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综合题
    历史上的大国依靠殖民掠夺和武力争霸崛起,已被证明结局并不美好;妄图依靠战争打破和重建世界格局,已被证明 结果事与愿违,德国的兴衰 是最好的例子。当今世界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上,人类必将以自己的理智和正义共同建设一个繁荣的和谐 世界。请回答:
    (1)历史上有一个国家依靠强大武力建立了广阔的殖民地,并利用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等亚非地区进行殖民掠夺,它是哪个国家?在1857—1859年的印度民族起义中,反抗该国殖民侵略的女英雄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一战中,德国发动的被称为“绞肉机”的转折性战役是什么?战后为处理德国签订了什么条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二战中:
    ①26个国家为反抗侵略建立了什么国际组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欧洲开辟对德作战的第二战场的战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哪次会议上讨论处理德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你认为人类怎样才能“共同建设一个繁荣的和谐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2年辽宁省中考真题历史综合题难度较难 来源:王千锁(初中历史)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历史上的大国依靠殖民掠夺和武力争霸崛起,已被证明结局并不美好;妄图依靠战争打破和重建世界格局,已被证明 结果事与愿违,德国的兴衰 是最好的例子。当今...” 主要考查您对

印度民族大起义(章西女王)

凡尔登战役

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印度民族大起义(章西女王)
  • 凡尔登战役
  • 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
  •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 第二次世界大战
印度民族大起义:
1857-1859年,印度爆发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对英国殖民者的大起义,起义的起因是“涂油子弹事件”,起义席卷印度中心地区的许多城市,同时受到了本国封建王公的支持,1858年章西女女王牺牲后,起义部队化解成无数小部分,最终失败,印度民族大起义是印度反殖民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起义,表现了印度人民的反抗侵略,反抗殖民主义的决心,给与英国殖民者沉重的打击。

章西女王(詹西女王):

拉克西米·芭伊(1835─1858),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主要领袖之一。原为印度詹西邦土王甘加达尔·拉奥的王后。1857年5月印度反英大起义爆发,6月率詹西军民啊应,打败了英军,重登詹西王位。此后,詹西又成为起义的中心。1858年6月18日,女王率军防守瓜廖尔城东,立马横刀与英军骑兵厮杀,英勇战死,时年仅23岁。表现了她非凡的勇气和英雄气概。
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的特点:
1.英国对印度的殖民侵略是先沿海和平原粮棉区后是内陆地区,一点点渗透。
2.英国的殖民手段是分化印度各地的封建小邦,拉拢分化和军事打击并用。
3.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进行殖民统治而不是直接进行军事占领和建立殖民政府。

章西女王起义历程:
1.时间:1858年3月,女王领导起义军队抗击英国军队。
2.过程:1858年6月,章西爆发起义,反对英国殖民者,女王成为领袖。次年3月,英军攻章西,女王与起义军战士拼死搏斗,23岁牺牲。
3.影响:表现了殖民地人民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联系:同时期的中国发生太平天国运动。)

多角度分析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影响:
这是一次由封建王公领导的,以印度土兵为重要力量和广大人民参加的民族大起义。
1.对印度而言:是印度人民第一次的全国性反英起义。它充分展现了印度人民为了维护民族尊严,争取民族独立,英勇抗击殖民者的决心和勇气。
2.对英国而言:它沉重打击了殖民者,迫使英国殖民当局不得不改变统治策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英国对亚洲其他地区的侵略活动。
3.对亚洲而言: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运动高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詹西女王像:


凡尔登战役:
一战时,德国在西线发动的历史最长,规模最大,伤亡人数最多的战役。凡尔登位于法国东北部,是法军全线的枢纽。1916年2月德军开始进攻凡尔登,法军殊死抵抗。战争共造成70多万人伤亡,此役有被称作“凡尔登绞肉机”。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是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从此德军开始衰落,逐渐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

为什么说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1.凡尔登战役对德国的有生力量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2.德国力量削弱无力抵抗协约国的联合进攻;
3.凡尔登战役德军士气低落等原因。


凡尔登战役示意图:

巴黎和会:
1918年1月到6月,一战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在巴黎召开的和平会议。英法美操纵了会议,会议签订了对德的《凡尔赛条约》,对德国加以限制,还签订了同其他战败国的条约。形成了凡尔赛体系,确定了一战后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新秩序。是协约国一方的分赃会议。

《凡尔赛和约》:

《凡尔赛和约》,全称《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协约国)对战败国(同盟国)的和约,它的主要目的是惩罚和削弱德国。协约国和同盟国于1918年11月11日宣布停火,经过巴黎和会长达6个月的谈判后,于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的凡尔赛宫签署条约,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中国因巴黎和会对于中日青岛问题无法解决,进而爆发全国反日的五四运动。


凡尔赛会议的实质:
帝国主义战后重新瓜分殖民地,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赃会议。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欧洲各国:

