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单选题
    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世界人民因地域差异创造出不同类型的文明,如大陆文明、海洋文明等。下列各项中与不同类型文明形成因素相关的有
    ①自然地理环境②统治者个人因素③经济和文化活动方式④城邦公民的素质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④
    本题信息:2012年浙江省模拟题历史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段亚金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世界人民因地域差异创造出不同类型的文明,如大陆文明、海洋文明等。下列各项中与不同类型文明形成因素相关的有①自然地理环境②统治者...” 主要考查您对

希腊文明的摇篮

四大文明古国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希腊文明的摇篮
  • 四大文明古国

希腊文明含义:

古希腊是西方历史的开源,持续了约650年(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位于欧洲南部,地中海的东北部,包括今巴尔干半岛南部、小亚细亚半岛西岸和爱琴海中的许多小岛。公元前5、6世纪,特别是希波战争以后,经济生活高度繁荣,产生了光辉灿烂的希腊文化,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古希腊人在哲学思想、历史、建筑、文学、戏剧、雕塑等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这一文明遗产在古希腊灭亡后,被古罗马人破坏性地延续下去,从而成为整个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


古希腊文明的特征:

①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构成城邦的基本特征。
②公民的定义:根据传统,凡父母祖籍均属本城邦、拥有一定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的成年男子,享有公民资格。城邦是具有共同血缘和地域的公民团体组成。
③城邦的狭小,使公民能更直接地参与城邦政治,更积极地追求民主权利。
④在海外贸易和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城邦,新兴工商业者阶层追求民主权利的渴望更加强烈。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政体与古希腊的民主政治的比较:

(1)中国从秦朝以来形成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古希腊很早就形成了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政体。在古希腊城邦国家,执政官是由选举产生的,他们的权力受到元老院之类机构的制约;中国商周时期,大臣是由国君任命的,贵族是由天子分封的,赏罚的权力集中于国君一人手中。
(2)两种政体的历史作用有其相似之处。进入文明时代以后的中国和希腊,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们的政治制度为后代沿袭和仿效。无论是古代中国的农业,还是古希腊的工商业都十分发达,在文化艺术方面也非常繁荣,这与其制度建设密切相关。
(3)两种政体也各有其利弊。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对于维护民族和国家的统一,保持文明发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曾经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随着文明的进步以及人类自主意识和平等观念的增强,这种专制政体就成为束缚人类自由和社会进步的障碍。以雅典民主政体为代表的古希腊民主制使公民有了自由发挥才能的空间,思想空前活跃。但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权力的分散性,也是古希腊文明衰落的原因之一。


希腊文明的出现:

1、开端:
公元前2000年前后,爱琴文明发祥于克里特岛,后来文明中心移至希腊半岛,出现迈锡尼文明。克里特岛文明与迈锡尼文明合称爱琴文明,历时约800年,它是古代希腊文明的开端。   
古希腊紧邻地中海和爱琴海,是海洋文明(西方文明)的源头,所以古希腊文明又称海洋文明。

2、背景:
(1)地理环境:古希腊文明的发轫和兴盛是以海洋为依托,纵横的山岭和交错的河流,把希腊人分割在彼此相对孤立的山谷里和海岛上,孕育了希腊文明。
(2)城邦出现:
①时间:公元前8到前6世纪。
②含义:城邦面积狭小,人口不多,一般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若干村落。
③特点: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
(3)公民资格:凡父母祖籍均属本城邦、拥有一定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的成年男子,享有公民资格。
(4)公民权利:城邦的狭小,使公民能更直接地参与城邦政治,更积极地追求民主权利。


地理环境对希腊城邦文明的影响:

(1)与古代亚非大河文明不同,古代希腊文明属于海洋文明。东临爱琴海,海岸线曲折,天然良港众多,海岛星罗棋布,航海和海外贸易的条件得天独厚。 依山傍海的地理环境提供了希腊通向世界的便利通道;希腊半岛没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平原,纵横的山岭和交错的河流,把希腊人分割在彼此相对孤立的山谷里和海岛上,形成了众多的小国。
(2)希腊农业生产条件十分恶劣,这里夏季少雨,大部分地区是贫瘠的山区。它促使人们产生积极、活跃、勇敢和富于进取的精神。在这里,人们把生活的目标指向精神方面,产生了对智慧、美德和美的炽烈热爱和追求,形成了精神价值重于物质生活的观念。
(3)爱琴海地区气候宜人。人们喜爱在露天活动,褒贬政治、评论人物、阐发自己的政治见解,这直接或间接地促成了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


