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物理

首页
  • 填空题
    渤海湾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优势,盛产大虾和螃蟹等海产品.在运南运海产品的包装箱中,一般都选用泡沫塑料制作.据你认为,在利用该材料的过程中:
    优点是 ______.
    缺点是 ______.
    本题信息:2011年淮安模拟物理填空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渤海湾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优势,盛产大虾和螃蟹等海产品.在运南运海产品的包装箱中,一般都选用泡沫塑料制作.据你认为,在利用该材料的过程中:优点...” 主要考查您对

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有利于节约能源的措施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 有利于节约能源的措施

密度知识的应用:

应用 适用范围 方法
求物体的质量 不便于直接称量质量的物体 (1)查出该物质的密度ρ,测出体积V
(2)根据ρ=m/v的变形公式m=ρV,求出质量
求物体的体积 形状不规则或不便于直接测量体积的物体 (1)查出物质的密度ρ,用天平测出其质量
(2)根据ρ=m/V的变形公式V=m/ρ求出体积
求物质的密度 鉴别物质 (1)根据ρ=m/v算出物质的密度
(2)对照密度表,鉴别出什么物质

密度的应用:
密度的应用主要有四个方面:①选择材料;②鉴别物质;③由体积求质量;④由质量求体积。

1.选材料问题

例1  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以密度作为所选材料的主要考虑因素,如:用密度较小的铝合金作为飞机外壳的主材料等。下面属于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选材的是(   )
A.用塑料做电源插座的外壳
B.用塑料泡沫做成表演场景中滚落的“石头”
C.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
D.用橡胶做汽车轮胎
解析:用塑料泡沫做成表演场景中滚落的“石头”,利用了塑料泡沫密度小的特性。
答案:B

2. 鉴别物质问题
(详见【密度与物质鉴别知识点】)

3. 求质量问题

例3一块石碑的体积为5米3,取一小块作为这块石碑的样品,测得它的质量是130克,用量简装入100厘米3的水,再把石碑样品完全浸入水中,水面升高到150厘米3处,请你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出整块石碑的质量为__kg。
解析:石碑密度

所以石碑总质量

答案:1.3×104

4. 求体积问题
例4“五·一”黄金周,征征和妈妈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图所示。她听说宜兴茶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44.4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4.8g。

(1)请你帮征征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2)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159g,则该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
解析:(1)=14.8cm3


答案:(1)3.0g/cm3(2)53cm3

密度的特殊用途:
    密度的特殊用途密度的特殊用途是根据需要选取不同密度的物质作产品的原材料。铅可用作网坠,铸铁用作落地扇的底座、塔式起重机的压铁等,都是冈为它们的密度比较大。铝合金用来制造飞机,玻璃钢用来制造汽车的外壳,泡沫塑料用来制作救生器件,氢气、氦气是气球的专用充气材料等,都因为它们的密度比较小。

怎样判断物体是否空心:

    判断物体是实心还是空心,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实质上都是根据密度的定义式,比较实际物体与实心物体的质量、体积或密度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即:比较质量法、比较体积法或比较密度法。如果存在差异,则实际物体为空心物体。
1.如果物体是实心的,则该物体的密度应该和组成物体的物质密度相同。因此只要用“比较密度法”比较,即可确定该物体的空实性。
2.假设物体是实心的,可以由求得等质量实心物体的体积是多少,再跟该物体的真实体积相比较,即可确定物体的空实性,这种方法称为“比较体积法”。
3.假设物体是实心的,可以由m=ρV求得等体积的实心物体的质量是多少,再跟该物体的真实质量相比较,即可确定物体的空实性,这种方法称为“比较质量法”。


解决能源问题的出路:
一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二是开发和利用新能源,特别是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和核能。

 具体措施:
(1)节能降耗,从我做起:随手关灯、关电脑等,注意节约用水等等;
(2)注意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废气、废物排放的污染因素;
(3)依靠科学技术创新开发绿色新能源,加强能源利用中的防护措施,提高能源使用的安全性。

能源利用中的效率问题:
1. 热效率:,Q有用是有效利用的热量,E指总能量。如果是炉子,则E为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E=Q=mq);如果是太阳能热水器,则E 为接收到的太阳能;如果是电热器,则E为电流做功放出的热量。

2. 热机效率:,其中W有用是指输出的有用功(W有用=Pt),Q为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总能量(Q=mq)

能源利用的效率问题,关键是分清有效利用的能量和总能量。一般来说,转化成的能量是有效利用的能量,消耗的能量为总能量。


21世纪的能源趋势:
虽然能造是守恒的,但能量转化和转移是有方向的。随着能源消耗的迅速增长,化石能源将会枯竭,必须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节约能源,同时不断开发新能源,才能解决能源危机。
发现相似题
与“渤海湾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优势,盛产大虾和螃蟹等海产...”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