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自然法之父西塞罗说:“执政官乃是会说话的法律,而法律是不会说话的执政官。”
    材料二 研究英国宪法的著名学者德洛姆在1834年写道:“英国法学家坚信的基本原则,是人为社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以外,它什么都能做到”。作为立法机构的英国议会发端于13世纪,在中世纪是听命于国王的御用工具。1688年光荣革命建立起立宪君主制政体以后,议会虽然被宣布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但由于土地贵族势力强大,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很难涉足。1832年议会改革打破了贵族们长期垄断的政治权力,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参政权和选举权。19世纪70年代,议会先后颁布了《秘密投票法》《取缔选举舞弊法》,19世纪末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的普选权,20世纪初妇女也获得了选举权。
    ——摘编自CCTV百集大型纪录片《世界历史》解说词

    材料三 我们合众国人民,为了建立一个更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确保国内安定和平,共同防务,促进公共福利,并保证我们自己及后代得享自由的恩赐,特为美利坚合众国颁布和制定本宪法。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导言

    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谈判和妥协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宪法的生命力因此不断得到更新,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王希《原则与妥协》

    (1)材料一中,西塞罗揭示了法律的什么属性?罗马法对近代欧美法制建设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概括英国议会地位及议会权利的分配呈现怎样的变化?并分析产生变化的共同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三回答美国1787年宪法的宗旨,并结合有关史实谈谈你对美国“活着的宪法”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1年安徽省模拟题历史材料题难度较难 来源:李晶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自然法之父西塞罗说:“执政官乃是会说话的法律,而法律是不会说话的执政官。”材料二 研究英国宪法的著名学...” 主要考查您对

维系统治、影响后世

1787年宪法的颁布

《权利请愿书》

《大抗议书》

英国《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维系统治、影响后世
  • 1787年宪法的颁布
  • 《权利请愿书》
  • 《大抗议书》
  • 英国《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

罗马法影响:

①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②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③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影响广泛而深远。 
④近代时期。贺产阶级根据罗马法中的思想,制定出保障自己利益的法律。利用和发展了罗马法中的思想和制度,作为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 
⑤但是,罗马法也保护奴隶制度,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 

罗马法实质(目的):

维护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经济利益。

罗马法的作用和影响:

1.对罗马的影响(作用:巩固罗马)
(1)公民法的实施,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罗马平民的爱国热情与参政的积极性,巩固了罗马共和国政权。
(2)万民法较好地理顺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巩固了罗马帝国政权,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3)整体而言,随着罗马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法律逐渐影响到国家和个人生活的各个领域(如:政治上——规范官吏从政行为;经济上——保护正当商业利益;社会关系上——调节个人财产关系),有利于罗马帝国的长治久安与繁荣进步。
2.对后世的影响(地位:泽被后世)
(1)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十分重要地位。罗马帝国灭亡以后,对罗马法的研究在中世纪(欧洲封建时代)和文艺复兴时期两度掀起热潮。
(2)罗马法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代法律的先驱。
(3)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


邦联概念:

为进行相互贸易或其他的共同目的而组成的一种松散的国家联合,各成员拥有独立的内政外交权力,没有全国统一的宪法、军队与财政,政府权力极为有限。


美国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异同:

国家政体 美国总统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
相同点 经济基础 私有制
国家性质 资产阶级专政
政党制度 两党制
议会制度 两院制
原则 三权分立
不同点 国家元首是谁 总统 国王
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 选民选举产生 世袭
国家元首有无任期 任期制 终身制
国家首脑有无实权
政府首脑是谁 总统 首相
政府如何产生 总统任命 议会产生
国家的权力中心是谁 总统 议会

地方“自治”与中央政权的关系:

美国在加强中央权利的同时,也在防止这种权利的膨胀,于是宪法规定各州拥有较大权力。州政府机构的设置与联邦政府相同,也由立法、行政、司法三部分实行分权和制衡。州的行政首脑是州长,州议会实行两院制。


1787年宪法的颁布:

1、理论来源:
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立法权)、执行公共决议(行政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讼争权(司法权),则一切都完了。

2、原则:
“分权与制衡”。

3、内容:
①立法权归于国会。国会实行两院制(参议院、众议院);国会拥有宣战权等。
②行政权归于总统。法律的实施经总统批准。
③司法权:归于联邦法院。对法律拥有最高解释权。
④“分权与制衡”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权力之间制约达到平衡。

