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的拓展:
19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个新的工业部门——机器制造业诞生了。用机器制造机器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从19世纪初起,工业革命逐渐从英国向法国、德国、美国等国扩展。它极大地促进了这些国家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生活的中心由农业和农村想着工业和城市的方向转变。
对比工业革命在各国的实际情况:
国家 |
法国 |
美国 |
德国 |
时间 |
18世纪末 |
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 |
19世纪70年代 |
工业革命的有利条件 |
1.工厂手工业发达; 2.大革命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扫清了障碍。 |
1.国内资源丰富,市场广阔; 2.国际环境优越,战争危害少; 3.海外移民带来丰富的劳动力与技术经验; 4.机床和通用零件标准化,使机械化生产迅速普及。 |
1.政府注重发展工商、科技事业; 2.逐步形成关税同盟促进市场统一。 |
不利因素 |
1.中小企业、小农经济广泛存在; 2.高利贷资本发达,工业资本不足; 3.企业经营分散,工业劳动力和资本相对缺乏。 |
南北采用不同的经济模式,北方注重发展工业生产,南方采用奴隶庄园生产,矛盾突出。 |
分裂的局面导致工业革命的推广困难。 |
工业革命的影响:1.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极大的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2.工业引起了生产方式的转变,工业生产进入大工厂生产时期;
3.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
4.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
5.工业革命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
6.西方殖民掠夺加强,殖民地人民更加贫困,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7.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掌握了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8.引起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9.自由主义取代了重商主义,资本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10.促进近代城市的兴起,城市进程加快,人口迅速增长,人们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改变。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日不落帝国:自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后,英国逐渐取代西班牙,成为海上新兴的霸权国家,开始不断扩张海外殖民地。英国相继在英荷战争和七年战争中,打败最强劲的对手荷兰和法国,确立了海上霸权。1815年英国在拿破仑战争中的胜利,又进一步巩固了它在国际政治、军事强权地位,工业革命更让英国取得无可争辩的经济强权。
维多利亚时代的大英帝国步入了鼎盛时期,当时,全世界大约4~5亿人也就是当时全球人口的约四分之一都是大英帝国的子民,其领土面积则有约3367万平方公里,是世界陆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从英伦三岛蔓延到冈比亚、纽芬兰、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马来亚、香港、新加坡、缅甸、印度、乌干达、肯尼亚、南非、尼日利亚、马耳他以及无数岛屿,地球上的24个时区均有大英帝国的领土。因此称为“日不落帝国”。
英国征服印度:1.时间:17世纪;
2.机构:东印度公司;
3.殖民掠夺手段:赤裸裸的武力洗劫是英国掠夺印度的重要手段。
4.扩张步骤:建立沿海据点——在内地扩张——掠夺财富。
5.掠夺财富的表现:
(1)1757年克莱武侵占孟加拉,一个人就抢走23万英镑的金银财富;
(2)1757年至1815年间英国人从印度榨取的财富不下十亿英镑。
6.对印度的影响:使印度长期贫困。
7.对英国的影响:英国通过掠夺,无数的财富用来发展国内经济;同时,殖民地也为英国工业生产提供了巨大的海外市场,促使英国迅速成长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
19世纪英国疆域(亚洲):
19世纪英帝国疆域(非洲):
托拉斯:托拉斯(Trust)直译为“商业信托”,是指在一个行业(商品领域)中,通过生产企业间的收购、合并以及托管等等形式,由一家公司兼并、包容、控股大量同行业企业来达到企业一体化目的的垄断形式。通过这种形式,托拉斯企业可以对该行业市场实现垄断,并且通过制定企业内部统一价格等等手段来使企业在市场中居于主导地位,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国际垄断同盟:国际垄断同盟是指资本主义各国的垄断组织根据彼此订立的协定而结成的国际性垄断集团。国际垄断同盟的主要形式有国际卡特尔、国际辛迪加、国际托拉斯等。国际垄断同盟的目的在于瓜分世界市场、制订垄断价格、控制生产规模、垄断原料来源、分割投资场所,以保证高额垄断利润。
