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二年级历史

首页
  • 填空题
    “新世纪的曙光”
    1.背景: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2.代表人物:____________。
    3.表现:
    (1)1918年,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____________》。
    (2)1918年底,李大钊创办《________________》。
    4.意义:中国的先进分子用______________为精神武器,教育和组织人民,将革命推进到一个新时期。
    本题信息:2011年同步题历史填空题难度一般 来源:田立中(初中历史)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新世纪的曙光”1.背景: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2.代表人物:____________。3.表现:(1)1918年,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___________...” 主要考查您对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新文化运动的后期是宣传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连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颂扬十月革命,指出它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并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李大钊第一个举起了了社会主义的大旗。
新文化运动的后期的性质是:
后期是无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原因:
1.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工人运动需要科学理论。
2.新文化运动造设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3.资产阶级政治斗争的失败。
4.爱国知识分子探索救国道路的积极努力。
5.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
李大钊及其发表的文章:


发现相似题
与““新世纪的曙光”1.背景: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