过程 名称 热量变化
固态→气态 升华 吸热
气态→固态 凝华 放热
固态→液态 熔化 吸热
液态→固态 凝固 放热
液态→气态 汽化 吸热
气态→液态 液化 放热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属于氢气的物理性质的是( )A.可燃性B.非金属单质C....”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