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变化的美国 19世纪美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800年它的边境所包围的土地不足90万乎方公里,人口仅微略超过500万,3/4的劳动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到1910年以前,它的人口超过了9000万,这些人口居住的土地面积已扩展超过了300万平方公里。它的经济的转变也同样引人注目。在10个劳动力中,农业所占用的仅为3个,制造业——这个行业在19世纪初期几乎没有雇佣劳动力——则在4个劳动力中吸收大约1个。这个国家已经变成了农产品和制造业最大的生产商……
    参考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叙述美国在19世纪的百年间发生的“很大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2年上海期末题历史材料题难度较难 来源:李晶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变化的美国 19世纪美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800年它的边境所包围的土地不足90万乎方公里,人口仅微略超过500万,3/4的劳动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到1910年以前,它...” 主要考查您对

美国南北战争

美国独立战争

第一次工业革命

垄断组织的出现

世界市场的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美国南北战争
  • 美国独立战争
  • 第一次工业革命
  • 垄断组织的出现
  • 世界市场的发展
  • 第二次工业革命

南北战争含义:

又称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一场大规模的内战,参战双方为美利坚合众国(简称联邦)和美利坚联盟国(简称邦联)。


南北战争的爆发:

1、背景:
(1)美国独立后,经过工业革命,经济发展迅速;
(2)南方种植园经济与北方工业经济矛盾激化;
(3)矛盾焦点是:奴隶制的存废。

2、概况:
(1)内战的爆发和初期战况:
①导火线:林肯当选总统;林肯总统爆发标志:
②1861年4月,南方的一些州建立南部同盟,接着挑起战争。战争初期,北方军队节节失利。
(2)战局的转折:
①为扭转战局,林肯政府先后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②1863年,在葛底斯堡战役中,北方军队获胜,开始掌握战争主动权。
(3)战争的结束: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内战结束。

3、内战的战场:
包括陆地和海洋两大方面。
陆战场包括了美国东南部的广大地区,东起大西洋沿岸,西至密西西比河流域,分为两大区域:东战场主要集中在弗吉尼亚境内的里士满和华盛顿周围地区;西战场主要集中在田纳西——密西西比河流域。
海战主要是北方对南方海岸的封锁、内河的小规模海战及海上私掠战,整个战争可分有限战争和总体战争两大阶段。

4、影响:
(1)性质: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2)内战维护国家统一,解放了黑人奴隶,扫除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又一障碍,为美国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战争初期,南方在军事上有利条件:

