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二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美第一届大陆会议在《致魁北克人民书》中写道:“把几个权力分开,分配给不同的机构,以便互相抑制”的办法,是“人类智慧所能想出来的可以促进自由和繁荣的最有效的方式” 。
    ——戈登·伍德《美利坚合众国的创立》

    材料二: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次年元旦,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民国建立后,当时不少报纸命名中都含有“民主”“民权”“民国”字样。
    材料三:2012年2月13日至17日,应拜登副总统邀请,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对美国进行了正式访问。此次访美全方位促进了两国和两国人民的交流合作,充分展示了中美合作共赢的良好前景,有力推进了新时期中美合作伙伴关系建设。
    (1)依据材料一,“把几个权力分开,分配给不同的机构,以便互相抑制”体现了美国实行什么政权形式?哪部法律文件开始把这种“最有效的方式”变成了现实?该文件是哪次重大革命取得的成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在中国建立民主制度,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毕生奋斗。依据材料二,中华民国成立于何时?其性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美两国在历史上都曾遭受过哪国的殖民侵略?请列举体现近代中美关系的一个史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习近平访美期间,呼吁美方以实际行动反对“台独”。请用近代史实说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2年浙江省期中题历史材料题难度较难 来源:王千锁(初中历史)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美第一届大陆会议在《致魁北克人民书》中写道:“把几个权力分开,分配给不同的机构,以便互相抑制”的办法,是“人类智慧所能想...” 主要考查您对

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

1787年美国宪法

美国独立战争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
  • 1787年美国宪法
  • 美国独立战争
采邑制:
查理·马特改革时的土地分封制度。查理把分封给贵族、骑士、教会的土地称为采邑;领地不能世袭,死后归还国家;受封采邑者要为国王服兵役。采邑制的实行,建立了以土地关系为纽带的领主和附庸之间的臣属关系,以及以中小地主为基础的起兵制度,加速了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
法兰克王国的建立 1.建立时间:5世纪西罗马灭亡后
2.建立民族:日耳曼人
查理·马特的改革 1.时间:8世纪前期
2.内容: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的土地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3.影响:这次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墨洛温王朝 法兰克王国的第一个王朝,481年,萨利克法兰克人首领克洛维在教会及法兰克人、罗马人的支持下建立法兰克王国,因为其出身于墨洛温家族,故称墨洛温王朝。王朝后期,宫相势力日盛。751年,宫相丕平取代了墨洛温王朝建立加洛林王朝

《1787宪法》:
1787宪法是美国1787年制定并于1789年批准生效的美利坚合众国联邦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它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1787年宪法强调加强国家权利,又在权利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的原则,以避免权力过于集中,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其内容是:立法、司法与行政权三权分立。分权制衡的核心精神在于权力平衡。其学说来自洛克和孟德斯鸠等人,美国人把思想、理论转变为行动、实践。
三权分立的主要特点(结构图):

联邦制与邦联制的对比:

《1787宪法》制定的背景:
1.经济因素:外国上商品占据美国市场;海外贸易受挫;没有统一的国内市场;收支失衡,外债巨大。
2.政治因素:边境面临严重的威胁;国内社会矛盾尖锐。
3.根本原因:独立后的美国以松散的联邦同盟存在。

《1787宪法》体现原则:
1.中央集权原则(联邦制原则);
2.分权制衡原则: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制衡;
3.民主原则:总统、议员由民选产生。

《1787宪法》的作用:
1.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2.缓和矛盾,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基础;
3.妥善的处理了地方和中央的关系;
4.有利于形成真正统一的国家市场,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5.局限性:没有废除南方的努力制度,没有解决好南北矛盾。


《1787宪法》原件:

“驴象大战”:
1828年,民主党人杰克狲竞选美国第七任总统,对手以“笨驴”嘲讥他。杰克狲当选后,其顽固的作风让他那“驴子”的绰号挥之不去。
1874年,有人在漫画中用受困的大象来讽刺共和党在选战中失力。
民主党和共和党后来都接受这种比喻。驴子被视为笨头笨脑的动物,但民主党人认为,驴子其实是既聪明有又勇气的动物。大象被讥为大而不当、华而不实、保守愚昧,但在共和党人心目中却代表了尊严、力量和智能。
每到选举季节,海报和报纸铺天盖地都是驴和象的“光辉形象”,竞选的会场上也时常出现充气塑料做的驴和象。
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民族独立战争和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反殖民战争。由于英国对殖民地的剥削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了北美人民的抗争。始于1775年4月的莱克星顿枪声,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国的诞生。经过北美人民的艰苦抗争,终于在1783年迫使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民主体制,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拉丁美洲和法国大革命起到了推动作用。
美国独立战争知识架构图:

美国宪法与英国权利法案对比:

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意义:
1.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通知,建立近代每周第一个独立国家;
2.美国独立战争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同时还是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
3.美国独立战争对法国大革命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美国独立战争示意图: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美第一届大陆会议在《致魁北...”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