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物理

首页
  • 问答题
    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环节:(A)搜集证据;(B)评估交流;(C)作出假设;(D)提出问题等.
    (1)请将正确的探究活动按顺序重新排列______(只需填写字母).
    (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刚性物体的摆动周期产生了兴趣(这种摆称为复摆).于是,他们用厚度和质量分布均匀的细长木板(如一把米尺)做成一个复摆,如图所示.让其在竖直平面内做小角度摆动,C点为重心,板长为L,周期用T表示.
    甲同学猜想:复摆的周期应该与板的质量有关.
    乙同学猜想:复摆的摆长应该是悬点到重心的距离,即
    L
    2

    丙同学猜想:复摆的摆长应该大于
    L
    2

    为了研究以上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进行了下面的实验探索:
    ①把两个相同的木板完全重叠在一起,用透明胶(质量不计)粘好,测量其摆动周期,发现与单个木板摆动时的周期相同,重做多次仍有这样的特点.则证明了甲同学的猜想是______的(选填“正确”或“错误”).
    ②用T0表示板长为L的复摆看成摆长为
    L
    2
    单摆的周期计算值(T0=2π
    L/2
    g
    ),用T表示板长为L复摆的实际周期测量值.计算与测量的数据如下表:
    板长L/cm255080100120150
    周期计算值T0/s0.701.001.271.411.551.73
    周期测量值T/s0.811.161.471.641.802.01
    由上表可知,复摆的等效摆长______
    L
    2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本题信息:2014年物理问答题难度较难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环节:(A)搜集证据;(B)评估交流;(C)作出假设;(D)提出问题等.(1)请将正确的探究活动按顺序重新排列______(只需填写字...” 主要考查您对

实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实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实验原理:
单摆在摆角小于5°时的振动是简谐运动,其固有周期为T=2π,由此可得g=。据此,只要测出摆长l和周期T,即可计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
实验器材:
铁架台(带铁夹),中心有孔的金属小球,约1m长的细线,米尺,游标卡尺(选用),秒表。
实验步骤:
1、在细线的一端打一个比小球上的孔径稍大些的结,将细线穿过球上的小孔,制成一个单摆;
2、将铁夹固定在铁架台的上端,铁架台放在实验桌边,使铁夹伸到桌面以外,把做好的单摆固定在铁夹上,使摆球自由下垂;
3、测量单摆的摆长l:用米尺测出悬点到球心间的距离;或用游标卡尺测出摆球直径2r,再用米尺测出从悬点至小球上端的悬线长l',则摆长l=l'+r;
4、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小角度(不大于5°),使单摆在竖直平面内摆动,用秒表测量单摆完成全振动30至50次所用的时间,求出完成一次全振动所用的平均时间,这就是单摆的周期T;
5、将测出的摆长l和周期T代入公式g=求出重力加速度g的值;
6、变更摆长重做两次,并求出三次所得的g的平均值。
注意事项:
1、选择材料时应选择细、轻又不易伸长的线,长度一般在1m左右,小球应选用密度较大的金属球,直径应较小,最好不超过2cm。
2、单摆悬线的上端不可随意卷在铁夹的杆上,应夹紧在铁夹中,以免摆动时发生摆线下滑、摆长改变的现象。
3、注意摆动时控制摆线偏离竖直方向不超过5°,可通过估算振幅的办法掌握。
4、摆球摆动时,要使之保持在同一个竖直平面内,不要形成圆锥摆。
5、计算单摆的振动次数时,应以摆球通过最低位置时开始计时,以后摆球从同一方向通过最低位置时,进行计数,且在数“零”的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计数。


发现相似题
与“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环节:(A)搜集证据;(B)评估交...”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