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地理

首页
  • 单选题
    读沙尘暴的形成与消亡过程示意图,回答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地的植被覆盖率比乙地高
    B.乙地风速小于丙地
    C.乙地的海拔高于丙地
    D.甲地气压高于乙地
    2、甲地常见的地貌类型是

    [     ]

    A.A
    B.B
    C.C
    D.D
    本题信息:2011年0114模拟题地理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杨文静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读沙尘暴的形成与消亡过程示意图,回答1—2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的植被覆盖率比乙地高B.乙地风速小于丙地C.乙地的海拔高于丙地D.甲地气压高于...” 主要考查您对

沉积作用

主要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表现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沉积作用
  • 主要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表现
沉积作用:

是指物质被搬运到适宜的场所后,由于条件发生改变而发生沉淀和堆积的过程。
沉积作用的过程实际上包含了剥蚀,搬运和沉积(堆积)三个阶段。

沉积作用示意:
沉积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冰川沉积 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流水沉积 形成冲积扇(河流出山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河流中下游)
河流出山口和中下游(例: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
风力沉积 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沙淇边缘的黄土堆积 干早内陆及邻近地区(例: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沙丘、黄土高原的黄土)

主要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表现:

1、资源短缺
(1)产生: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
(2)表现: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及能源短缺。
(3)典型事例:华北平原用水紧张,非可再生资源面临枯竭。

2、生态破坏:
(1)环境问题:包括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2)成因:自然植被遭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或过度捕猎。
(3)典型事例: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中国荒漠化趋势与沙尘暴,古巴比伦王国的小时;大熊猫、华南虎、藏羚羊等日益减少。

3、环境污染:

环境问题 成因 典型事例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坡污染 工业“三废”和有害人体健康的农药任意排放 泰晤士河的悲剧
固体废弃物污染 生产、生活中大量的垃圾任意堆放 街道垃圾的任意堆放
嗓声污染 交通、工厂等 噪声—无形杀手
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物质泄漏 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
海洋污染 各类污染物排人海洋 渤海湾赤潮、日本水误湾事件、墨西哥湾石油泄漏

发现相似题
与“读沙尘暴的形成与消亡过程示意图,回答1—2题。1、下列说法正...”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