四大文明古国:

四大文明古国一般指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古印度及中国此4处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梁启超在其写于1900年的《二十世纪太平洋歌》中,认为“地球上古文明国家有四:中国、印度、埃及、小亚细亚是也”。这是“四大文明古国”概念的早期雏形。后来人们将“小亚细亚”修改为两河文明中的一个重要文明——巴比伦。


说法的来源:

梁启超在其写于1900年的《二十世纪太平洋歌》中,认为“地球上古文明国家有四国:中国、印度、埃及、小亚细亚是也”。这是“四大文明古国”概念的早期雏形。后来人们将“小亚细亚”修改为两河文明中的一个重要文明——巴比伦。   
四大文明古国都建立在容易生存的河川台地附近。在北半球的两河流域、尼罗河、黄河、长江流域以及印度河、恒河流域相继产生了世界四大文明。古印度代表了恒河与印度河流域的文明,古埃及代表了尼罗河流域的文明,古代中国即黄河与长江流域的文明,而巴比伦只是两河流域文明的一个重要时期。   
四大文明古国社会制度大多采用奴隶制,国家政权则较晚诞生。苏美尔文明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明。   
四大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神话传说。他们利用神话来加强自己的专制主义统治。古埃及的法老自称是“太阳神的儿子”,古巴比伦的统治者汉谟拉比自称“月神的后裔”,中国的君主自称“天子”。   
四大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历法,一年都分12个月并且有闰月。各个文明都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印度河、黄河、两河流域的文明都使用陶轮制陶,埃及和两河流域都计算了圆周率,巴比伦和中国都发现了勾股定理,印度则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文明发源地:

《世界文明史》(美国威廉·麦克高希)称“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公元前2500年)、古代中国、古希腊是世界上的五大文明发源地”。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中提及:“中东、印度、中国和欧洲这四块地区的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孕育了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这些文明使欧亚大陆成为起重大作用的世界历史中心地区。更明确地说,中东的文明中心包括尼罗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及伊朗高原;印度的文明中心位于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中国的文明中心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欧洲的文明中心在地中海北岸地区——这一地区从米诺斯文化时期至中世纪末期,一直在经济和文化上占有明显的优势。应该说明,这里所说的欧洲包括北非。”   
而在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观点里,中东文明即包括了尼罗河文明和两河文明。  
目前中国学术界公认古代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着约五千年的文明史(但在外国学术界通常以商朝的建立为中国文明的开始。)


对于世界文明的初步看法:

根据今天我们对于人类文明史的认识,应该承认:过去流行的“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并不规范。
首先,不该说“国”而应该称为“文明地区”——考古研究表明:年代最古老的几个文明地区是:西亚:两河流域(苏美尔、阿卡德、巴比伦、亚述等许多国家)、北非:尼罗河流域(古埃及各王朝、各国)、以及印度河流域,等等。这三大地区,首先出现了文字和青铜器,这是文明的最重要标志。它们可称为“三大最古老的文明地区”。
而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的甲骨文字,年代远远晚于尼罗河流域象形文字和两河流域丁头字(楔形文字)。事实表明:夏商文明的年代,比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的(有文字可考)的文明,要晚2000—3000年。不过,这西亚北非等“三大最古老的文明地区”后来由于外族入侵和其他原因而中断了,但是三大最古老文明的成果实际上并没有“湮灭”,它们对于人类文明的贡献和影响,一直保留下来了。例如世界通行的拼音字母、年月星期的划分、各种工具、冶金技术、建筑格式等,就是从它们那里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的。接下来,影响重大深远而一直延续到现在的文明地区,是希腊文明(后与犹太、罗马等文化融合)、印度文明(印度教、梵文经典等)和中国夏商文明(后与中华各族文化融合),这继起的三大文明,都一直延续到今天。
其中,我们看到欧洲文明对于古希腊文明的传承,以及华夏文明和印度文明的相对停滞僵化(发展迟缓)和没落!“三大最古老的文明地区”和“延续至今的三大文明地区”的提法,或“人类文明的五大发源地”(西亚地区、北非地区、印度地区、希腊地区、华夏地区)。建议由此代替“四大文明古国”的不规范提法。
世界文明史,乃是以考古发掘和史料记载为根据的实事求是的学问。我们中华民族,既不应该妄自菲薄,也不应该妄自尊大。


发现相似题
与“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世界人民因地域差异创造出不同类型的...”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