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二年级地理

首页
  • 单选题
    黄河上游两个主要的农业用水区域是
    ①宁夏平原   ②河套平原   ③湟水谷地   ④河西走廊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本题信息:2011年同步题地理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杨文静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黄河上游两个主要的农业用水区域是①宁夏平原 ②河套平原 ③湟水谷地 ④河西走廊[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主要考查您对

黄河

中国的农业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黄河
  • 中国的农业
黄河:
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9.5万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长河,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9个省级政区(青、陇、川、宁、内蒙、陕、晋、豫、鲁),注入渤海,长度与流域面积均居我国第二,但水量很小。
内蒙古河口镇以上为上游,黄河上游青海省境内,流经青藏高原,水量不大,水流平缓,河水清澈;自青海龙羊峡、经甘肃刘家峡至宁夏青铜峡的峡谷段,水能资源丰富;在宁夏,内蒙古境内,黄河流经平缓的地形区,水流平缓,气候干旱,加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大量引水灌溉,水量有所减少;河口镇至河南孟津为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接纳了汾河,渭河等支流,水量增加,特别是河水含沙量大增(90%黄河泥沙来于此);孟津以下为下游,流经华北平原,由于长期人工筑堤束水,黄河下游河床高于两岸地面数米,形成“地上河”,所以黄河下游沿途水量渐少,支流很少,且易发洪涝灾害。
而由于中上游地区用于生产、生活的引水量过大,造成下游河段在春末夏初季节几乎每年发生断流现象。
黄河主要的支流有:上游河段有洮河和湟水,中游段有无定河、延河、汾河和渭河(其支流有泾河、洛河)等。
近年来,黄河断流问题正日益引起我国政策的高度重视。今后,我们一方面要加强水库建设与管理,调峰济枯;另一面要加强全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调配与管理,增强节水,护水意识;同时要加快黄河上游“引长济黄”工程的论证。

黄河的优势:
冲积平原 黄河是形成华北平原的主要原因之一,使干旱的宁夏、内蒙古境内形成了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这些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地区。
水能资源 黄河上中游多在高山、高原的峡谷中穿行,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已陆续建成青海龙羊峡、李家峡、甘肃的刘家峡、宁夏青铜峡、河南三门峡、小浪底等大型水利枢纽和水电站。
灿烂文化 千百年来黄河流域的人民,在黄河的哺育下,创造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

根治黄河的主要方法:
1.种草种树,坡耕地退耕还林、还牧,使土石不下坡,清水长流;
2.修筑梯田,打坝淤地,以减少入河泥沙;
3.上中游修建水库也是治黄的重要措施,修水库水仅发电,还可治沙与防洪,调节黄河径流。如小浪底水利枢纽建成后,可发挥防洪、发电、灌溉、防凌、防淤、养殖、旅游等多种功能。下游加固大堤,确保堤岸万无一失。

黄河流域图:

黄河流域主要水电站:
三门峡水利枢纽:山西平陆、河南三门峡市交界处,1960年投入使用。
三盛公水利枢纽:内蒙古磴口,1966年投入使用。
青铜峡水利枢纽:宁夏青铜峡市,1968年投入使用。
刘家峡水电站:甘肃永靖,1974年投入使用。
盐锅峡水利枢纽:甘肃永靖,1975年投入使用。
天桥水利枢纽:山西保德、陕西府谷交界处,1977年投入使用。
八盘峡水利枢纽:甘肃兰州,1980年投入使用。
龙羊峡水电站:青海共和,1992年投入使用。
大峡水利枢纽:甘肃兰州,1998年投入使用。
李峡水利枢纽:青海化隆,1999年投入使用。
万家寨水利枢纽:山西偏关、内蒙古准格尔旗交界处,1999年投入使用。
小浪底水利枢纽:河南济源和孟津交界处,2001年投入使用。
公伯峡水电站:青海循化,2006年投入使用。
拉西瓦水电站:青海贵德、贵南两县交界处,尚在建设之中,是黄河干流最大的水电站。
中国的农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广义的农业包括耕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在我国,种植业是农业的主体。种植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它一方面要求有适宜耕作的土地,一般要求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水源丰富,灌溉便利;另一方面要有足够的供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光照、热量和水分,世界上农业发展较早、农业发达的地区多分布在降水适中的热带、温带平原地区。我国的种植业区也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的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区。受气候条件的影响,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农业在耕作制度、农作物种类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

中国的林业资源:

