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改错题
    统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主流。努力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历来都是我国人民共同的愿望和历史发展的潮流。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共8分)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为加强对地方的管辖,采取了什么措施?(1分)
    (2)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自明清以来台湾与大陆曾经几次分离。目前大陆与台湾的现状与解放战争中的哪次战役有关?当前我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了什么方针?(2分)
    (3)自唐朝到清朝是我们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民族融合形式多种多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各举一例史实):(4分)
    时期
    民族融合的形式
    具  体  史  实

    和亲
     

    民族迁徙
     

    册封]
     
    设置管辖机构
     
    (4)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什么

    本题信息:历史改错题难度较难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 答案解析
    查看解析
本试题 “统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主流。努力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历来都是我国人民共同的愿望和历史发展的潮流。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共8分)(1)...” 主要考查您对

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三大战役:
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淮河、平津三个战略性战役。辽沈、淮河、平津三大战役,历时142天,共争取起义、投诚、接受和平改变与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44个师,非正规军29个师,合计共154万余人。三大战役后,蒋介石国民党集团赖以维护其反动统治的主要精锐部队被消灭殆尽,中国革命已处于胜利的前夜。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巩固基础。

三大战役简况:

战役名称 作战部队和指挥员 战役时间 歼灭和改编人数 解放地区 歼灭或俘获敌指挥官
辽沈战役

东北解放军

林彪  罗荣桓

1948年9月-11月 四十七万多人 东北全境 范汉杰
廖耀湘
淮河战役

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

刘伯承  邓小平  陈毅  粟裕   谭震林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五十五万多人 长江以北中下游地区

杜聿明
黄百韬
黄维等

平津战役

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

林彪  罗荣桓  聂荣臻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五十二万多人 华北全境 陈长捷等

三大战役的意义:
从战争规模和取得成果来看,三大战役在中国战争史上是空前的。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的主力基本被消灭,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
辽沈战役示意图:

发现相似题
与“统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主流。努力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