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物理

首页
  • 填空题
    使用自重可以忽略的动滑轮提起50N的重物,人对绳做的功是100J,则人对绳的最小拉力为______N,动滑轮把物体提起的高度为______m.
    本题信息:2013年宁河县一模物理填空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使用自重可以忽略的动滑轮提起50N的重物,人对绳做的功是100J,则人对绳的最小拉力为______N,动滑轮把物体提起的高度为______m.” 主要考查您对

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 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应用:
利用功的计算公式加计算:F或S,F=W/s,s=W/F。
转换思想求功的大小 :
“转换思想方法”求功的大小。公式W=Fs中的s 必须是在力的方向通过的距离,而且F的大小一直保持不变,能运用功的公式求解,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总在发生改变,则在求解功的时候注意不能直接利用公式W=Fs,应转换思想。如:平放在地上的一根均匀木料,现用一总垂直木料方向的力将它抬到竖直为止,则至少要做多少功?由于抬木料的力的大小、方向总在发生改变,而且木料通过的距离也不完全在力的方向上,故无法直接应用公式求解。我们根据功的原理可知: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则对物体所做的功等效于将物体重心提高所做的功,即可求解。
例:小明同学用一个距离手3m高的定滑轮拉住重100N的物体,从滑轮正下方沿水平方向移动4m如图所示,若不计绳重和摩擦,他至少做功(   )

A.200JB.300J C.400JD.500J

解析:本题中由于不计绳重和摩擦,属于理想机械,可使用功的原理进行求解。人站在M处时,绳长3m,当人走到N处时,此时的绳长由勾股定理可知为5m,也就是说人从M点走到N点拉下的长度为2m,即物体上升的高度h=2m。小明对绳做功至少是克服物重G所做的功,即W=Gh=100N×2m=200J。
答案:A
定义:
在使用过程中,轴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动” 指轴心的位置在移动而不是转动)
动滑轮的工作特点:
实质
特点 可以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重物提升的高度h与绳子通过的距离s的关系 s=2h

发现相似题
与“使用自重可以忽略的动滑轮提起50N的重物,人对绳做的功是100J...”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