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头四年,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充当的只是“配角”。但是,不久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却由“配角”变为“主角”,朋友越来越多。导致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由“配角”变为“主角”的主要原因有
    ①新中国政权的逐步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②“求同存异”方针的正确指导
    ③周恩来等外交家的远见卓识及积极的外交活动④中国逐渐成熟的外交策略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本题信息:2013年同步题历史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刘文文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新中国成立头四年,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充当的只是“配角”。但是,不久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却由“配角”变为“主角”,朋友越来越多。导致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由“配角”变...” 主要考查您对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提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为中国在联合国的惟一合法政府,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背景:

1、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美国的抵制政策,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的国民党集团所非法占据。
2、进入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3、越来越多的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4、1971年,美国提出的“双重代表权”方案遭到中国的断然拒绝。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

1、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第26届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合法席位,并将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2、1971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总部大楼前升起;
3、1971年11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到达纽约,出席第26届联合国大会。


新中国建国之初没有马上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原因: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按照国际惯例,理应取得在联合国的代表权。但是,由于美国采取抵制中华人民共和共和国的政策,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的国民党集团所非法占据。


中国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原因:

1、中国综合国力上升、国际地位提高;
2、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力量加强:联合国中,亚、非会员国逐年增加,和中国建交的国家越来越多,赞成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国家也在逐年增加,广大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并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联合国中力量对比发生有利于中国的变化,美国操纵联合国阻挠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局面已无法维持。
3、是中国长期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结果;
4、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历史意义:

1、这是中国、全世界人民和一切主持正义国家的胜利。
2、它表明世界各国人民要求同中国人民友好;国际社会对新中国的普遍认同。
3、它是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4、它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座桥梁。从此,中国国家领导人多次亲自参与联合国重要会议,广泛接触各国领导人,宣示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鲜明地阐述我国对重大国际问题的立场,得到联合国会员国的普遍赞同。1974年4月,邓小平副总理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第六次特别会议,阐述了中国对世界局势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张,受到热烈欢迎。中国在联合国组织内,坚定地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共同为实现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为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各国友好合作、促进人类进步而不懈努力。


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新时期中国对外政策转变为不与大国结盟的独立自主政策的内涵:
1、不同美苏任何一方结盟,也不联合任何一方去反对另一方,而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改善、发展同它们的关系,同时坚决反对它们的霸权主义和军备竞赛。
2、处理国家关系和国际问题时,不以意识形态定亲疏,不受一时一事所左右,而是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来决定自己的政策。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外交思想和策略,为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创造了良好的周边环境和有利的国际条件。


新中国五十年外交的特点:

①维护中国核心利益的根本目的“不变”,就是始终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障国家的发展。但侧重点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有所改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维护国家主权的前提下,“经济外交”的比重明显增加。保障国家的发展,为经济建设服务,成为新时期中国外交的重要内容。
②独立自主的根本原则没有变,但独立自主的表现形式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在变。具体表现为从一边倒联苏抗美,到一条线联美抗苏,发展到新时期的不结盟。
③和平共处的基本准则没有变。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的政策没有变。


新时期中国对国际形势的认识:

1、两个超级大国要发动世界大战都存在很多制约因素。世界上有力量打世界战争的只有美苏两家,它们进行军备竞赛,但是一直难以突破军事均势。两国虽然拥有大量核武器,足以摧毁对方多次,但是谁也没有取得消灭对方而保存自己的能力。它们在世界各地的争夺相持不下,陷于僵局。它们发动的侵略战争,都以失败告终,因此,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2、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首先是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国家,包括中国在内,已经成为维护和平、制约战争的重要力量。其次是西欧、东欧、日本等虽然分别同美苏保持着不同程度的联盟关系,但它们都不愿打仗,而且独立自主倾向都在发展,因而也是维护和平、制约战争的重要力量。世界人民的意志归根结底是制约战争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中国对战争因素与和平因素的消长趋势作了新的判断:即制约战争、要求和平的因素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

新时期中国调整外交政策原因:

1、经过建国以后三十多年来的努力,中国的国力有了很大提高,国家安全战略环境也有了很大改善,集中精力进行和平建设真正有了可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国家工作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来,这需要一个长期和平的国际环境。
2、国际上美苏争夺的战略态势发生了变化。在美苏势力基本平衡、对峙争霸的格局中,中国作为一个有一定实力的大国,无论与哪一方结盟或建立战略关系,都有可能打破力量平衡,助长某一方的霸权主义倾向。而中国作为和平力量独立于两个大国之外,则对维护世界和平有重要意义。
3、中国把和平与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认识到和平是发展的必要条件,发展是和平的根本保证。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世界和平可以维护较长时期。

新时期外交成就:

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对世界和平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后,积极参加了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
2、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2001年10月,在上海成功举办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3、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成立并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 


发现相似题
与“新中国成立头四年,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充当的只是“配角”。但是...”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