1.南方在本土作战,熟悉地形,易于就近得到补给。所以,尽管南方经济落后,海岸又被严密封锁,后勤补给系统也落后,却没有因补给问题而影响过任何一次战役。  
2.南方军官素质高于北方。美国高级军官以南方人居多数,名将罗伯特?李、“石墙”托马斯·杰克逊、两个约翰斯顿、两个希尔斯、朗斯特里特以及博雷加德等人均是美国军事将领中的佼佼者。开战时900名美国陆军军官的1/3、海军军官的1/4加入了南军。而北方,高级将领多由政客担任,不乏庸才。因扩军速度过快,许多人一入伍就成了尉级甚至校级军官。因此北方军官各层次普遍缺乏作战经验。  
3.南方的战备工作已进行了10年之久。南方首脑人物早在1850年就已预见到南北之间的分歧非武力不能解决。威廉?特列斯考特宣称“没有一个国家政治上的成熟不是经过严酷而灼热的内战”。在1860年大选期间,南方已预料到林肯将获胜。南卡罗来纳州率先成立了“一分钟人”的民兵进行军训。林肯当选后,南方各州纷纷建立了“一分钟人”民兵,南方城乡各地还建立了各种军事组织。战争爆发时,南方已征召了10万志愿军。由于经常处于黑人暴动的威胁之下,所以南方奴隶主普遍能骑善射。1862年4月16日,南方还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实行义务兵役制使部队兵源得到了保证。战时南方军队人数为:1861年7月,11.2万人;1862年1月,35万;1863年1月,44.7万;1864年1月,48万;1865年1月,44.5万。南方军队尽管人数比北方少一半,但却凭着较高的素质弥补了人力的劣势,与北方整整抗衡了4年之久。  
4.南方军火工业较发达。南方工业尽管落后,但是却把军火工业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里士满的兵工厂年产步枪6万支;里士满的特里迪加钢厂设备优良,可制造钢甲和重型大炮。南方还生产大量的火炮、火药和雷管等。南方还预先储存了大量武器弹药。林肯的前任布坎南曾支持把许多武器弹药运往南方储存起来。此外,联邦重要的军火库、军事要塞和海军基地也多设在南方。南方宣布叛乱后,很快便占领了这些地方,获得大批军火,仅武器就有19万件,财产总值3000万元。  
5.南方还得到英法等国的各种援助。由于南方是英法两国工业用棉的主要供应者,两国政府都从削弱美国实力、维护本国廉价原料来源的立场出发,全力支持南方。奴隶主集团也自恃棉花的重要性,得意洋洋地夸耀:“你们不敢对我们的棉花开战,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大国敢对棉花开战!棉花就是王”。英法两国仅从1861~1863年便输送给南方步枪40多万支。此外,南方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港湾,使北方海军防不胜防,而南方则可以很容易地避开北方的封锁,从国外运回物资进行战争。南方奴隶主自恃有这些有利条件,认为很快就能打败北方。但南方根本的弱点是:双方经济力量相差悬殊,这就注定了他们失败的命运。

林肯扭转战局重大的革命措施: 

1.1862年9月22日发表初步的《解放宣言》,1863年1月1日正式发表《解放宣言》,庄严宣告:凡参加叛乱的州的奴隶“从现在起永远获得自由。”允许“条件合适的”黑人参加北方的军队。宣言击中了南方的要害。敲响了近200年罪恶奴隶制的丧钟,使400万黑人奴隶看到了自由的曙光,鼓舞他们起来斗争。宣言还使世界人民认识到美国所发生的不仅是一场内战,而且是一场埋葬野蛮的、非人道的奴隶制度的正义战争。世界各国人民特别是英法人民支持北方的正义事业,阻止了英法两国进行武装干涉的企图。需要指出的是,林肯解放奴隶主要是出于军事上的考虑。林肯对陆军部副部长查尔斯?达纳说过:修改宪法以便禁止奴隶制度,是一项最重要的军事措施,等于是在战场上补充了至少相当于100万人的新部队。林肯还指出:为了拯救联邦,解放奴隶是军事上一个必然的步骤。  
2.1862年5月20日颁布《宅地法》这是林肯采取的又一项重大措施。美国独立以来,领土急剧扩张,劳动者和移民迫切希望无偿分配西部土地。但是,政府一直采取高价出售的政策,广大民众难以问津。为此,人民群众争取以民主方式分配西部土地的斗争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宅地法》规定:一个人只要交10元手续费,就可以得到160英亩土地,耕种5年后就可获得这块土地的所有权。这一规定实际上是把土地廉价地赠送给人民群众,从而基本上满足了几十年来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虽然在宅地法实行过程中曾出现土地投机等弊端,但它毕竟激发了人民群众的斗志,加速了对西部地区的开发。  
3.武装黑人
1862~1863年,林肯决定实行武装黑人的政策,这个政策一公布,马上有大批黑人涌到招兵站,争先恐后地报名当兵。在前线,也不断有逃亡奴隶参加到北军的行列。黑人投身战场给北军增添了一支生力军。因为黑人最仇恨奴隶制度,具有为自身的解放和自由献身的强烈愿望,所以作战非常勇敢。内战中,黑人应征入伍者共23万人(直接参加战斗的有18.6万人),另有25万黑人在军中服务;组建了黑人团160个,其中有步兵团140个,骑兵团7个,炮兵团13个。此外,还有11个独立中队和炮兵中队。黑人部队统称为“联邦黑人部队”,指挥官大多由白人担任。  
4.实行征兵制
内战初期,北方实行的是志愿兵制。1863年3月3日开始实行《征兵法》,它规定凡年龄在20到45岁之间的男子都有服兵役的义务,从而使参军服兵役成为国民义务和强制性行为,这是美军历史上的一大变革,对于北方军队兵力的增长起了巨大作用。1862年底北军只有55.6万,1863年底便达92万,1864年又增加30万。  
5.改组军事领导机构林肯撤换了作战消极的麦克莱伦,几经挑选,1864年春任命格兰特任全军总司令。格兰特撤换了平庸的伯恩赛德、比尔等高级将领,任命智勇双全的谢尔曼为密西西比河战区司令,哈勒克为参谋长,米德为波托马克河战区司令北方以前没有统一指挥,各战区司令自行其是。经过这次改组,林肯建立了以他为首的最高统帅机构。他负责全局指挥;陆军部长斯坦顿负责兵员和给养;哈勒克为总统顾问,负责与军事人员的联络;格兰特通过参谋部负责全军及波托马克军团的具体指挥,17个战场司令都要听其调遣,格兰特对上则向林肯和陆军部长斯坦顿负责。这体现了文官领导原则,把行政和军事领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大大提高了战争决策的效率。  
6.采取镇压反革命和打击投机倒把的严厉措施从1863年初起,共逮捕了“铜头蛇”及各类反革命分子1.3万人。林肯采取了一系列减轻人民负担的新政策,如向富人征收了5500万美元的累进所得税用作军费。
林肯的上述政策,充分调动了北方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北方组建了许多工人团队,大批黑人入伍,南方黑人也纷纷逃亡。战争从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革命战争阶段。  