帝国主义:帝国主义即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也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级和最后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资本关系的社会化随之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新的变化,垄断组织的统治成为经济生活的基础,资本主义就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
垄断资本主义具有的优势:1.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2.垄断的形成体现了优胜劣汰、以先进改造落后的进步趋向。
3.形成系统的理论,企业管理作为一门科学诞生出来
垄断组织出现的影响:1.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它产生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它是企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
2.垄断资本家越来越多地干预国家的经济、政治生活,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者,垄断组织还跨出国界,形成国际垄断集团,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
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资本主义全球市场的形成过程:
1.资本主义的兴起(16到18世纪晚期):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各地区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加强。荷、英、法等国的早期殖民扩张使亚非拉一些国家和地区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2.初步形成(19世纪中晚期):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浪潮兴起,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基本确立;随着列强的全球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也使亚非拉更多国家沦为殖民地、半殖地或附属国,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3.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列强瓜分世界完毕,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大部分土地和人民,世界经济连成整体。
进入帝国主义前后各国经济产值比较:
大陆政策:19世纪60~70年代德意志帝国宰相俾斯麦推行的外交政策。该政策确定统一后德国的主要活动舞台不是海外而是欧洲大陆,其重点是削弱和孤立法国,阻止其他大国结盟。1873年俾斯麦促成缔结俄、奥、德三皇同盟。1879年德奥缔结军事同盟,1882年意大利加入后,针对俄法组成三国同盟。此后同俄国关系紧张,80年代后期几启战端。1887年缔结德俄再保险条约,以使德国避免两面作战。对于英国,俾斯麦设法避免冲突,1878年柏林会议上,俾斯麦实际支持英国,阻止俄国取得黑海制海权。80年代末随着德国帝国主义的兴起,德俄矛盾、德英矛盾加深,大陆政策破产,俾斯麦被迫辞职。
世界政策:世界政策为19世纪90年代后期起德意志帝国的外交政策。随着实力的膨胀,从谋求欧洲霸权转变为谋求世界霸权,抛弃“大陆政策”,开始推行“世界政策”。世界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东亚、非洲和中东。德国在这一政策指导下,德国在整个世界跟英国争夺。世界政策使英德矛盾变成帝国主义矛盾中的主要矛盾,并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大陆均势政策:
英国“大陆均势”政策的含义是英国为了维护霸主地位,依靠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使欧洲大陆的列强彼此牵制和相互争夺,防止一国称霸欧洲。实质是由英国操纵欧洲的政治天平,维护英国在欧洲大陆的海外利益,保持英国的海上霸权。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德迅速发展的原因:1.充分利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发展科技文化;
2.调整国内工业生产结构,重视发展重工业;
3.对生产关系进行积极的调整,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垄断资本主义);
4.拥有稳定的政局和统一的市场;
5.充分利用外资(欧洲资本涌入;法国的赔款)
世界主要帝国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特点:1.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和面积广袤的殖民地是英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领军国家,伴随着第二次科技革命,英国也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但由于其保守的政策,导致在机械等重工业领域逐渐被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和德国赶超,其收入主要依靠对海外殖民地剥削;
2.法国:法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受到比较牢固的封建土地制度影响,形成了以信贷业为主的金融市场,然而在重工业领域,由于投资规模难以形成,在资本主义世界逐渐被拉开差距,法国19世纪后期政局动荡,也给经济发展带来了不稳定的因素;