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它不仅为人类提供木材、多种原材料、食品、饲料,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环境效益。历史上,我国的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由于长期毁林开荒、滥砍滥伐、战争及自然灾害等因素,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的少林国家。近年来,我国在植树造林和保护天然林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例如实行“采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的政策、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政策等。加快实施“141”绿色工程建设。使我国成为世界上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
我国的畜牧业:
牧业我国畜牧业可以分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两类。我国的牧区主要分布在北方半干旱、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原。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是我国四大牧区。
著名的优良畜种有内蒙的三河牛、三河马;新疆细毛羊、宁夏滩羊、藏绵羊、牦牛等。农耕区畜牧业主要是指农民家庭饲养的猪、牛、羊以及鸡、鸭、鹅等家禽。目前,我国农耕区畜牧业在畜产品生产中占主要地位,我国的猪、牛、羊肉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我国的水产业:
水产业水产业包括淡水水产业和海洋水产。根据生产方式又可分天然捕捞和人工养殖两大类。我国的水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我国发展水产的水域条件优越,陆地上河湖面积广大,养殖历史悠久;海洋方面,自北而南,依次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等广阔水域。
我国农业分布特点:
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是东部和西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东西部以400毫米年降水量线为界。
1.东部主要是种植业、林业和渔业。东部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平原地区以种植业为主;
2.林业集中分布于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
3.东部沿海地区是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4.西部地区以畜牧业为主,西部因为降水稀少,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我国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特点:

1.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2.西南横断山区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
3.东南部的台湾、福建、江西等省山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
我国的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的比较:

基地类型

分布地区

商品粮基地 九大基地:①生产条件和基础好的地区:太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②增产潜力较大的地区:江淮地区;③粮食商品率较高的地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商品棉基地 五大基地:江汉平原;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黄淮平原;南疆
油料作物基地 花生 重要性居于首位;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山东产量最多
油菜 我国播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有“北移南迁”的趋向,如黄淮海平原,辽、黑及华南地区
芝麻 主要在河南
胡麻 西北内陆地区
糖料作物 甘蔗 生长习性:喜高温,需水肥量大,生长期长。台湾、广东、福建、四川、云南、海南是主要产区(热带、亚热带)
甜菜 生长习性: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四个省区(中温带)
出口商品基地 以进入国际市场为目标:太湖平原、闽南三角洲地带、珠江三角洲;种植花卉、蔬菜、水果,发展塘鱼禽畜生产。
 

我国农业分布:
分布

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

成因 这些平原地区,属于我国季风区,温度和降水条件好,属湿润和湿润地区,同时平原广阔,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地区差异 北方 南方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主要是旱地,灌溉多采用水浇形式。种植的农作物有小麦、棉花、花生、甜菜等。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华北平原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主要是水田,广泛种植水稻。此外,棉花、油菜、甘蔗等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也较广。大部分地区一年两熟至三熟。
粮食生产的重要性 我国人口众多,粮食的需要量大米,人口增长快,人均粮食产量不及世界平均水平。同时,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对粮食产量影响很大。
提高粮食产量的主要途径  ①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②科学方法种田,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质量。
积极发展多种经营 我国的自然条件和土地资源是多种多样的,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也是多方面的。因此,要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我国的农业生产是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相应地建成立了九大商品粮基地,和商品糖、油、棉等基地,以贯彻"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同时,还要贯彻"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和"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的方针。

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1.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2.要实施科学种田,通过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
3.在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的同时,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面向市场,调整农作物品种和农业结构,一方面满足人民生活的丰富多样的需求,另一方面使广大农民的收入真正得以提高。
4.要用科学方法种田,提高单产量。例如:使用优良种子,采用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等。

影响我国东南部水产业分布的因素:

1.自然条件:东南部临海,水域宽广,大陆水域的3/4在东南部。
2.人口:东南部人口稠密,居民有食鱼的爱好。
3.社会经济条件:城市多,交通便利,消费市场广阔。
4.技术:水产捕捞、加工的技术水平较高。

我国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人均农产品占有量尚比较低;
2.“靠天收”“靠天养畜”的局面尚没有根本扭转。农业综合生产力尚比较低,抗灾能力,机械化水平,农业科技水平还不高,农业生产波动较大。
3.农业结构尚不合理,种植业比重太大,林、牧、渔业比重太小。
4.农业“新,特,优”产品尚比较少,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民收入水平低。
5.农业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污染严重。如耕地减少、土壤退化沙化、盐碱化;草场退化、沙化;森林面积减少等,使我国农业自然灾害日趋频繁。

我国渔业资源分布图:


我国畜牧业资源分布图:



我国林业资源分布:




发现相似题
与“黄河上游两个主要的农业用水区域是①宁夏平原 ②河套平原 ③湟水...”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