美国独立战争含义:

指1775~1783年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战争。


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3、启蒙思想的传播,使民主和民族意识日趋增强。
4、导火线:1773年12月的“波士顿倾茶事件”

北美独立战争的进程:

1775年4月:来克星顿枪声—战争的开始。
1775年5月:召开第二届大陆会议,组建大陆军。(大陆会议成为战争的领导机构)
1776年7月4日:通过《独立宣言》,英属北美殖民地宣布独立,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战争的转折。
1781年10月:萨拉托加大捷—战争的转折。
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美国获得真正独立。

北美独立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1、美国军民的顽强抗战。
2、华盛顿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3、是正义的战争,得到法国等国际进步人士的帮助和支援。

北美独立战争性质和历史意义:

性质:
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又是资产阶级革命(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革命成果也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历史意义:
国内:
①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近代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
②完成了广泛的政治和社会经济变革,建立了相对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国际:
对法国大革命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英国的压制、掠夺和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1763年,英国以财政亏空1.4亿英镑的代价打赢了七年战争。英国统治集团处心积虑要把战费支出转嫁到北美殖民地人民头上,同时企图通过高压加紧对殖民地的控制。北美殖民地与英国的矛盾迅速激化。
1763年10月,英国颁布英王敕令,禁止殖民地人民向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移民。这是为了限制殖民地的扩大,以利于英国的控制和征税。
1764年,英国颁布“食糖条例”,对许多进口商品征收高税并严格管理糖和糖浆的贸易。同年英国还颁布“通货条例”,禁止北美殖民地发行纸币和用贬值的殖民地纸币偿还宗主国债权人的债务。
为镇压殖民地人民的反抗和保证关税收入,英国在北美殖民地驻扎了正规军1万人。而为了转嫁驻军开支,1765年英国又颁布了“印花税条例”,规定北美殖民地的一切新闻报纸、小册子、执照、商业文件和合法文书,甚至毕业文凭,都必须加贴印花,也就是都必须付税,违者受罚。北美殖民地人民反抗印花税的高潮,是殖民地人民抗英斗争的转折点。“自由之子”“通讯委员会”等反英群众组织先后在各地出现。人们抵制印花税的征收,捣毁税局,焚烧印花税券,将英国税吏游街示众。英国政府被迫废除了印花税条例。 从1766年起,英国又多次颁布了唐森条例(唐森是当时英国的财政大臣),规定征收自英国输入殖民地货物的入口税;规定英国关税税吏有权闯入殖民地任何民房、堆栈、店铺,搜查违禁品及漏税的走私货物;解散纽约和马萨诸塞的议会,因为它们敢于反抗英国;等等。波士顿商人领导了全殖民地的抵制英货运动,1768年至1769年,英国输入殖民地北部的贸易总额由136.3万英镑,降至50.4万英镑。英国政府不得不废除了唐森条例。

