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三年级化学

首页
  • 问答题
    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在今年的化学活动周中,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做了二个有关铁的实验.
    实验一:用干燥纯净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实验装置如下图:

    其中A是实验室用草酸(H2C2O4)和浓硫酸加热制取一氧化碳的气体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2C2O4
    浓硫酸
    .
    H2O+CO2↑+CO↑.请回答下列问题:
    (1)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C装置无明显现象,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D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
    (3)E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4)F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实验二:铝粉和氧化铁粉末反应(铝热反应)
    实验装置如下图:
    图中纸漏斗由两张滤纸折叠成漏斗状套在一起,使四周都有四层,点燃镁条后观察到的现象: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细沙中.
    实验后老师作了如下提示:实验中镁条和氯酸钾的作用是提供反应所需的高温条件,铝粉和氧化铁粉末在高温条件下的反应叫铝热反应,属于置换反应,该反应常用于焊接钢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中单质铝与一氧化碳有相似的______(填“氧化”或“还原”)性.
    实验后同学们对金属与金属氧化物间的反应产生兴趣,激发了探究热情.
    提出问题:任何金属与金属氧化物在高温条件下都能反应吗?
    同学们在请教老师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了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组别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实验1取Zn、CuO粉末的均匀混合物于密闭容器中,高温加热.
    向冷却后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黑色粉末变成______色

    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水溶液呈无色.
    Zn和CuO能发生置换反应.
    实验2取Mg、CuO粉末的均匀混合物于密闭容器中,高温加热.
    向冷却后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发生爆炸,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水溶液呈______色.

    ______
    实验3取Cu、Fe2O3粉末的均匀混合物于密闭容器中,高温加热.粉末无变化Cu、Fe2O3不能反应.
    实验总结:金属与金属氧化物在高温条件下有些能反应,有些不能反应.
    反思拓展:金属与金属氧化物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的规律和金属与______的反应相似.
    本题信息:2011年化学问答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在今年的化学活动周中,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做了二个有关铁的实验.实验一:用干燥纯净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装置...” 主要考查您对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氧化铁自身具有氧化性,我们可以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灼热的氧化铁可以和氢气(H2)、碳(C)、一氧化碳(CO)等具有还原性物质反应,生成铁+X(氧化物)。



实验室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反应原理:3CO + Fe2O32Fe + 3CO2
装置:


现象:红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澄清石灰石变浑浊,尾气燃烧时产生蓝色火焰。

实验步骤:
a.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b.装入药品并固定装置
c.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并点燃酒精灯
d.待装置内的空气全部排尽后点燃酒精喷灯给氧化铁加热
e.当试管内的红色粉末变为黑色时,停止加热
f.待玻璃管内的固体冷却后,停止通一氧化碳,并熄灭酒精灯

实验结论:红色的氧化铁被一氧化碳还原成单质铁,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得到了氧,生成了二氧化碳。

化学反应方程式:
3CO + Fe2O32Fe + 3CO2
CO2+Ca(OH)2==CaCO3↓+H2O
2CO+O22CO2

注意事项:
a.反应条件:高温;若无洒粉喷灯可在酒精灯火焰上加一个金属网罩。
b.CO有剧毒,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未反应完的气体要进行尾气处理;尾气处理方法有收集法、燃烧法(将CO转变为无毒的CO2)以防止污染空气。
c.操作顺序:CO要“早出晚归”,洒精喷灯要“迟到早退”。
实验开始先通入CO,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CO 与空气混合,加热时发生爆炸;实验完毕后要继续通入 CO气体,直到玻璃管冷却,防止高温下的铁与空气接触,被氧化。
发现相似题
与“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在今年的化学活动周中,某校兴趣...”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