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一年级历史

首页
  • 单选题
    中国近现代女革命家、社会活动家宋庆龄的主要事迹有:
    ①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②领导一二·九运动
    ③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④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本题信息:2012年广西自治区期中题历史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李建华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中国近现代女革命家、社会活动家宋庆龄的主要事迹有:①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②领导一二·九运动③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④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主要考查您对

全民族的抗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渡江战役和解放南京)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民主党派同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

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全民族的抗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渡江战役和解放南京)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 民主党派同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
  • 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

全民族抗战背景:

进行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七七事变等军事侵略活动,抢占中国领土、掠夺中国资源。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犯下滔天罪行。典型事件有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七三一部队用中国活人作实验。

中共抗战: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其领导下,国共两党相互配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百团大战,开展了广泛的游击战争,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国民党军队不仅在国内抗击日军,还派出远征军赴缅作战击败侵缅日军。在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下,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抗日反蒋:
1、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推行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2、造成了红军革命根据地的困难局面,却助长了日本侵略的气焰的内外局势。
逼蒋抗日
1、在中共的号召下,全国人民一致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2、东北杭日义勇军坚持抗成,激发了民族爱国精神。
3、“一二九”运动掀起全国杭日救亡运动新高潮。
4、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推动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联蒋抗日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937年7月—1945年8月):

1、阶段性特征:
中华民族与日本的民族矛盾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国共两党以合作为基础,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形式进行了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其抗日战争有以下特点:
①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全国各个阶层,各民族的一场民族抗争;
②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具有双重性;
③两个战场,两条抗战路线并存;
④中共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作用;
⑤最终以弱胜强,这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反帝斗争完全胜利;
⑥抗战具有持久性,是所有反法西斯战场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战场。

2、三条线索:
(1)一对主要矛盾:
日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
(2)两条抗战路线和两个战场:
国民党执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共产党执行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的路线。在两条不同抗战路线的指导下,分别出现了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负责的正面战场。(抗日战争的全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两个战场、两条路线、两个政党、两个政权、两支军队的抗战局面。)
(3)三个发展阶段:
战略防御阶段、战略相持阶段和战略反攻阶段。
①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是防御阶段。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全国抗战的开始。这一时期,日本大举进攻中国;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出现两个战场抗战的局面,这是中国抗战的重要特点之一。
②1938年10月至1945年8月初是相持阶段。1938年10月,日本占领广州、武汉后,抗日战争进人相持阶段。这一阶段,日本改变了侵华策略;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蒋介石集团发生动摇,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敌后游击战争,使敌后战场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对抗战胜利具有决定的意义。
③1945年8月至9月是反攻阶段。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美国动用原子弹轰炸日本,中国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抗日战争进入反攻阶段。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至此,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渡江战役:

又称京沪杭战役,是1949年4月21日至6月2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为占领当时中华民国处于长江中下游流域政治、经济中心,强渡长江并向中华民国国军发起大规模战略进攻之战役。此役共歼国民党军43万多人,解放了南京、杭州、上海、武汉等大城市和苏、浙、赣、皖、闽、鄂广大地区。最终中国共产党占领中华民国首都南京,以及经济中心、当时世界四大都市之一上海。渡江战役是继三大战役后,人民解放军又一次大规模的战役行动。这一胜利,为进军华南、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加速了全国的解放。

解放南京: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重庆谈判与北平谈判:

①从形式上看,都是国民党主动提出和谈,其目的基本上都是为了维护国民党的统治地位。但重庆谈判是在国民党军事力量处于优势的情况下为其军事部署准备时间,另外给中国人民造成和平民主的假象,将战争的罪责嫁祸于共产党;北平谈判是在国民党败局已定的情况下,国民党主动求和的,目的是为了延缓时间,通过缓兵之计达到卷土重来或“划江而治”的目的。
②从结果来看,中共都通过和谈挫败了国民党的阴谋。重庆谈判迫使蒋介石承认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中共获得了制止战争的主动权;北平谈判使国民党的缓兵之计破产,人民解放军迅速发起了渡江战役,推翻了南京国民党政权。两次和谈都存在结束内战、实现民主政治的可能性,但都因国民党缺乏诚意而致使这种希望完全破灭。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1、中国人民彻底翻了身: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2、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3、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一方面有力地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另一方面也极大地增强了世界和平力量。