促使第二届大陆会议宣布独立的主要原因:

1、英国坚持武力镇压政策,调3万兵力到北美,宣布大陆会议所有成员均为叛国者。这从根本上打消了北美人民的和解幻想,使他们不得不从独立中寻找出路,也迫使出席大陆会议的保守派分子必须采取新的立场。
2、潘恩《常识》的出版,在动员殖民地人民同英国实行彻底决裂方面起了巨大作用。
3、华盛顿坚持包围并攻克了波士顿,增强了北美人民争取独立战争胜利的信心。
4、在各界人民的推动下,到1776年上半年北美已具备了独立的条件。各殖民地都成立了革命议会,在它下面设置安全委员会作为执行机构。王家政府纷纷瓦解。大陆会议在实际上也扮演了中央政府的角色,附设了类似财政部、外交部、商业部和海军部的机构。
5、争取外援的需要。大陆会议派赛拉斯·迪恩去法国谋求援助。法国表示只有北美断然宣布独立,才能援助它,并与之结成联盟。因此,宣布独立有助于取得法国的援助。

《独立宣言》阐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原则:

1、关于平等的理论。平等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政治平等,每个人在法律面前是平等的,都有权利直接或间接参加国家管理。二是经济上的平等。
2、自然权利说。即人一生下来应该是自由平等的,这些权利不是创世主或权威的恩赐,而是大自然所赋予的,因此是不可剥夺或割让的。这一学说提高了人民的地位,承认了个人的尊严,从理论上摧毁了专制主义存在的基础。宣言发展了洛克自然权利学说,用“追求幸福”代替“财产权利”作为人们的自然权利。它打破了否定现世生活而把希望寄托于来世或天堂的宗教观念,指出人活着不是为了受苦,而是为了追求幸福,而促进人民的幸福是政府的重要目的。
3、人民主权学说。人民是主权者,政府的一切权力来自人民,政府是服从人民意志的,是为了人民幸福和保障人民权利而存在的。
4、人民革命权利的理论。宣言以自然权利论和人民主权论为基础,指出:既然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目的是保障人民的自然权利,一旦政府不履行自己的职责,侵犯人民权利,并成为祸国殃民的压迫者且不可救药时,人民就有权举行革命或起义推翻它,不管这个政府是封建专制的,或曾经是民主的。
然而,它所阐明的自由平等原则,只停留在字面上,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它只能成为资产阶级的护身符。

法国武装援助北美:

北美进行独立战争,需要得到外援,首先争取的对象是法国。1776年3月,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于1775年5月)派遣杜安到法国去,9月,又派富兰克林出使法国,请求援助。当时法国和英国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在18世纪前期和中期两国所进行的殖民地掠夺战争中,英国几乎把法国的势力完全逐出北美,从法国手里夺取了加拿大。但是法王路易十六害怕援助北美会刺激本国的革命运动;同时,独立战争初期,美军失利,所以法国对美国的政策踌躇不定,只秘密地输送一些军火供给北美。1777年10月,英军在萨拉托加大败投降,战争情势发生变化,同时法国又恐怕英国胜利之后,将使法国丧失西印度群岛的殖民地,于是在1778年2月同美国订立美法同盟条约,正式参战。


工业革命:

又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阶段过渡到机器大生产阶段的一个飞跃。它是生产领域的一次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兴起于英国原因:

