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二年级历史

首页
  • 单选题
    民国初年,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争取和维护民主共和制度而采取的斗争方式有
    ①举行双边谈判 ②采用政党政治 ③运用法律手段 ④进行武装斗争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本题信息:2010年0111期末题历史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魏铭洁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民国初年,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争取和维护民主共和制度而采取的斗争方式有①举行双边谈判 ②采用政党政治 ③运用法律手段 ④进行武装斗争[ ]A.①②③B.②③④C....” 主要考查您对

列强对辛亥革命的干涉

袁世凯专权与二次革命

“洪宪帝制”与护国运动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列强对辛亥革命的干涉
  • 袁世凯专权与二次革命
  • “洪宪帝制”与护国运动

袁世凯篡夺革命胜利果实: 

1、原因条件: 
(1)客观原因:辛亥革命以后的国际国内形势,呼唤一个强有力的人物来收拾局面。
(2)主观原因:
①袁世凯:掌握军政大权。
②帝国主义:扶植新的代理人。
③南京临时政府:革命派涣散、成分复杂,缺乏经验和思想准备;立宪党人和旧官僚支持袁世凯;财政困难是直接原因。
2、步骤: 
(1)“逼宫”: 1912.2.12,溥仪退位 
(2)孙中山辞职 
(3)制造兵变 
(4)北京就职:1912、3 、10 
3、结果:辛亥革命失败了。
(1)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2)未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
(3)未改变社会性质。


列强对辛亥革命的干涉:


扶植新的代理人:

武昌起义爆发以后,帝国主义各国立即调集军队,准备干涉中国革命。聚集在武汉江面上的外国军舰达20艘。革命力量在全国的迅猛发展,使帝国主义看到,公开的武装干涉难以达到阻止革命的目的,于是就在“严守中立”的伪装下,积极扶植新的代理人作为他们统治中国的工具。更为主要的是,武昌起义以后不久,清朝统治迅速土崩瓦解,清朝统治者在中华大地上已普遍失去了信任。用少数的外国军队来扑灭这场革命火焰,很可能使这场革命发展成为比义和团运动广泛得多的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因而帝国主义列强就在“严守中立”的伪装下,阴谋采取政治干涉的方式,积极扶植新的代理人作为他们统治中国的工具。于是他们选择了既有实力、又和他们早有合作关系的袁世凯。这时,清皇朝也把袁世凯看做唯一能够指靠的救星。这样,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支持下,袁世凯从一个已被朝廷勒令养病的失势官员在1911年11月复出,一跃而成为清政府内阁总理大臣,掌握了清朝的全部统治大权。一个美国人说:”他(指袁世凯)立即成为这个帝国的事实上的独裁者。对于他重新当政,外国人公开地表示欣慰。清政府很快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组织新内阁。袁世凯掌握了清朝的全部统治大权。    
 袁世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一方面对革命党人进行武力镇压,一方面又迫使清政府接受议和。湖北军政府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竭力主张同袁世凯妥协,革命党人也同意停战议和。南方革命军的代表伍廷芳和北京政府的代表唐绍仪,在上海英租界正式举行和平谈判。     
革命的基本问题是政权问题。资产阶级革命派长期斗争梦寐以求的就是推翻清朝的腐朽统治,建立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武昌起义和全国响应的胜利,为这个共和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对辛亥革命结局问题的不同认识:

关于辛亥革命的结局,通常的观点认为,它既胜利,又失败。言其胜利,主要是鉴于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言其失败,主要是因为革命胜利果实未能保持和巩固,南京临时政府昙花一现,政权最终落于袁世凯等军阀之手,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可见,言其胜利和失败,是就不同的意义和层次目标来说。
有的学者对上述观点提出异议,认为“既胜利又失败”的表达似有自相矛盾之嫌。衡量辛亥革命的成败得失,应该主要从革命者所应抱负和所能负担的两项基本任务,即推翻清王朝的民族革命和建立民权政治的政治革命所完成的情况去考察:就推翻清王朝而言,辛亥革命无疑是胜利了,就建立民主立宪政体来说,尽管不能说取得彻底胜利,但也不能说它的结局就意味着失败。(郭世佑:《晚清政治革命新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31页。)有的论者更明确提出,辛亥革命作为近代中国一次有广泛群众参加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它已经成功地完成了它应该完成的历史使命,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它有终结,但不是失败;辛亥革命虽然未能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境遇,但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徐梁伯:《辛亥革命“失败说”献疑》,《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2期。)