4、重要进步意义:
(1)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2)西欧的启蒙思想政治学说与美国实际的结合,在整个政治制度史中堪称典范,对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起到示范作用。
(3)联邦制赋予政府强有力的权力,利于国家的巩固;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原则,权力之间制约平衡,防止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实行。
(4)地方自治权与中央政权形成较为和谐统一的关系,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有利于地方的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
(5)体现和维护了独立战争的重大成果,使政府建立在民主原则的基础上,带来美国的长期稳定。

5、局限性:
(1)刚刚独立的美国既要建立强有力的政权以确保独立,又要防止政权走向独裁,故美国1787年宪法强调三权分立的原则,强调政权的组织形式,但没有真正解决人权问题,在印第安人、黑人问题上种族歧视明显,妇女地位低下。
(2)明确财产性划分标准。

6、进步性:
①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②西欧的启蒙思想政治学说与美国实际的结合,在整个政治制度史中堪称典范,对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起到示范作用。
③联邦制赋予政府强有力的权力,利于国家的巩固;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原则,权力之间制约平衡,防止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④地方自治权与中央政权形成和谐统一的关系,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有利于地方的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
⑤体现和维护了独立战争的重大成就,使政府建立在民主原则的基础上,带来美国长期稳定。


两党制的雏形:



向君主呈递《权利请愿书》:

1.背景:
(1)詹姆士一世的统治
①政治上:宣扬"君权神授",推行专制统治。
②经济上:推行由王室操纵的垄断制度。
③宗教上:迫害"清教徒"。
④财政上:财政拮据,企图用增税来解决危机。
(2)查理一世的统治:
①征收新关税和赋税,恢复早已终止的税收:
②强行借债,把拒绝交纳者关人大牢。
③把军队驻扎在百姓家中。
(3)议会与国王斗争激化
①焦点:国王与议会的关系、国王与法律孰轻孰重的问题。
②导火索:税收问题。
2.呈递《权利请愿书》
(1)目的:抗议和约束查理一世的胡作非为。
(2)内容:
①此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随意征收捐税。
②拿不出具体罪状.不得随意逮捕任何人。
③和平时期不能随意实行军事法,军队不得驻扎在民居。
(3)结果:查理一世违心同意了请愿书,却没有认真履行。

向君主呈递《权利请愿书》:



提交《大抗议书》:

1641年2月,议会通过了《大抗议书》。与议会以往通过的文件相比,《大抗议书》是一个宪法性文件,在资产阶级革命史上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1.背景:国王违心同意《权利请愿书》,但是仍旧在征税问题上我行我素,甚至在遭到反对时解散议会。到1641年,随着时局的发展,议会开始考虑政治体制改革问题。
2.内容:列举了几十年来国王滥用权力的种种暴政.要求进行立宪改革,以限制王权。
3.意义:《大抗议书》勾画出了一幅立宪君主制的蓝图,标志着斗争已深入到国家体制改革的深层领域。
4.后果:它直接导致了国王与议会之间的武装斗争。有人指出."假如那时国王接受有限君主制,他将有可能赢得臣民前忠心,从而阻止激进派提出进一步的要求。"但查理一世认为,议会要求官职任命权是对国王固有行政权的侵犯,断然拒绝了《大抗议书》,并准备武力压服议会。这一愚蠢的选择,使他失去了与议会妥协的最佳时机,也使英国人民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提交《大抗议书》:



《权利法案》的颁布 :

1、《权利法案》的条件 :
  (1)英国悠久的宪政发展史,在政治上表现出延续性的鲜明的特点。
  (2)1688年,英国议会中的政治反对派联合发动了著名的“光荣革命”。
  (3)1689年议会通过英王签署《权利法案》既是矛盾的体现又是妥协的结果 
2、《权利法案》的目的:限制国王的权力和保障公民的权利 
3、主要内容:
(1)议会必须定期召开,征税权属于议会;   
(2)议会下院议员自由选举产生,他们在议会内享有演说、辩论或讨论国家大事的自由;  
(3)凡未经议会的同意,国王不得废止法律或停止法律的实施;   
(4)不得找任何借口随意征税,和平时期不得    招募或维持常备军;等等。  
4、意义:  
(1)《权利法案》是英国宪政史上重要的文献,它以法律条文的形式,一方面限制了英王的实际统治权,另一方面保障了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权,从而结束了英国都铎王朝以来形成的君主专制统治。这样,议会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得到提高,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得以确立。 
(2)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成为以后很多国家资产阶级效法的样板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自然法之父...”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