(一个前提,四个条件)
①前提:英国已经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②条件:
劳动力,英国通过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资本,长期的殖民贸易和殖民掠夺获得大量的财富用于投资;
技术,工场手工业阶段技术的积累并培养了大批技术工人;
市场,随着殖民扩展的步伐,海外市场日益扩大。
③必要性:工厂手工业已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直接原因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提高,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导致了人类生产手段和方式的变化:
①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度兴起;
②生产方式:工业文明取代了农业文明;
③生活方式:出现了城市化浪潮;
④阶级关系:社会日益分化为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⑤社会意识:工业资产阶级的参政要求导致政治变革;资产阶级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加快殖民扩张和掠夺。



垄断组织的出现:

1、产生的原因:
客观原因:
一方面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的生产力高度发展所造成。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工业部门,以及因采用新技术而得到迅速发展的传统工业部门,如炼钢工业等,都要求大量的生产资料,进行大规模生产和巨额投资,因而其企业的规模都是很大的,垄断组织在这些工业部门中发展的程度较高。
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竞争的结果。由于大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要高得多,因此在竞争中获得胜利的必然是设备精良、经营管理有方的大企业。
主观原因:
建立垄断组织的目的,自然是为了独占生产和市场,以攫取高额利润。
2、产生:
19世纪晚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
一方面,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使生产的规模越来越大,集中的程度越来越高;
另一方面,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的发展,使大量的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少数大资本家手中。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
3、评价:
①垄断组织的出现适应了生产社会化与资本社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垄断组织是在一定程度上的有计划生产,较之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私人生产的无计划性,是一个历史的进步。
③垄断组织在某种程度上将原有的企业之间的外部关系转化为企业内部的关系,从而达到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量的目的,既约束了大企业之间的竞争,也限制了其他企业同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
④控制若垄断组织的垄断资本家越来越多地干涉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常常推动资本主义国家参与到瓜分世界与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行动中,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与争夺,导致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争霸,不可避免地引发战争。


垄断组织的四种形式:

垄断组织的产生,并迅速发展成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领域中的统治形式,不是偶然的,它是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生产迅速发展的产物。垄断组织的形成,对于调节生产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垄断组织是在股份公司的基础上形成的。而股份公司产生的原因,是为了解决个人资本积累不能在短时期内创办规模巨大的企业这个矛盾。进入19世纪70年代以后,大工业迅速增加,新兴工业部门大量出现,这些规模巨大的企业的建立,仅依靠个人资本的积累,更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垄断组织也就应运而生了。但是应该指出的是,垄断不能消除竞争,更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而且垄断价格的产生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妨碍技术的改进和生产力的发展。
1879年美孚石油托拉斯在美国首先成立,此后,托拉斯在美国蜂涌而出。托拉斯是把下属的企业合并为一个统一的企业。1879~1901年,美国工业部门的托拉斯发展到三百多个,一共兼并了五千多家企业。而在德国,盛行的是另一种垄断组织的形式──卡特尔,它是由参加卡特尔的各个独立的企业签订实行垄断的协定。德国的卡特尔1879年已经有14个,但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有较大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已有各种卡特尔近六百个。当时德国最重要的垄断组织和企业有电气总公司、西门子公司、克虏伯公司等。
除了卡特尔和托拉斯之外,重要的垄断组织形式还有辛迪加和康采恩。辛迪加和卡特尔一样,也是同一生产部门资本主义企业之间建立的垄断联盟。它与卡特尔不同的是,参加辛迪加的企业签有共同销售产品和采购原料的协定。因此,参加辛迪加的企业虽然在生产上和法律上仍然是独立的,但在商业上却已失去了独立性。它们的产品销售和原料采购都按事先协定规定的份额,由辛迪加建立统一的机构来办理。当时,辛迪加在法国最为流行。康采恩是更为复杂的一种垄断形式。它是以一两个实力雄厚的垄断企业为核心,把许多不同部门的企业联合成一个企业集团。核心企业通过收买股票、人事参与和业务控制等办法,把参加康采恩的其他企业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