二次革命含义:

二次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反对袁世凯建立独裁、保卫民主共和制的一次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战事主要在江西和江苏的南京进行,历时一个多月,结果革命党人失败。


二次革命(1913):

1、原因:袁世凯专权。
①对内:制造“宋教仁案”、镇压革命党人。           
②对外:进行“善后大借款”(目的)。 
2、经过: 
3、结果:失败     
失败原因:
①主观:革命党人力量焕散 
②客观:袁世凯力量强大。
 4、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辛亥革命的继续。


袁世凯专权与二次革命:


袁世凯专权:

就任临时大总统后,表面上拥护共和,但暗地做好镇压革命势力的准备,以实现其独裁统治。袁世凯的主要做法,先是派人暗杀了宋教仁。阅读“历史纵横”材料,思考袁世凯杀害宋教仁的目的是阻止国民党组阁,扑灭革命势力。再次向五国银行团进行“善后大借款”,主要用于内战,镇压国民党人;接着又免去江西、安徽、广东三个省反对借款的都督职务,并派兵南下镇压。



护国运动(1915—1916年):

1、原因:袁世凯复辟帝制
①强迫国会选其为“正式”大总统(1913)
②解散国民党和国会(1913)
③炮制《中华民国约法》《总统选举法》(1914)
④基本接受“二十一条”(1915)
⑤制造帝制舆论(筹安会、请愿团)
⑥操纵国体投票,获“全票拥护”君主制(1915)
⑦改元、登基(1916)
2、经过:
①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1915)
②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
③蔡锷等人武力讨袁④孙中山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1916.5)
3、结果:
袁世凯取消帝制(1916.3),后在忧惧中死去


谁是护国运动的发动和领导者:

关于这个问题很早就众说纷纭。护国战争的硝烟未尽之际,梁启超就公布有关文稿,撰发文章,把领导运动的首功归于他和蔡锷两人,这引起了参与这场运动的云南军政界人士的不满,有人坚持说护国运动是由云南军政官员发动的,首功应归唐继尧。邹鲁、陆丹林等人则把护国运动的成就归功于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华革命党。新中国初年,有学者提出与上述三说都不同的观点,认为护国运动的真正发动者,是辛亥革命时期受过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熏陶、参加过推翻清朝政府建立民国斗争的云南新军军官。(根据言椒、李喜所《中国近代人物研究信息》,天津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62页。)
近些年来,不管是对梁启超、蔡锷在护国运动中的具体表现评价如何,但多认定掌握了这场运动领导权的是他们,而不是中华革命党人或其他派别。(像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苑书义等著《中国近代史新编》下册(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等著作中都持这样的观点。)也有学者把运动的发起和领导分开来看,并注意到领导权的动态变化,并且不把梁启超和蔡锷划入同一派别,认为:不能简单地把护国运动的发动者归结为某一个人或某几个人。实际情况应该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以黄兴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另一翼──欧事研究会,以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以及以蔡锷、唐继尧等为代表的西南地方实力派,在席卷全国的人民群众反袁浪潮的基础上,联合发动了反袁护国运动和护国战争。在理论上说,谁发动了运动和战争,领导权就掌握在谁的手里。然而在事实上问题并不如此简单。当护国运动兴起之际,领导权实际掌握在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手中。然而,随着运动的推移,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谁掌握了护国军的军权,谁掌握了护国战争的指挥权,实际上也就是谁掌握了护国运动的领导权,这样看其领导权事实上就落到了西南地方实力派和资产阶级改良派手中,而梁启超等资产阶级改良派人物所进行的具体策划,对护国军的具体行动则产生了重大影响。(谢本书等:《护国运动史》,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前言第4~8页。)


发现相似题
与“民国初年,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争取和维护民主共和制度...”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