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物理

首页
  • 单选题
    生活中经常要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估测,下列是瑞瑞同学在日常生活中估计的数据,你认为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家里使用的节能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1.5A
    B.一个中学生双脚站立时对地的压强约1.2×104Pa
    C.一个中学生跳绳一次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约为500J
    D.齐唱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间大约是15min

    本题信息:物理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生活中经常要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估测,下列是瑞瑞同学在日常生活中估计的数据,你认为最接近实际的是( )A.家里使用的节能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1.5AB.一个中...” 主要考查您对

压强的定义

功的计算

电流的大小

时间的估测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压强的定义
  • 功的计算
  • 电流的大小
  • 时间的估测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单位:
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1Pa=lN/m2
受力面积与受压物体的面积的区别:
    压强公式中的“S”是指受力面积。即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相互接触面的面积,也就是物体承受压力的实际面积,而不是受压物体的总面积,也不一定是产生压力的物体的底面积。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如图所示.

 (a)图中甲对乙的受力面积为S乙;乙对地的受力面积为S乙。
(b)图中乙对甲的受力面积为S乙;甲对地的受力面积为S甲。
(c)图中甲对乙的受力面积小于ab;乙对地的受力面积为ab。
压强知识梳理:

功的计算公式:
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功=力×距离),W=FS。

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N,距离的单位是m,功的单位是N·m,它有一个专用名称叫做焦耳,简称焦,用符号J表示,1J=1N·m。
在利用该公式进行计算时的注意点:
(1)力与物体移动的距离在方向上必须一致;

(2)力与物体移动的距离必须对应于同一物体;

(3)力与物体移动的距离必须对应于同一段时间。

定义:
物理学中用每秒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荷量来表示电流。每秒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越多,电流就越大(强)。
公式:
电流用符号“I”表示,若“Q”表示电荷量,  “t”表示时间,则,公式中三个量的单位分别为安(A)、库(C)、秒(s)。
方向:
电路中的电流总是沿着电源正极→用电器→电源负极→电源正极的方向流动。
常见用电器的电流大小:
计算器中电源的电流 约100μA
半导体收音机中电源的电流 约50mA
手电筒中的电流 约200mA
房间灯泡中的电流 约0.2A
家用电冰箱的电流 约1A
家用空调器的电流 约5A
雷电电流 可达2×105A

电流的三大效应:
1.电流的热效应: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内能,这种现象叫电流的热效应。例如:电流通过灯泡内的钨丝,钨丝会发热,温度高达2500℃,呈白炽状态而发光。

2.电流的磁效应:电流通过导体时,在导体周围产生磁场。例如:电流通过螺线管时周围出现的磁场与条形磁铁周围的磁场分布相似。

3.电流的化学效应:电流通过酸、碱、盐的水溶液时会发生化学反应。例如:电解、电镀就是利用了电流的化学效应。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各种效应就越明显,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各种电流效应的程度来判断电流的大小。

电流对人体的作用特征:

电流I/mA 作用特征
50—60Hz交变电流 恒定电流
0.6~1.5 开始有感觉——手轻微颤抖 无感觉
2~3 手指强烈颤抖 无感觉
5~7 手部痉挛 感觉痒和热
8~10 手已难于摆脱电极,但还能摆脱,手指尖到手腕剧痛 热感觉增强
20~25 手迅速麻痹,不能摆脱电极,剧痛,呼吸困难 热感觉大大增强,手部肌肉不强烈收缩
50~80 呼吸麻痹,心房开始震颤 强烈的热感觉,手部肌肉收缩、痉挛,呼吸困难
90~100 呼吸麻痹,延续3s就会造成心脏麻痹 呼吸麻痹
300以上 作用0.1s以上时,呼吸和心脏麻痹,机体组织遭到电流的热破坏

目的:
在生活中时间的感性认识,用于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估算题专题(二)
1.下列说法中,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正常人的体温约为39℃B.地球的半径约为6400m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D.—个成年人的正常步行速度约为3m/s
答案:C

2.下列估测比较接近实际的是A.一支圆珠笔从课桌上掉到地上大约需3~5s的时间B.一张试卷纸的厚度约为1~1.5mmC.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6.5~37℃D.—个鸡蛋的质量约为0.5~lkg
答案:C

3.了解社会,从了解自己开始,对于一名初中生来讲,下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他的质量大约是50kgB.他的身高大约是160cmC.他的密度大约是0.5×103kg/m3D.他的正常体温大约是37℃
答案:C

4.下列数据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的正常体温为39℃B.初中生掷实心球的距离约为30mC.小红上学时步行的速度约是1.1m/sD.一位初中生体重约为20N
答案:C

5.以下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B.不高于36V的电压才是安全电压C.海平面附近的大气压强约为1013hPaD.初中生的身高大约是160mm
答案:D

6.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A.九年级物理课本长约6cmB.一名中学生体重约为500NC.人步行速度约5m/sD.你所处考场现在的气温约为10℃
答案:B

7.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正常人的体温约为36.8℃B.成年人的手掌厚度约为10cmC.—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D.成年人脉搏跳动的时间间隔约为0.2s
答案:A

8.某中学生的信息档案中,错误的信息是A.身高1.68mB.质量50kgC.体温36.5℃D.步行速度10m/s
答案:D

9.下列数据与事实相差较大的是A.教室内一盏日光灯的功率约为40WB.你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C.使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20℃D.一名普通中学生正常步行上楼的功率为500W
答案:D

10.下列对身边物理量估测的数据,你认为符合实际的是A.一个普通中学生的体重约为2000NB.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5cmC.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9℃D.成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答案:B

1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台灯的额定功率约为500WB.手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10AC.人体的平均密度约为1.0×l03kg/m3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8×108km/s
答案:C

12.同学们学习物理知识以后,对身边的事或物进行了估测,以下较为贴近实际的估测数据是(多选)A.学校的课桌高度约为0.8mB.某初中生的质量大约为40kgC.洗澡的热水温度约为75℃D.某同学跑100m成绩为14s
答案:ABD

13.生活中经常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估测,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人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约为1m/sB.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5cmC.人沐浴时水的温度约为60℃D.电视机正常工作的电功率约为1000W
答案:B

14.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B.将一枚鸡蛋举过头顶做功约为l0JC.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的温度约为40℃D.教室里日光灯正常发光通过的电流约为10A
答案:A

15.经过近两年的学习,你认为下列估计中最不合适的是:A.中学生一次心跳的时间约为1sB.自己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15kPaC.自己跑上三楼做的功约为3000JD.通过自己的电流最大可以为100mA
答案:D


发现相似题
与“生活中经常要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估测,下列是瑞瑞同学在日常生...”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