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二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真实地再现秦朝残暴统治的历史。”这一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91年,工部奏请修古北口一带倾倒的边墙。康熙帝说:“帝王治天下,自有本领,不专恃险阻。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也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
    ——《清史稿》

    (2)根据上文,简要说明康熙帝不修长城的理由。(不得照抄原文)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民族政策的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义勇军进行曲》

    (3)结合所学知识,理解歌词中“新的长城”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2年湖北省期末题历史材料题难度较难 来源:田立中(初中历史)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真实地再现秦朝残暴统治的历史。”这一说法正确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 主要考查您对

北筑长城和开发南疆、灵渠

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伊犁将军的设置

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北筑长城和开发南疆、灵渠
  • 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
  •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 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 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伊犁将军的设置
  • 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

秦长城:
公元214年,秦始皇遣大将蒙恬北击匈奴,打败匈奴后,为防止其再次南下,派人修筑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全长一万余里,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我国古代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灵渠:
秦始皇为统一岭南地区,下令开凿灵渠,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连结起来,对中原地区通南方、西南的经济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


对匈奴和南越的战争的的意义:
对匈奴和越族的战争后,秦的疆域,“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南到海南,北到辽东”,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在这个广大的地区内住着各族人民,由于统一在一个国家的政权下,相互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并解除了各民族之间的战争所带来的灾难。促进了民族融合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是符合历史发展要求的。

秦长城:


 



达赖:
西藏佛教格鲁派(黄教)中与班禅并列的两大宗教领袖之一。全称为"达赖喇嘛"。达赖是蒙古语“海”的意思,喇嘛是藏语“上人”的意思。这个称号最初是明代蒙古赠给三世达赖索南嘉措的尊号。顺治十年(1653年),清世祖福临正式册封达赖五世罗桑嘉措为“达赖喇嘛”,承认达赖在西藏的政治和宗教地位。

班禅:
班禅额尔德尼,在藏传佛教格鲁派中,与达赖喇嘛并称,班禅是梵文“班智达”(意为博学)和藏文“禅波”(意为大)的简称。西藏人一般相信班禅是“月巴墨佛”即阿弥陀佛的化身。而达赖喇嘛为观音菩萨的化身,蒙古可汗是金刚手菩萨的化身,满清君主是文殊菩萨化身。1713年清朝康熙帝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额尔德尼”是满语词,意为“珍宝”,并加封以前各世班禅,从此这一活佛系统得此封号。其驻跸地为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班禅的影响主要在后藏,以日喀则为中心。

清朝时期加强对西藏管辖的措施及作用:
1.措施:
(1)清初:顺治帝接见五世达赖,赐予他“达赖喇嘛”的称号;后来康熙的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称号。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经过中央政府册封。
(2)雍正时期(1727年),开始设立驻藏大臣,代表中央长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3)乾隆帝制定了“金瓶掣签”制度,规定喇嘛教活佛转世人选,必须用中央颁发的金奔巴瓶抽签决定,由驻藏大臣监督。
2.作用:
清朝统治者对西藏地区采取的措施稳定了西藏政局,密切了西藏同内地的联系,有利于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进一步使西藏成为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领土。

请用史实特点证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1.唐太宗时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唐朝中期将金城公主嫁给尺布朱丹,唐蕃“合同为一家”。
2.元朝时期设置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的行政事务。
3.清朝时期册封达赖和班禅,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由中央政府册封。
4.1727年,清政府设置住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乾隆帝制定“金瓶掣签”制度,加强管理西藏。


金瓶擎签的金瓶:
 


大小和卓叛乱:
18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朝平定天山北路准噶尔部贵族叛乱时,被准部俘虏的维族首领大小和卓先后逃回。乾隆二十二年(1757),他们兄弟纠集其他各部维族上层分子发动暴乱。次年,清朝派军平叛。到1759年,终于将这次叛乱镇压下去。


如何评价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大小和卓“虐用其民,厚敛淫行”,导致了回族人民的不满,所以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战争时正义的,同时在新疆设置伊犁将军,加强了中央对新疆地区的统治。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1.西汉时,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管辖新疆地区。
2.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在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3.清朝时,平定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清朝的军队驻扎新疆地区,设置哨所,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阿玉奇汗之曾孙)为摆脱沙俄压迫,维护民族独立,率领部众发动了武装起义,并冲破沙俄重重截击,历经千辛万苦,胜利返回祖国。土尔扈特部的回归为巩固中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
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1、背景和原因:
(1)明朝末年,土尔扈特部因为与准噶尔部不和,被迫西迁到俄罗斯伏尔加河下游地区,但是他们不忘祖国,不断派人朝贡。
(2)准噶尔部叛乱彻底平定,为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创造了条件。
(3)沙俄的压迫和奴役。
2、概况:
在杰出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粉碎了沙俄军队的围追堵截,长途跋涉,历时半年,终于回到祖国。乾隆帝在避暑山庄接见了渥巴锡等人,并且妥善安置了土尔扈特部于准噶尔盆地一带游牧。
3、意义:
为祖国统一和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谱写了新的篇章,加强了新疆地区畜牧业的发展。因为对沙俄的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渥巴锡是我国历史著名的民族英雄。
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示意图:

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伊犁将军的设置:
新疆地区在清朝初期是由卫拉特蒙古控制,康雍乾三朝平定了卫拉特准噶尔蒙古噶尔丹、策旺阿拉布坦、噶尔丹策零、阿穆尔萨纳的叛乱,底定新疆东部。乾隆时,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彻底管辖新疆。蒙古:清太祖时期开始推行有待蒙古和制度性的满蒙联姻政策,将漠南、漠北(喀尔喀)蒙古置于中央统辖之下,乾隆时又完全平定漠西蒙古。归化将军、乌里雅苏台将军设立,管辖内外蒙古。

 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伊犁将军的设置的意义:
清代将军的设置,对维护清朝的国家统一,巩固西北边防,抵御外来侵略,稳定社会秩序,防止分裂割据,都起了很大作用。但是也有其历史局限性,即偏重于军事统治,在行政管理体制上,缺乏统一性。在有些地区,清政府委派的官员缺乏与少数民族沟通,政令下达受到阻碍。结果,至清朝晚期,随着清朝统治阶层的腐败,新疆问题又日益严重。


《义勇军进行曲》:
《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诞生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年代,1949年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象征着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的坚强斗志和不屈精神永远不会被磨灭。《义勇军进行曲》原是聂耳于1935年,为“上海电通公司”拍摄的故事影片《风云儿女》所作的主题歌。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聂耳:

聂耳(1912-1935),原名聂守信,字子义,汉族,云南玉溪人。中国音乐家。他从小家境贫寒,对劳苦大众有深厚的感情,他在有限的生命中创作了数十首革命歌曲,他的一系列作品,正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的产物。聂耳开辟了中国新音乐的道路,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先驱。聂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

《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五线谱:
 

发现相似题
与“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