世界市场的发展:

1870~1913年,世界贸易增长了3倍多。在生产力大发展的基础上,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获得极大提高,国际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国际间的联系更趋密切。随着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垄断资本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资本输出成为金融资本向全球扩张的主要经济手段。相应地,资本主义列强加快了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的步伐,直至最后将世界瓜分完毕。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发展:

1、形成原因
(1)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通讯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前提条件,同时,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巩固和扩大了机器大工业,提高了生产效率,推进了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最终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是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源。市场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主要载体,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就是资本主义市场的扩大,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实质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
(3)交通运输业的空前发展,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依托。
(4)以机器大工业为中心的世界城市与世界农村对立的国际分工体系趋于成熟,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客观条件。

2、阶段:
第一阶段:从16世纪到18世纪中期,是世界市场的萌芽时期。此时期起决定作用的是新航路的开辟。原先仅局限于地中海、波罗的海的贸易,扩展到了大西洋。伴随着西方殖民者的海外贸易和殖民活动,欧洲、亚洲、美洲、非洲逐渐联系在一起。
第二阶段: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是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时期。此时期具有决定作用的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力发展水平,资本主义各国为夺取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按照自己的意志改造世界。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说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由于当时资本主义工业化尚处于早期阶段,世界还未被瓜分完毕,所以世界市场只是初步形成。
第三阶段: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是世界市场最终确立时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列强加紧争夺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掀起一股瓜分世界的狂潮,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世界市场最终确立。资本输出成为国际经济往来的主要特征。

3、历史影响
首先,促进了世界各国社会生产力的蓬勃发展。
其次,进一步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促使东方国家新的社会经济结构发展壮大。
再次,加强了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相互联系,促进了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最后30年和20世纪初,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高涨,被称为近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1)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许多技术上的发明都是一些不具备科学理论知识的工匠依据实践经验而取得的成果。但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几乎所有工业部门都受到科学发现的影响。
(2)新兴资本主义国家扮演重要角色。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都是在英国发明的。就世界范围来看,则是以英国为中心,通过新技术的逐步传播来带动后进国家,其发展进程缓慢而不平衡。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德国、美国等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一开始就超出一国的范围而具有更广泛的规模,发展的进程也是比较迅速的。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联系:

(1)就生产力发展而言,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更加迅猛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生重大变化。
(2)就生产方式而言,第一次工业革命确立了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分散的手工工场;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和资本进一步集中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
(3)两次工业革命都是在科技发明的基础上进行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在两次工业革命中得到充分体现。
(4)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兴起的工业部门,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都得到了技术改造,焕发了更强的生命力。
(5)第一次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则使世界形成看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6)第一次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大变革,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个直接对立的阶级;第二次工业革命则使两大阶级之间的对立更趋明显和激烈。

第二次工业革命概况:

1、条件:
(1)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确立;
(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础;
(3)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4)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2、表现:
(1)电力的广泛应用(显著表现);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深远影响);
(3)化工技术的发展;
(4)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3、成就:
(1)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
(2)电动机、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问世,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3)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内燃机驱动)。
4、意义:是人类跨入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工业生产结构的巨大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一方面带动了一个新工业群的出现,如电力工业、电器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等;使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它们开始由轻工业为主导转化为重工业为主导,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并为其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2)垄断组织的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或者由于生产技术和产品结构复杂,或者由于需要大型的生产设备,只有大批量生产才能赢利,因此企业的规模日益扩大,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垄断组织正是适应这一要求而出现的。
(3)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进步,使世界各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垄断组织的形成推动了殖民扩张。垄断资本的胃口更大,它不但继续要求扩大商品销售市场及原料供应地,而且也要求扩大资本输出地,因此出现了瓜分世界的狂潮,有更多的国家、地区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发现相似题
与“变化的美国 19世纪美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800年它的边境所包...”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