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政治

首页
  • 单选题
    著名钢琴艺术家傅聪认为。学琴的人以为把手指练得飞快就会变成第二个朗朗,其实5-10年之后,只不过是成了一批“光彩的手指”而已,这与成为艺术家的境界相去甚远。这种学琴的方式问题在于
    [     ]

    ①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
    ②轻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③缺乏循序渐进的训练
    ④违背了人才成才的规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本题信息:2011年江苏高考真题政治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吴珊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著名钢琴艺术家傅聪认为。学琴的人以为把手指练得飞快就会变成第二个朗朗,其实5-10年之后,只不过是成了一批“光彩的手指”而已,这与成为艺术家的境界相去甚...” 主要考查您对

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物质的运动有规律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 物质的运动有规律

科学文化修养的含义:
人们在科学知识、文史知识、艺术欣赏等方面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就是科学文化修养。

 思想道德修养的含义:
人们通过自省、自律等方式,不断提高思想道德认识、思想道德判断水平,陶冶思想道德情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的过程,就是思想道德修养。


全面理解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

科学文化修养 思想道德修养
区别  含义 人们在科学知识、文史知识、艺术欣赏等方面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 人们通过自省、自律等方式,不断提高思想道德认识、思想道德判断水平,陶冶思想道德情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的过程
方式 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自省、自律
作用 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改变人们的观念,尤其能够使人们在科学技术的实践中逐步形成诸如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服从真理等科学精神 人的思想道德修养给人以动力,对人全面发展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
联系 (1)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是统一的。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既要重视科学文化修养,又要重视思想道德修养,二者不可偏废。
(2)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3)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
改造客观世界同改造主观世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通过自觉改造主观世界,又能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关于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认识误区:

误 区

剖 析

一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是相互冲突的 虽然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 文化修养的性质不同,但二者并不冲突,二者是相互促进的
思想道德修养比科学文化修养更重要 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各有侧重,缺一不可,二者相互促进,认为哪个更重要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科学文化修养高的人,思想道德修养也高 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相互促进,但二者不是完全同步的。有较高科学文化修养的人不一定就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反之亦然
科学文化修养提高了,思想道德修养也就相应提高了 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的提高并不是同步的,也不可相互替代。科学文化修养是一种基础性的修养,其他各种修养都离不开科学文化修养。但是,在科学文化修养水平提高的前提下,如果不注重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注意同消极的、有害的、落后的思想观念作斗争,就不会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不会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甚至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邪路

特别提示:并不是所有的科学文化修养都能促进思想道德修养,只有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才能促进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之间的促进关系并不是必然的。

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
(1)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科学预见,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们的最高理想。
(2)同时必须看到,共产主义社会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当前,建设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运动和静止的含义:

①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②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运动与物质的关系:

关系

理解

强调

误区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侧重强调物质离不开运动 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承担者或者叫载体。离开物质载体的运动是不存在的 侧重强调运动离不开物质 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运动

静止

区别 含义 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两种情形:一是指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二是指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
性质 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联系 ①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②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提示:辩证法运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运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相对主义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
全面认识相对静止:
①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特殊的运动。
②是事物处于量变状态。
③是构成事物的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矛盾主次方面的地位没有发生易位。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正确认识

错误倾向

启发

规律的客观性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尊重客观规律是充分、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认为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在做选择题的过程中,凡是看到选项中出现“人可以改变规律”、“人可以创造规律”、“人可以消灭规律”、“人可以凌驾于规律之上”、“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只能任规律摆布”等说法,都可以直接排除
人的能动性 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认为人可以凌驾于规律之上

规律的概念: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提醒: 
(1)规律不等于规律现象,后者是前者的表现。
(2)规律的客观性,说明规律无好坏之分。
(3)规则、规定、守则、定律、定理、公式、公理、法律等都不是规律,它们是主观的,是规律的反映,但不是规律。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1)规律具有客观性。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的客观性突出地表现为它是不可抗拒的。
(2)规律具有普遍性。规律是普遍的,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违背规律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人们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能够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造福人类。人们对规律的利用体现在两方面:
①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
②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使人们少受其害或免受其害,直到变害为利,为人类造福。


探究世界的本质:


发现相似题
与“著名钢琴艺术家傅聪认为。学琴的人以为把手指练得飞快就会变...”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