百万雄师过大江: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反动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下进军令后,等候在长江北岸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在“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下,从江苏江阴到江西湖口的500千米战线上,奋勇渡江作战。
渡江作战是分东、中、西三个集团军进军。20日晚,中集团军在巢湖、无为一带的姚王庙、大套沟地段,利用敌二十军与八十八军换防这个弱点发起登渡,给敌人一个致命的打击。敌人苦心经营的所谓“天险防线”、“立体防线”,解放军只用了30分钟就给撕开了一个长达10千米宽的口子,先头部队向敌纵深勇猛地插进去。21日拂晓,七个主力团渡过了长江,占领铜陵、繁昌地区,并向纵深发展。中集团军登渡首战告捷。西集团军在贵池、湖口间突破敌人的防线,占领东流、彭泽、至德、殷家汇、贵池等南岸阵地。东集团军也在镇江、江阴间向敌的防线猛攻,在打退了英帝国主义兵舰紫石英号的挑衅后,争取了江阴守敌7000人起义,控制了江阴要塞,封锁了长江。解放军连克扬中、江阴、镇江等地。三路大军胜利渡江,国民党海军第二舰队司令林遵率25艘舰艇在南京以东江面起义,另一部23艘舰艇在镇江江面向解放军投降。国民党反动派的长江防线彻底崩溃。一侦察队划一只小船偷渡过江,得知敌人防守南京的卫戍部队──暂编第四师已弃城逃跑。在南京地下党的帮助下,侦察队便从下关码头搞回一只渡轮。原包围两浦的解放军,于23日傍晚,分批从浦口渡江,南岸许多民船也划过来接应解放军渡江。当晚,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南京,红旗插上了伪总统府。
5月14日,解放军的先遣部队,在九江至武汉地段,也进行了胜利的渡江作战。16、17日解放武汉三镇。



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的表现:

没有反动分子参加;成立了新中国;
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是在推翻国民政府之后召开的,不是对旧政府的改造;
政协会议之后,不是要召开国民大会制定宪法而成立新中国;
而是把《共同纲领》当成临时宪法、作为新中国的施政纲领。

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

1949年6月15日至19日,在北平中南海勤政殿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一次会议,有23个单位,134人参加。筹备会选举了它的常务委员会,毛泽东为常务委员会主任,副主任是周恩来、李济深、沈钧儒、郭沫若、陈叔通。筹备会的任务是完成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各项必要的准备工作。常务委员会下设6个小组分头开展工作。9月17日,召开了筹备会第二次会议。这次会议一致决定将新政治协商会议正式定名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摘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国家政权属于人民。”“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国民的公德。”“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外交政策,以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为原则。”


新旧政协之比较: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诞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成果。它与1946年的重庆政协(旧政协)相比较,两者之间是根本不同的。
1、两者所处的时代和担负的使命不同
旧政协是处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历史转折时期召开的,其担负的历史使命是要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避免内战,成立由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参加的民主联合政府,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建设一个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但由于国民党统治集团在美帝的支持下,以独裁、内战的方针对抗“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致使旧政协未能完成历史赋予的重任。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夺取了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结束了三大敌人在中国的统治,开创了人民新纪元的重大转折时期召开的。它担负的历史使命是要团结各民主阶级及一切爱国民主人士、少数民族、海外华侨,实行新民主主义,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建立和巩固由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建设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富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促进中国革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
2、两者的主体不同
旧政协是由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的代表及少数社会贤达参加的会议,其他民主党派和进步团体的代表,被国民党拒之门外。当时国民党掌握着全国的政权,因而会议是由国民党召集,并以它为主体的。人民政协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召集的,是以革命民主力量为主体,决不允许反动分子参加的会议。1949年6月,新政协筹备会通过的《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组织条例》第一条对参加会议的单位及代表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3、两者的性质和成就不同
旧政协由于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干扰和破坏,是一次带有一定的妥协性和局限性的会议,旧政协签订的几项协议最后成了一纸空文;而人民政协由于领导者和主体力量与旧政协不同,所以它成为充分体现革命性和人民性的“全中国人民民主统一阵线的组织”,人民政协在新中国建国初期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时间:1949年9月。
地点:北平。
参加会议的代表:
除中国共产党外,还有来自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部队、团体、各地区、民族和华侨的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也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大团结。
会议中心议题:
是讨论新中国的成立问题。包括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及主席、副主席;确定首都、国旗、国歌等。
“共同纲领”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还规定了国家政权机关、军事制度、经济政策、文教政策、外交政策的总原则,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从此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条件:

1、人民解放战争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基本胜利。
2、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决议和毛泽东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为新中国成立作了理论准备。
3、国民党反动政府已被推翻。
4、全国人民热烈拥护在共产党领导下迅速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1、国内意义:
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国的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一百多年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从此结束,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2、国际意义:在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里,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民主党派热烈响应中共中央召开新政协的号召:

1948年4月底,中共中央在发表纪念“五一”劳动节的口号中,发出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当即得到了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海外华侨团体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热烈响应。他们通电认为,中共的号召,“适合人民时势之要求,尤符同人等之本旨”。“事关国家民族前途,至为重要。全国人士自宜迅速集中意志,研讨办法,以期根绝反动,实现民主。”从1948年8月起,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陆续离开香港和南方大城市北上,进入东北和华北解放区,“愿在中共领导下献其绵薄”,同中国共产党一起进行新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工作。

关于国庆日的决定:

1949年10月9日在政协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了由许广平代马叙伦(中国民主促进会主席)提出的以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建议。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采纳了这一建议,并作出正式决定。


