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一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2010年昭君文化节全称为“第十一届中国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于7月在首府拉开帷幕,集思想性、民族性、群众性、国际性、时代性五大特点一展魅力青城的迷人风采。毋庸置疑,中国‘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作为中国十大节庆之一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从1999年第一届昭君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到2010年的第十一届昭君文化节的开幕,11年时间,随着昭君文化节规模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这一具有国际性、民族性、群众性的节庆活动,已成为呼和浩特一张城市文化名片、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平台、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载体、加强民族团结及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请回答:
    (1)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是近年来各地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昭君文化节”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你家乡的历史,确定类似的一个活动主题,并说明该主题的历史文化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1年同步题历史材料题难度较难 来源:王千锁(初中历史)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2010年昭君文化节全称为“第十一届中国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于7月在首府拉开帷幕,集思想性、民族性、群众性、国际性、时代性五大特点一展魅力...” 主要考查您对

昭君出塞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昭君出塞
和亲:
西汉初年,由于战争破坏,经济亟待复苏,政权尚未巩固,无力与匈奴作战。汉高祖只好采纳“和亲”的建议,把汉室公主嫁给单于,每年送去大量贡品,与匈奴约为兄弟,以缓和匈奴的侵扰。但是和亲政策不能阻挡匈奴贵族的掠夺。

昭君出塞:
随着匈奴贵族的军事实力削弱,其统治阶级发生内讧,匈奴分裂成了南北两部。南部呼韩邪单于在汉朝帮助下重新统一匈奴。汉元帝以宫人王昭君嫁给了呼韩邪单于,结束了百余年来汉、匈之间的武装冲突,此后约半个世纪,在北部边境出现了“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的和平局面。
对比汉初“和亲”政策与昭君出塞并且得出的启示:
 
如何评价昭君出塞:
昭君出塞后,结束了匈奴与汉朝的百年对抗,北方边境出现了“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而且昭君的子孙后代也为匈奴与汉朝的友好关系作出了极大贡献;并且昭君出塞带去了中原先进的文化与技术,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汉族与其他少数名族的民族融合。
昭君出塞:

另一种对昭君出塞的评价:
从女权角度出发,由于受到封建礼教的影响,我国古代的女性地位非常低下,无条件受到男性的支配。在古代,很多女性无法追求真正的婚姻幸福,往往只是男权社会中权力和欲望的牺牲品。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下列材料:2010年昭君文化节全称为“第十一届中国呼和浩特...”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