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一年级地理

首页
  • 单选题
    读1950 ~2010 年世界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回答1 ~2 题。

    1.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开始超过发达国家城市人口的时间是
    [     ]

    A.20 世纪50 年代
    B.20 世纪70 年代
    C.20 世纪80 年代
    D.21 世纪初
    2.下列现象中,与城市化有必然联系的是
    [     ]

    A.交通拥挤,住房紧张
    B.绿地面积减少,环境污染加剧
    C.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
    D.造成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多
    本题信息:2012年江苏期中题地理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胡丽平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读1950 ~2010 年世界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回答1 ~2 题。1.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开始超过发达国家城市人口的时间是[ ]A.20 世纪50 年代B.20 世纪70 年代C.20...” 主要考查您对

人口的自然增长

城市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人口的自然增长
  • 城市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人口的自然增长涉及概念:

1.人口: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区域、一定社会制度下,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有生命个体的社会群体。
2.人口出生率: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出生的存活婴儿在该国或该地区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计算公式为:
人口出生率=同期存活婴儿数÷一定时期内平均人口数x 100%
3.人口死亡率: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死亡人数在该国或该地区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计算公式为:
人口死亡率=同期死亡人数+一定时期内平均人口数x 100%
4.人口自然增长率: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与同期平均总人n数之比,计算公式为: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世界人口的历史轨迹:

1、 人类社会初期:
特点:十分缓慢
原因: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们抵御灾害、疾病的能力很差。
2、产业革命后:
特点:速度加快
原因:生产力发展和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增加,生活条件改善和医疗卫生技术进步导致人口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长
3、“二战”后:
特点:迅速增长
原因:科技进步、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国际大环境相对稳定等
人口增长随时间的不均匀性:

人口增长在空间上的不平衡性:


常见城市化环境问题的表现、成因、危害及整治措施:


城市化过程中常见问题的治理对策:

1、建立新城和卫星城,开发新区,有效控制中心城市和城市中心区规模。
2、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加强道路建设,发展立体交通,加强交通管理,加快住宅建设,合理调控房价等。
3、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加强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开展环境污染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将污染严重企业外迁或关闭,做好城市的合理规划,大力加强绿化建设等。
4、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一方面在城市建设中,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山、河、湖、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其他常见城市化问题的表现、成因、危害及整治措施:


发现相似题
与“读1950 ~2010 年世界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回答1 ~2 题。1.发...”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