第二条战线含义: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广大爱国学生、工人、市民及其他阶层人民,在中共领导下,反对美军暴行,反对蒋介石政权的内战、独裁、卖国政策的爱国民主运动,相对于中共领导的人民武装反对国民党军队的军事斗争战线,故称第二条战线。 


民主党派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

1、原因:1946年发生的一系列法西斯暴行,使原本希望通过议会道路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民主党派认识到国民党当局根本不给人民任何形式的民主自由,在国民党统治下不存在合法斗争的可能性。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国民党当局更变本加厉地摧残和迫害民主力量,大肆污蔑民盟等民主党派,并强令其解散; 
2、表现:1948年初,沈钧儒、章伯钧等在香港改组民主同盟,重建总部,并宣布:“为彻底摧毁南京反动独裁政府,为彻底实现民主、独立、统一的新中国而奋斗到底。”从此,民盟与中共一起战斗,与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彻底决裂。


一二·一血案:

“双十协定”的公布,给渴望和平民主的人民带来一点希望,但立即被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内战所扑灭。这激起了国民党统治区爱国民主运动的高涨。1945年11月25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云南大学等学生6000人在西南联大召开时事晚会,讨论如何制止内战。反动派派军警包围会场,开枪开炮,进行恫吓。为抗议国民党反动派的法西斯统治,11月26日,昆明三十余所学校成立了“昆明学生联合罢课委员会”,领导学生进行罢课斗争,并发表《为反对内战及抗议武装干涉告全国同胞书》。30日后,学生分组展开街头宣传,反内战、要和平,反独裁、要民主的呼声响彻了昆明全城。市民群众支持学生的正义斗争,特别是工人也在酝酿罢工。反动派便进一步镇压学生运动。
12月1日上午11时,昆明国民党反动派派出其“军官总队”的队员四百多人和大批特务,向各校学生进攻。他们冲进师范学院、昆华工校后向学生掷手榴弹。师院学生李鲁连、工校学生张华昌被炸殉难;已受伤的师院女生潘淡奋不顾身,向前扑救别人时,被暴徒连戳数刀,壮烈牺牲。同一时间,西南联大新校舍处,有特务向校内投手榴弹。南青中学的教员于再以身阻止这个特务将手榴弹投进校园,但自己却被炸而英勇捐躯。这一天,法西斯暴徒杀死要求和平民主的教师、学生四人,打伤学生二十余人。这就是著名的一二·一血案。在血案发生以后,屠杀案的直接指挥人、国民党的云南警备总司令关股激公然说:“学生有开会的自由,我也有开枪的自由。”这就是国民党坚持内战,屠杀要求和平民主的人民的专横凶暴的写照。但是,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和迫害,不仅不能阻止学生的反内战运动,反而更加激起各界人民的公愤,掀起了更高的爱国民主运动。

李闻惨案:

1946年6月底,民主同盟和各界人士在昆明发起万人签名运动,要求和平。虽然民主同盟一再声称自己并非暴力团体,只以和平方式争取民主,反对暗杀和暴动。但南京国民政府却密令昆明警备司令部、宪兵十三团等机关:“中共蓄意叛乱,民盟甘心从乱,际此紧急时期,对于该等好党分子,于必要时得直处置。”昆明警备总司令霍投彰奉令后,拟定了逮捕、暗杀民盟负责人的名单。其中李公朴先生被列为第一名,闻一多先生为第二名。7月11日晚,李公朴和夫人于外出归途中,遭国民党特务暗杀,翌日晨逝世。时隔四天,历日下午闻一多也遭杀害。这就是“李闻惨案”。18日,周恩来举行记者招待会,严厉谴责国民党反动派连续制造血案的罪行。他指出:李、闻被杀,是和平民主运动中的一种反动逆流,是反动派想用这种卑鄙手段吓退民主人土。这些问题的严重性不亚于内战。



中共、各民主党派、广大人民群众、为争取和平民主所做出的努力:

1、重庆谈判:中共中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派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到重庆与国民党当局举行和平谈判,与国民党签订《双十协定》;
2、中共参加1946年的政治协商会议,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合作斗争,使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和平民主的政协协议;
3、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抵制国民大会和《中华民国宪法》;
4、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内战爆发后,国统区掀起了以“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为主要内容的人民民主运动的高潮;
5、民主党派放弃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同国民党独裁统治进行坚决斗争;
6、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推翻国民政府;
7、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8、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

1、中共确立民主斗争的目标《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
1947、10 中共中央发表《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正式提出了打倒国民党独裁政府,建立民主联合政权,指明了民主斗争的目标。
2、民主统一战线的巩固中共中央发出《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口号》,邀请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贤达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准备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成为协助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力量。
3、新政协会议的召开:1949.9.21 4、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革命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了国家的主人。新政协会议的召开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有力证明和具体体现,会上通过的《共同纲领》具有新民主主义的性质。


发现相似题
与“中国近现代女革命家、社会活动家宋庆龄的主要事迹有:①组织中...”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