凡尔赛体系确立后留下的主要矛盾:
1.战胜国同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对德国的过分削弱导致民族主义和复仇主义;
2.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之间的分赃不均导致矛盾;
3.帝国主义国家和苏联的矛盾;
4.帝国主义国家和殖民地人民的矛盾。

《凡尔赛和约》的内容:
1.阿尔萨斯和洛林交还法国;茵河东岸50千米内不得设防;
2.承认波兰独立,部分领土划归波兰等国;
3.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交给战胜国进行“委任统治”;
4.废除德国的普遍义务兵役制;
5.德国应支付大量战争赔款等。

巴黎和会的影响:

1.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2.严重破坏了德国的独立和完整,加重了德国人民的负担,激起了德国人民的仇视。
凡尔赛会议三巨头:

左起劳合·乔治,克里蒙梭,威尔逊
历时92年,德国终于将一战战争赔款全还清:
据德国《明镜周刊》2010年9月28日报道,2010年10月3日是东西德统一20周年纪念日,同时也是德国完成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部赔款的日子。届时,德国政府将向法国政府交付6870万欧元(6.23亿人民币)的最后一笔战争赔款。 按照一战后签署的《凡尔赛和约》,德国政府需要支付2690亿金马克的赔款,相当于9.6万吨黄金。但到1929年,这笔赔款被减少到1120亿金马克,必须在59年内付清。从1924年到1930年间,德国被迫发行大量外国债券以筹集这笔巨额赔款。1929年发生全球金融危机,德国于1931年暂停了每年偿付的赔款。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德国拒绝恢复偿还赔款。但在1953年的伦敦国际大会上,西德同意承担德国二战前发行的国际债券偿还责任。
按照伦敦大会规定,可以待德国实现统一后开始偿还赔款,只是要先行支付一笔利息。柏林墙倒塌后,德国实现了国家统一,此后德国开始偿还这些国际赔款,直到2010年10月3日还清最后一笔赔款。自一战战败后,德国历时92年才完全还清赔款。
《大西洋宪章》:
《大西洋宪章》是1941年由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签署的联合宣言。苏德战争爆发后,第二次世界大战范围扩大,美、英迫切需要进一步协调反法西斯的战略。两国首脑于1941年8月在大西洋北部纽芬兰阿金夏海湾的奥古斯塔号军舰上举行大西洋会议。在13日签署了《大西洋宪章》。

《联合国家宣言》:

《联合国家共同宣言》是1942年1月1日,中、苏、美、英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的宣言,决心共同战败德、日、意的法西斯侵略,不到侵略国无条件投降,决不和敌国单独议和。经与苏联磋商并告知有关国家后,1942年1月1日,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此宣言标志着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性质:
全世界受到法西斯主义侵害和威胁,联合起来共同打击法西斯的国家。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1.根本原因:
随着法西斯侵略的扩张,世界人民与法西斯的矛盾日益激化。具体原因: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2.过程:
1939年美国调整“中立”政策,加强对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的援助;1941年8月,罗斯福和丘吉尔大西洋会晤,发表《大西洋宪章》,倡导自由和平,反对侵略,同时,美英加强对苏援助;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国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各国保证竭尽全力,团结一致,彻底打败法西斯轴心国及其追随者,标志着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
3.影响:
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过程:
1.法国投降后,英美合作,开始抵制法西斯;
2.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开始向反法西斯国家提供经济援助;
3.1941年,罗斯福和丘吉尔会晤,发表《大西洋宪章》美英联盟形成;
4.苏德战争爆发,美国凭借《租借法案》援助苏联;
5.1942年,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反法西斯同盟成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1945年),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进行的规模最大的全球性战争。战争最高潮时全球有61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有19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交战双方是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法国等国组成的反法西斯同盟与以德国,日本,意大利等法西斯国家组成的轴心国集团。战火遍及欧洲、亚洲、美洲、非洲及大洋洲五大洲;交战双方同时也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及北冰洋四大洋展开战斗。最终以反法西斯同盟的胜利而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它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和世界人民的相互支持。


两次世界大战比较表:


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影响:
1.德日意法西斯不断扩大侵略战争,给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了灾难,法西斯国家已成为全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同时也对英美等国的利益构成了最大的威胁。这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基础。
2.二次大战爆发后,美国出于自身安全和利益的考虑,改变了以往的“中立”态度,加强了对英国等国的援助。同时,英美加强了对苏联的援助。
3.同盟大大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改变了双方力量的对比,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意义:

1.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给人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和破坏。
2.战争摧毁了法西斯主义,教育了各国人民,争取和平和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3.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4.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发展壮大,苏联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世界上许多国家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超出一国范围。
5.第二次世界大战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6.“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二战中,世界反法斯国家都经受了严峻的考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去得了深刻的教训。

第二次世界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1.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
2.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
3.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
4.人类命运休戚相关,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5.总之,只有加强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反对新殖民主义,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用和平方式解决各国的争端,才能避免战争。
攻克柏林:


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两次世界大战数据比较:

发现相似题
与“历史上的大国依靠殖民掠夺和武力争霸崛起,已被证明结局并不...”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