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单选题
    2011年5月1日深夜,“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军击毙。许多国家发表声明,对此表示支持,并强调世界各国应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由此可以看出
    ①反恐斗争有赖于国际社会的合作②恐怖主义成为全球化的主要障碍
    ③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由此被铲除④恐怖主义依然是国际社会的公敌

    [     ]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本题信息:2011年江苏高考真题历史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王文艳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2011年5月1日深夜,“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军击毙。许多国家发表声明,对此表示支持,并强调世界各国应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由此可以看出①反恐...” 主要考查您对

和平和动荡并存(北约轰炸南斯拉夫、9·11袭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和平和动荡并存(北约轰炸南斯拉夫、9·11袭击)

和平和动荡并存特点:

明显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总趋势是走向缓和。


和平与动荡并存原因:

动荡因素:
美国要建立“单极世界”,推行强权政治;两极格局下掩盖的矛盾暴露,地区冲突和民族、宗教纠纷不断。
和平因素:
第三世界不断壮大;联合国发挥的作用增强;世界政治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和平和动荡并存原因:

①新旧矛盾的冲突;
②美国霸权主义等。

和平和动荡并存表现:

①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压抑的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相继爆发。
A、巴以冲突;B、波黑战争;C、卢旺达种族屠杀。
②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A、2003,伊拉克战争;B、1999,北约轰炸南联盟。
③国际恐怖主义的威胁
我们感受恐怖主义最震撼的一件大事就是“911事件”。


发现相似题
与“2011年5月1日深夜,“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军...”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