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三年级物理

首页
  • 探究题
    有一杯掺有少量酒精的水,李涛同学想测出这杯混合液的凝固温度(水的凝固点为0℃,酒精的凝固点为 - 117℃).他将这杯液体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内,并将温度计正确插入混合液中,每隔2 min把观察的现象和数据记入表一中。
    表一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温度/℃
    4
    2
    0
    -2
    -4
    -6
    -6
    -6
    -6
    -6
    -8
    -11
    状态
    固、液
    固、液
    固、液
    固、液
    固、液

    (1)请你根据表一的数据画出混合液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2)该混合液的凝固点是________℃,当实验进行到21 min时,该混合液体所处的状态是_________态
    (3)在水中掺酒精,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_______ (填“高”或“低”)。实验结束后,李涛同学又想知道一定量的水中掺入酒精后的凝固点的高低是否与掺入酒精质量的多少有关,于是他又用玻璃杯取与第一次实验质量相等的水,在水中掺入质量更少的酒精,放入冰箱内重做实验,把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记入表二中
    表二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温度/℃
    6
    4
    2
    0
    -2
    -4
    -4
    -4
    -4
    -4
    -6
    -9
    状态
    固、液
    固、液
    固、液
    固、液
    固、液

    (4)根据表一和表二的数据分析可知,一定量的水中掺入酒精质量减少,混合液的凝固温度_________(填“升高” “降低”或“不变”)
    本题信息:2009年重庆市中考真题物理探究题难度较难 来源:牛青丹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有一杯掺有少量酒精的水,李涛同学想测出这杯混合液的凝固温度(水的凝固点为0℃,酒精的凝固点为 - 117℃).他将这杯液体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内,并将温度计正确...” 主要考查您对

凝固的规律及其特点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凝固的规律及其特点
晶体凝固时的温度特点: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非晶体凝固时的温度特点:放出热量,温度不断降低

晶体凝固的条件是:①温度要达到凝固点;②继续向外放热
 
注意:同种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是相同的。

晶体和非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数形结合法在晶体熔化(凝固)过程中的运用
     在物理中常采用数学图像方法,把物理现象或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如用温度一时间图像表达物态变化中熔化、凝固、沸腾的特点。涉及的图像有晶体(或非晶体)熔化图像、凝固图像、水的沸腾图像等。图像法具有直观、形象、简捷和概括力强的独特优点。它能将物理情景、物理过程、物理状态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
例下表是研究冰熔化时记录的实验数据。


(1)在图中作出冰的熔化图像;
(2)从表中可以看出,冰的熔点是____;
(3)冰熔化过程经历了____min;
(4)从计时开始,经过12mid,冰的温度是____,状态是____。
 解析:作图时,步骤是先描点再连线;在8~ 16min时,冰的温度保持0℃不变,故其熔点为0℃;熔化过程经历了8min;由表知,从计时开始,经过12min,冰的温度为0℃,此时冰已持续熔化了4min,但并未熔化完,故为固液共存状态。
答案:(1)冰的熔化图像如图所示

(2)0℃ (3)8 (4)0℃;固液共存状态

图像法描述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
晶体 非晶体
物质举例 海波、冰、食盐、水晶、明矾、萘、各种金属 松香、玻璃、蜂蜡、沥青
熔点和凝固点
熔化图像
AB段:物质为固态
BC段:熔化过程,物质为固液共存态,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此温度为熔点)
CD段:物质为液态

熔化过程中,物质吸收热量,温度逐渐升高
凝固图像 EF段:物质为液态
FG段:凝固过程,物质为固液共存态,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此温度为凝固点) 
GH段:物质为固态
凝固过程中,物质放出热量,温度降低

发现相似题
与“有一杯掺有少量酒精的水,李涛同学想测出这杯混合液的凝固温...”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