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物理

首页
  • 问答题
    小明在实验室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魔方格

    (1)他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如果你是他的合作者,请帮他指出该装置中的两处错误:
    ①______;
    ②______.
    (2)错误改正完毕,小明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固定好位置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中心都只能看到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原因是______.
    (3)最后小明又换用了另一块透镜,发现用它来观看远处多了,可见小明的眼睛存在______视问题,你认为该透镜能使眼睛看清楚物体的理由是______.
    本题信息:2011年句容市模拟物理问答题难度较难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小明在实验室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1)他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如果你是他的合作者,请帮他指出该装置中的两处错误:①______...” 主要考查您对

近视眼及其矫正

凸透镜对光的作用

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近视眼及其矫正
  • 凸透镜对光的作用
  • 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近视眼:
特点 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形成原因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使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一点而是一个模糊的光斑
矫正 配戴凹透镜,利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近点 比正常眼近
远点 有限远处

近视眼的识别及其矫正:
    看远处的物体很吃力,只有把物体拿到离眼睛较近处才能看清楚,这种眼睛叫“近视眼”。其特点是“怕远不怕近”。
    近视跟的远点为有限距离,近点也比正常眼近。因此,患近视眼的人习惯紧贴在书上看字。由于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视网膜距品状体过远,或者晶状体比正常眼凸一些,变得太厚,折射光的能力太强,从无限远处射来的平行光线不能会聚在视网膜上,而会聚点成在视网膜前(如图乙)。矫正近视眼,可配戴用凹透镜制成的近视眼镜(如图丙),使入射的平行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再射入眼睛,会聚点就能移到视网膜上。

会聚作用:
1. 让一束跟主光轴平行的光射向凸透镜,观察到折射光线为会聚光束(如图甲所示),即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2. 会聚作用是指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通过凸透镜的折射光线相对入射光线而言,是会聚了一些或发散程度减小了一些,如图甲。凸透镜不仅对平行光束有会聚作用,对发散光束也有会聚作用。“会聚作用”并不等于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都是会聚光束。

三条特殊的光线:
①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
②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方向不变
③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可用棱镜对光线的偏折作用说明:如图


光束:
1.平行光束
平行光束是指截面积不发生变化的光束。平行光束由平行光线组成,由于太阳离我们非常远,所以太阳光发出的射到地球的光束我们认为是平行光束(如图所示):


2. 会聚光束
会聚光束是指光束的截面积不断减小的光束。会聚光束由会聚光线组成(如图所示)。


3.发散光束
发散光束是指光束的截面积不断扩大的光束。发散光束由发散光线组成。由一个点光源产生的一束光就是发散光束(如图所示)。

发散作用:
1. 发散作用
让一束跟主光轴平行的光射向凹透镜,观察到折射光线为发散光束(如图乙所示),即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2. 发散作用是指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通过凹透镜的折射光线相对入射光线而言,是发散了一些或会聚程度减小了一些,如图乙。凹透镜不仅对平行光束、发散光束有发散作用,对会聚光束也有发散作用,“发散作用”并不等于通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都是发散光束。

三条特殊的光线
①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反向延长线过焦点
②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方向不变
③延长线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原理
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原理可以用棱镜对光线的偏折作用来说明,如图:

根据透镜三条特殊光线作图
入射光线 光路图 折射光线
凸透镜 平行于主光轴 会聚于焦点
经过焦点的或从焦点发出的光线 平行于主光轴
经过光心 传播方向不变
凹透镜 平行于主光轴 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经过入射侧虚焦点
延长线经过凹透镜对侧虚焦点的入射光线 平行于主光轴
经过光心 传播方向不变

发现相似题
与“小明在实验室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