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化学

首页
  • 单选题
    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B.空气主要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1
    5
    C.空气中分离出的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跟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目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本题信息:化学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B.空气主要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C.空气中分离...” 主要考查您对

空气的成分

空气的污染和防治

氧气的性质

纯净物和混合物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空气的成分
  • 空气的污染和防治
  • 氧气的性质
  • 纯净物和混合物
空气的成分:
氧气,二氧化碳,氢气,氮气,稀有气体;按体积分:N2占78%,O2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
易错点:
      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在一定时间和一定范围内基本恒定,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延续,气体的排放,空气的成分也在不停地变化,因此不能认为空气的成分是一成不变的。
空气污染:
    即空气中含有一种或多种污染物,其存在的量、性质及时间会伤害到人类、植物及动物的生命,损害财物、或干扰舒适的生活环境,如臭味的存在。换言之,只要是某一种物质其存在的量,性质及时间足够对人类或其他生物、财物产生影响者,我们就可以称其为空气污染物;而其存在造成之现象,就是空气污染。换言之,某些物质在空气中不正常的增量就产生空气污染的情形。

空气污染治理:

1. 空气污染及来源
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的污染物很多。目前量多且危害严重的空气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 (NO2)、一氧化碳(CO)和可吸入颗粒物等。如下表所示:
空气污染物 主要来源
二氧化硫 煤、石油等燃料的燃烧,生产硫酸等工厂排放的尾气
一氧化碳 化石燃料等不完全燃烧
氮氧化物 机动车辆等排放的废气
可吸入颗粒物 地面扬尘、燃煤排放的粉尘等

2. 空气污染的危害
①酸雨:SO2、NOx等气体形成酸雨。
②臭氧层破坏:氟利昂的释放,加速臭氧分解。
③其他危害:空气污染严重危害了人体健康,影响了农作物生长,破坏了生态平衡。

3. 空气污染的防治
①改善燃料结构,尽量充分燃烧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
②对化石燃料进行脱硫、脱氮处理,工厂的废气要经过处理再排放。
③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
④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提高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
空气质量日报:
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
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臭氧等。
空气质量级别:
污染指数 50以下 51-100 101-150 151-200 201-250 251-300 300以上
质量级别 Ⅲ⑴ Ⅲ⑵ Ⅳ⑴ Ⅳ⑵
质量状况 轻微污染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中度重污染 重度污染

PM2.5
(1)什么是PM2.5:PM2.5是指大气中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影响。

(2)PM2.5的性状: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能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3)PM2.5的来源: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的等有毒物质。一般而言,粒径2.5微米至10微米的粗颗粒物主要来自道路扬尘等,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PM2.5)则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机动车尾气,燃烧)、挥发性有机物等。

(4)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

室内空气污染:

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室内空气中有害物质超标.进而影响人体健康的室内环境污染。有害物质包括甲醛、苯、氨、放射性物质等。
定义:
     氧气,空气主要组分之一,比空气重,标准状况(0℃和大气压强101325帕)下密度为1.429克/升。无色、无臭、无味。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压强为101kPa时,氧气在约-183摄氏度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约-218摄氏度时变成雪花状的淡蓝色固体。
氧气的性质:

1.氧气的物理性质:
(1)无色无味,标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29g/L,密度比空气大,难溶于水,1L水中只能溶解约30ml的氧气。

(2)三态变化:氧气(无色气体)液氮(淡蓝色液体)固态氮(淡蓝色雪花状)

(3)工业产生的氧气,一般加压贮存在蓝色的钢瓶中。

2.氧气的化学性质:

(1)化学性质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热量;具有助燃性和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提供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2)助燃性,氧化性
①与金属的反应:
2Mg+O22MgO
3Fe+2O2Fe3O4

②与非金属的反应:
C+O2CO2(O2充分)
2C+O22CO(O2不充分)

③与化合物的反应:
2CO+O22CO2
CH4+2O2CO2+2H2O
C2H5OH+3O22CO2+3H2O

易错点:
(1)误认为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做燃料
氧气可以帮助可燃物燃烧,具有助燃性,它本身不能燃烧,不能做可燃物。

(2)误认为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反应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不是与所有物质都能发生化学反应。

(3)误认为燃烧都需要氧气
燃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通常所说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氧气。但有一些燃烧不需要氧气,如镁在二氧化碳中也能燃烧。

(4)误认为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叫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其中包括物质与氧气中的氧元素发生的反应,也包括物质与其他含氧物质中的氧元素发生的反应。如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是氧化反应,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也是氧化反应。

(5)误认为氧气与液氧性质不行
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氧气与液氧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是相同的,因为它们二者的分子构成相同,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

(6)误认为含氧的物质都能制取氧气。
制取氧气需要含氧的物质,但不是所有的含氧物质都能用来制取氧气。

混合物:
(1)概念: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没有有固定的组成,各成分保持自己原有的化学性质。
(3)常见的混合物:空气、合金、矿石、溶液等。
(4)混合物的提纯:混合物经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可以提纯。

纯净物:
(1)概念: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3)纯净物的分类:纯净物根据物质组成的元素种类,分为两大类:单质和化合物。


纯净物和氧化物的区别:
纯净物 混合物
概念 宏观: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微观:由同种分子构成(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而言)
宏观: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微观:由不同种分子构成(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而言)
区别 由同种物质组成(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组成是固定的 由不同种物质组成(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组成是不固定的
 特点 ①具有固定的组成
②具有一定的性质
③有专门的化学符号
①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②各成分保持各自的性质
③没有专门的化学符号
分离方法 组成固定,不需分离;若需将化合物分成几种单质,则必须通过化学方法才能实现 物理方法:
筛选
过滤
蒸馏
实例 氧气,二氧化碳,高锰酸钾 空气,粗盐,蔗糖水
联系 纯净物是相对而言的,自然界中绝对纯净的物质是不存在的,通常的纯净物是指含杂质很少的具有高纯度的物质。两者间的关系为

对纯净物和混合物概念的理解:
(1)混合物概念:混合物可以看作是由几种纯净物混合而成的,混合物的形成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由于混合物的组成一般不固定,所以往往不能用化学式表示。
(2)纯净物概念: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有固定的组成.可以用化学式表示。

 常考的纯净物与混合物:
(1)混合物:石油、煤、天然气、洁净的空气、生理盐水、矿泉水、汽水、碘酒、白酒、双氧水、盐酸、合金等都是混合物。
(2)纯净物:水银、烧碱、纯碱、胆矾、液态氧、液态氮、蒸馏水(纯水)、干冰、冰水共存物、金刚石、石墨、生石灰、熟石灰、氯化钠、氧化铁等都是纯净物:
 


物质的分类示意图:

发现相似题
与“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洁...”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