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二年级物理

首页
  • 计算题
    如下图为t=0时刻沿X轴传播的波形图。图中参与振动的质元P的平衡位置为X=1.5米,若已知波速为20米/秒。
    (1)若波向左传播,求P点位移达正的极大值至少要经多少时间?
    (2)若波向右传播,求至少经多长时间P点速度与t=0时刻等大反向?
    (3)若波向右传播,写出由图示时刻开始计时,P点的振动方程。

    本题信息:2012年湖北省期中题物理计算题难度较难 来源:马凤霞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如下图为t=0时刻沿X轴传播的波形图。图中参与振动的质元P的平衡位置为X=1.5米,若已知波速为20米/秒。(1)若波向左传播,求P点位移达正的极大值至少要经多少...” 主要考查您对

简谐运动的表达式

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简谐运动的表达式
  • 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

简谐运动:

1.定义:如果质点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遵从正弦函数的规律,即它的振动图像(x一t图像)是一条正弦曲线,这样的振动叫做简谐运动
2.位移表达式:。其中x为位移,A为振幅,ω为角频率,φ为相位。
3.特征:
(1)动力学特征: F=-kx
回复力大小与位移大小成正比,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
(2)运动学特征:


简谐运动的判定方法:

(1)简谐运动的位移一时间图像是正弦曲线或余弦曲线。
(2)做简谐运动的物体所受力满足F=-kx,即回复力符合F和x成正比且方向总相反。
用F=-kx判定振动是否是简谐运动的步骤:
①对振动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②沿振动方向对力进行合成与分解;
③找出回复力,判断是否符合F=-kx。


机械运动:


机械波:

1、定义: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过程。
2、机械波产生的条件:①振源;②介质。
3、波的形式:由于介质中质点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波源的振动就带动周围质点的振动,周围质点的振动再带动其邻近质点的振动,于是振动就在介质中由近及远地传播出去,形成了波
4、机械波的特点:
①机械波传播的是振动形式和能量。质点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迁移;
②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周期和频率都与波源的振动周期和频率相同;
③离波源近的质点带动离波源远的质点依次振动。
5、波动与振动的关系:
波动中一定有振动,振动不一定形成波。波动是大量质点的振动,振动是单一质点的振动
振动是波动形成的原因,波动是振动传播的结果
发现相似题
与“如下图为t=0时刻沿X轴传播的波形图。图中参与振动的质元P的平...”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