3.德国:德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交叉完成了,伴随着德意志的统一,德国政府积极开展发展经济的措施,鼓励发展科技文化事业,重视重工业发展,但德国改革的同时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容克地主阶级主张对外扩张,同英法重新瓜分世界;
4.美国:美国经历了南北战争后,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基本扫除,作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之一,美国所在的每周受欧洲大陆影响较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机会,重工业,金融业等蓬勃发展,很快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经济的第一位;
5.日本:日本在19世纪前期被迫打开国门,经历过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大力向西方学习,主张“脱亚入欧”,日本的改革同样留下了很多封建残余,伴随着资本的全球扩张,日本妄图加入帝国主义的行列,也粉一杯羹,很快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6.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同时,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一些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改革,俄国的实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但由于沙皇制度的腐朽以及改革后留下的大量封建残余,俄国后期的发展十分缓慢,社会矛盾频发,俄国是帝国主义中最薄弱的一环。
英法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缓慢的原因:德意志铁血首相——俾斯麦俾斯麦(1815——1898),普鲁士宰相兼外交大臣,被称为“铁血首相”。俾斯麦是德国近代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是普鲁士德国容克资产阶级的最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1862年上任时提出“铁血政策”,并于1866年击败奥地利统一德国,1870年击败法国使德意志帝国称霸欧洲大陆。俾斯麦结束了德国的分裂,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这在历史上是进步的。但是统一后的德国实力逐渐强大,受“铁血政策”影响成为世界战争的策源地,这是俾斯麦不可推卸的责任。
俾斯麦出生于于1815年一个大容克贵族世家。幼时受过良好教育,曾经在哥廷根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法律、历史和外语。大学期间,他曾与同学作过27次决斗。毕业后服兵役。俾斯麦体格强壮、个性粗野,为了追求目标可以不择手段,持现实主义态度。1839年以后,他回到自己的领地,经营庄园经济,采用新的耕作方法,改进农具,作物轮种,进行商品生产。1847年,俾斯麦成为普鲁士议会议员;1851—1858年被任命为普鲁士邦驻德意志联邦代表会的代表,1859年任驻俄公使,1861年改任驻法公使。1862年任普鲁士宰相兼外交大臣,极力推行“铁血政策”,主张通过战争,由普鲁士统一德国。他相继发动了对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的战争,逐步实现了德国统一。1871年俾斯麦出任新成立后的德意志帝国宰相,并受封为公爵。此后的20年间,他权倾朝野。对内加强普鲁士和帝国政府的权力,促进容克和资产阶级的联盟和经济收益,镇压工人运动;对外采取现实主义态度,争霸欧洲,并向海外积极扩张,他本人成为19世纪下半期欧洲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1890年,他被新皇威廉二世命令辞职,回到庄园。1898年去世。
三国同盟:德奥意三国组成的军事集团。1882年5月签订《三国同盟条约》,1883年罗马尼亚也加入三国同盟。三国同盟的建立标志着以德国为盟主的一个帝国主义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三国同盟条约》的主要内容:1.如意大利遭到法国进攻,德、奥两国应全力援助,如德国遭受法国侵略,意大利也担负同样的义务。
2.缔约国的一国或两国遭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大国(指法、俄)进攻,则缔约3国应协同作战。意大利对此附有一个保留条件:如英国攻击德国或奥匈,意大利将不负援助自己盟国的义务。
3.当一大国(指俄国)攻击缔约国一方时,其他两缔约国应取善意的中立,即一旦发生俄、奥战争,意大利将保守中立。
三国同盟形成根本原因:1.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的经济、军事、科技实力迅速发展,国力迅速上升到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超过了英国和法国。德国的政治地位远不如英法。地理位置也不好,被英法俄三大国夹在中间。由于德国起步较晚,殖民地基本被英法等国瓜分完了。德国要想崛起,就必须挑战英法的统治地位,建立新的秩序。
2.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则分别因为与沙俄和法国的矛盾,被德国拉进了同盟国集团。
3.根本矛盾是帝国主义国家间为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形成的同盟。
三国同盟的性质:
新兴的帝国主义同盟,标志着一的一方军事同盟形成。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示意图: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温床——巴尔干地区
1、第一次巴尔干战争(1912.10~1913.5)
巴尔干同盟对土耳其(奥斯曼帝国,1299~1922)的战争。意土战争(1911~1912)期间,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和门的内哥罗结成巴尔干同盟,1912年10月9日,门的内哥罗首先向土宣战,17、18日,保加利巴尔干战争亚、塞尔维亚和希腊先后参战。10月底保军逼近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至11月中旬,土耳其(奥斯曼帝国,1299~1922)在巴尔干的属地只剩君士坦丁堡等5处。11月初,土耳其(奥斯曼帝国,1299~1922)请求欧洲列强调停,并于12月3日与保、塞、门三国签订休战协定。在欧洲列强斡旋下,1912年12月16日土耳其(奥斯曼帝国,1299~1922)与4个交战国在伦敦开始议和谈判。1913年1月23日,土耳其(奥斯曼帝国,1299~1922)国内发生政变,新政府在德意志帝国(1871~1918)的支持下,态度强硬,和谈破裂。2月3日,战事再起。3月5日,希军攻克亚尼纳。3月26日,保、塞联军攻陷亚得里亚堡。4月22日,斯库台奥斯曼帝国军队投降。土耳其(奥斯曼帝国,1299~1922)再次求和。5月30日,土耳其(奥斯曼帝国,1299~1922)与巴尔干4国签订《伦敦条约》。条约规定,埃内兹至黑海的米迪耶一线以西的土耳其(奥斯曼帝国,1299~1922)欧陆属地(阿尔巴尼亚除外)和克里特岛割让给巴尔干同盟国家;阿尔巴尼亚独立,但须受俄、英、法、德、奥、意6大国监督;爱琴海诸岛问题则由德、奥、英、俄4国处理。
2、第二次第二次巴尔干战争(1913.6~1913.8)
以保加利亚为一方,希腊、塞尔维亚、罗马尼亚、门的内哥罗和土耳其(奥斯曼帝国,1299~1922)为另一方的战争。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结束后,塞尔维亚由于未得到通往亚得里亚海出海口,要求得地最多的保加利亚划出马其顿的一部分作为补偿;希腊要求领有马其顿的南部和西色雷斯。未参加同盟的罗马尼亚则要求占有南多布罗加。1913年6月1日,塞、希秘密订立反保同盟,罗马尼亚旋即加入。6月29日,保对塞、希发动突然攻击,遭到猛烈抵抗。土耳其(奥斯曼帝国,1299~1922)欲乘机收复失地,于7月16日向保加利亚发动进攻。7月29日保加利亚力屈乞和。8月10日签订了《布加勒斯特条约》。依约,塞取得马其顿的大部,希取得马其顿南部(包括萨洛尼卡)、色雷斯西部和克里特岛,罗取得南多布罗加,土收回东色雷斯和亚得里亚堡,门的内哥罗的领土也有扩充。通过两次巴尔干战争,塞尔维亚实力大为增强。这就加深了塞与奥匈帝国(1867~1918)的矛盾,终于使巴尔干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地。
三国协约:
1893-1907年英法俄三国通过签订一些列协议而结成的军事集团。1893年法俄率先签订军事协定,1904年英法签订协约,1907年英俄签订协约,三国协约的局面最终形成。与同盟三国形成两大军事对峙集团。
三国协约形成的背景,经过:1、背景:
(1)三国同盟形成后,法俄都感到不安,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两国逐渐接近,并于1892年缔结了军事协定。法俄同盟形成,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这是向三国协约方向推进的第一步。
(2)随着在殖民地问题上冲突的加剧,20世纪初,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英国不得不放弃维持欧洲大陆均衡的“光荣孤立”政策,首先与德国的宿敌法国接近;法德矛盾促使法国也向英国靠拢。
2、经过:
(1)1904年英法签订协约,调整了两国在瓜分非洲等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从此,英法事实上建立了同盟关系。为了共同对付德国,英国又主动协调了同俄国的利害冲突。
(2)1907年英俄签订协定,调整了双方在亚洲争夺殖民地的矛盾。英法、英俄协定,都是背着有关国家签订的帝国主义的分赃协定。英法、英俄协定的签订,意味着英、法、俄三国协约的建立。这样,为重新瓜分世界,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了。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形成的主要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新型资本主义国家势力迅速发展,例如德国,要求重新分配殖民地。危及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同时奥匈帝国和俄国因为克里米亚问题,亦存在矛盾,三国同盟的矛头指向俄国和法国,随着德国不断扩张以及英、德矛盾日趋尖锐,英国协调了与法国和俄国的关系,在1904年和1907年分别与法国和俄国签订协约,最后形成了三国协约。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结构图:
萨拉热窝事件: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矛盾冲突的产物,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夫妇到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检阅部队,这一挑衅事件激怒了塞尔维亚的民族主义者,斐迪南夫妇在前往市政府的途中被种族主义者普林希普枪杀,史称萨拉热窝事件。事件发生后,两大军事集团都把它作为发动战争的借口,发动了准备了已久的战争。
萨拉热窝的实质:帝国主义矛盾间矛盾的产物,成为战争爆发的借口。
被刺杀前的斐迪南夫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