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2009年5月15日——17日,中国北方旅游交易会在山东省旅游局的大力支持下,经过烟台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取得圆满成功。为办好本届北方旅游交易会,我市高度重视。按照“弘扬旅游文化,促进区域合作,加强旅游交流,营造和谐社会”的办会主题,为北方旅游交易会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坚实基础。
    烟台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亚洲唯一的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城,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条件得天独厚。交易会上,各负责人就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城市旅游业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其中烟台大力实施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注重旅游产业创新取得的丰硕成果受到与会各方的广泛认可。近年来,烟台国民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又好又快的良好发展势头,旅游业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支柱。当前,旅游业发展进入新的时期,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互促共赢成为必然趋势。
    请回答:
    (1)烟台地区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均十分丰富,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2)烟台能够成为亚洲唯一的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城是与1892创办的哪一民族企业有关?该企业兴起的时代背景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当前金融危机形势下,你认为怎样才能做好“旅游搭台,经济唱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09年山东省中考真题历史材料题难度较难 来源:刘晓珊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2009年5月15日——17日,中国北方旅游交易会在山东省旅游局的大力支持下,经过烟台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取得圆满成功。为办好本届北方旅游交易会,...” 主要考查您对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经济特区的建立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 经济特区的建立
中国民族工业:
民族工业是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中国人创办的用机器生产的工业。洋务运动创办的军用、民用企业都应属于民族工业。中国资本主义民族工业产生时间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造船业是中国最早的民族工业,1865年,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创建,揭开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历史。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征:
1.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是本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而是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与中国人向西方人学习相结合的产物。
2.发展不均衡;(后天畸形)
(1)地域:集中于沿海地区;(列强的侵略,自然经济解体早,交通方便,洋务企业多集中于此。)
(2)部门: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重工业发展缓慢的原因:a.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难以投资;b.资金周转慢,产出时间长,不愿投资;c.更重要的是,帝国主义控制中国矿产,无法投资。)
3.地位: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小。(在近代中国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主体)
4.前途:深受三座大山的剥削和压迫,发展艰难。(在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中夹缝中艰难发展)
5.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6.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先天不足)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发展的特征和表现:

1、特征: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也就决定了中国的民族工业必然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
2、表现:
(1)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发展是比较缓慢和艰难;
(2)发展不平衡,集中于轻工业和沿海地区;3.受中国社会性质的制约,整体水平落后。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及形成原因:
1.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出现民族工业的萌芽。
原因:第一个阶段的原因是洋务运动刺激了民族工业产生、甲午战争后出现“实业救国”浪潮初步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2.一战期间的民族工业“黄金时代”。
原因:第二个阶段的原因是内因是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外因是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3.一战后至新中国建立前民族工业的凋谢、萎缩。
原因: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卷土重来、20世纪30到40年代,日本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导致的。

经济特区:
所谓的经济特区,是指在一个主权国家或地区划出的特定区域,采取比一般地区更加开放的经济政策,用减免关税等优惠措施,吸引外资和引进外国技术设备,以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经济特区的特就特在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制度。1979年4月,邓小平提出试办经济特区的思想。8月,国务院公开宣布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
最早选择深圳创办经济特区的原因:
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其中深圳是最早经济特区。
1.深圳等地的优越地理位置,靠近港澳台,便于发挥对外窗口的功能。
2.福建广东都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对广大华侨回乡发展经济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3.港澳台都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能加强了与它们之间的经济合作和经济关系的紧密性。
4.面向南海或台湾海峡,交通便利,尤其是水运极为通畅。

经济特区建立的意义:

1.可以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
2.可以利用外商销售渠道,适应国际市场需要和惯例,从而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
3.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了解世界经济信息;
4.有利于学习现代经营管理经验,培训管理人才;
5.可以扩大我们走向世界的通道,开辟世界了解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窗口。

对外开放的目的,步骤,成效

1、目的:
是为了引进境外资金、先进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经验,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2、步骤:
第一步开始:1980年,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后增设海南经济特区)。
第二步:开放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
第三步,建立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厦漳泉三角区、环渤海地区等沿海经济开放区(后增设上海浦东开发区)。
第四步:内地。
3、成效:
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深圳经济特区: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下列材料:2009年5月15日——17日,中国北方旅游交易会在山...”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