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试题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华诞,高中学生开展了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一 围绕“艰苦探索”提出问题:(1)1921年7月,中共“...” 主要考查您对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红军长征(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遵义会议、长征精神)
抗战的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渡江战役和解放南京)
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
时间:1921.7.23—8.3;
地点:上海、嘉兴南湖;
出席代表:12人,上海李达、李汉俊;北京张国焘、刘仁静;长沙毛泽东、何叔衡;武汉董必武、陈潭秋;济南王烬美、邓恩铭;广州陈公博,日本东京周佛海以及陈独秀委派的代表包惠僧(13)。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可尔斯基也出席了大会。代表全国53位党员。
确立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
制定党的纲领: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明确中心任务:领导工人运动。
选举领导机构: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中共一大内容:
①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
②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③成立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书记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
①思想基础:十月革命胜利后,一批先进分子“以俄为师’,开始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②阶级墓础: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
③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第一个早期共产党组织是陈独秀在上海建立的。
④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
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基本规律和历史特点:
(1)规律:中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2)特点:
第一,中共是在列宁和第三国际帮助下建立的。
第二,中共是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建立的,没有欧洲那样产生改良主义的社会基础,但党受小资产阶级思想和封建主义思想的影响较大。
第三,党成立时理论准备不足。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意义:
“两大”: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历史上重大里程碑”;
“两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大地出现了新曙光”、“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
工人运动的失败使共产党认识到国共合作的重要性同时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也让孙中山认识到人民力量的强大。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有共产党员参加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形成。
新三民主义的特点:
1、最大特点是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紧密结合。
2、新三民主义和旧三民主义相比,有了崭新的反帝反封建的内容。
中共积极帮助国民党改组:
1、共产国际和中共对孙中山的支持:
1923.10鲍罗廷来华明廖仲恺、谭平山等组成国民党临时中委;
1923.11共产国际决议《关于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和国民党问题》要求对三民主义重新作出解释使之成为一个符合时代精神的民族政党。
2、孙中山加快了改组的步伐:
1923.1《孙文越飞宣言》的发表,确立联俄政策;
1924.1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国民党联共政策的确立和扶助农工政策的确立。
国民党一大召开:
1924年1月12日在广州开幕。
共产党人李大钊、毛泽东、谭平山等出席了会议。
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从而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这样,国民党就由资产阶级的政党开始转变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民主联盟。大会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核心的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成为革命高涨的起点。
国民党一大的主要成果:
1、政治上通过了新的革命纲领,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共同政治纲领。
2、在组织上通过了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决定。改组后的国民党开始由资产阶级政党转变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民族革命联盟,从而成为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工农武装割据”:
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在领导武装起义、创建人民军队的基础上,在广大农村进行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并以此来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一种斗争形式,也是中国式革命道路必经的重要阶段。
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是“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践,一是“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在斗争实践中,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位于湖南、江西两省边界罗霄山脉中段,是1927年10月由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开创的。1928年4月,朱德、陈毅等率领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农军到达井冈山。两军会合后,组成了工农革命军第四军(随后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5月,湘赣边界召开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了毛泽东任书记的中共湘赣边界特委。会后,成立了袁文才任主席的湘赣边界苏维埃政府。
井冈山精神:
诞生于土地革命时期的井冈山根据地,主要内涵是:胸怀理想、坚定信念;实事求是、勇闯新路;艰苦奋斗、敢于胜利;依靠群众、无私奉献。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地区,到1928年春,初步建立起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条件:
在井冈山地区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有利条件主要从历史条件、地理条件、政治条件和阶级思想等三个方面来分析。
1、历史条件:
(1)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井冈山地处边远的山区,是敌人统治力量极为薄弱的地方,有利于革命力量在敌人统治的缝隙中得到保存、发展和壮大。
(2)国民大革命运动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和领导下,湘、赣等省的农民运动发展迅速,湘赣边界各县曾经建立过党的组织和农民协会,甚至建立过县、乡各级的农民政权,广大农民群众经历过大革命的洗礼,对革命的认识和觉悟比较高。这就使中共在井冈山地区建立革命根据地存在着比较广泛的深厚的群众基础。
2、地理条件:
(1)井冈山地处湘赣边境,属于罗霄山脉中段,地势险要,进可以攻,退可以守。这样易守难攻的地势可以极大地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
(2)井冈山地处东亚季风区,气候适宜,物产丰富,资源充足,主要物产有粮食,还有竹木、花生、药材等。井冈山周围各县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便于部队筹粮筹款。
(3)井冈山地处湘江和赣江之间的狭长地段,可以两江作为天然屏障,对御敌和保存自己有利。
3、政治条件:
(1)井冈山地处湘赣边界,距离国民党的统治中心比较远,但革命力量的一举一动可以影响湘、鄂、赣三省,有利于革命势力的发展。
(2)湘、赣两省军阀之间又存在着矛盾,对井冈山地区的控制力量相对薄弱。当时,统治阶级内部发生新的破裂,李宗仁部同唐生智部发生战争,湖南、江西两省的军阀部队大量卷入了这场混战,井冈山地区仅剩下战斗力很弱的保安团、靖卫团和挨户团,造成湘赣边界空虚。这就更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提供了有利条件。
(3)由于长期受封建地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井冈山边界各县的农民心向共产党,继续反封建斗争,有的县、乡保存有农民自卫军和几百支枪,还有袁文才、王佐率领的部队,这些武装力量“虽然大体上还属于旧式农民武装的性质”,但他们愿意同工农革命军联合。
4、阶级思想。
当时党内可以生存的大城市都是由非左倾冒险主义和右倾投降主义把持。革命之初,党内地方派别主义及封建军阀割剧思想影响有着重大影响。在井冈山的除了拥毛派外,都是湖南湖北江西四川人,是华中红军的梁山。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意义:
1、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地区,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实践中,红军创造了人民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要经验,形成了以“胸怀理想、坚定信念,实事求是、勇闯新路,艰苦奋斗、敢于胜利,依靠群众、无私奉献”为主要内容的井冈山精神,对中国革命的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2、没有土地革命,红军战争就得不到群众的支持,革命根据地也就不能巩固和发展;不建设革命根据地,武装斗争就没有后方的依托,土地革命成果就无法保持。
3、大革命失败后,全国革命形势处于低潮。毛泽东、朱德领导的井冈山工农武装割据取得了显著成绩,创造了比较完整的经验,从而在处境艰难的广大革命者心中燃起了新的希望。
4、井冈山根据地创建的军事意义在于:
中国共产党人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社会特别是中国革命的性质、特点,通过战争的具体实践,开创了“引兵农村”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军事战略;
形成了“党指挥枪”等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奠定了中国无产阶级建军思想的理论基础;
造成了中国式的游击战争战略态势和与之相适应的一系列战术原则,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军事理论,为中国革命战争的最后胜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1、“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源于毛泽东对湘赣边界斗争经验的总结,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在领导武装起义、创建人民军队的基础上,在广大农村进行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并以此来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一种斗争形式,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为民主革命指明了道路。
2、其内容包括:共产党领导下的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及其密切结合。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没有一支相当力量的红军和红军战争的胜利,就不能创建革命根据地和进行土地革命;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的中心内容,是广大农民的要求,没有土地革命,红军战争就得不到群众的支持,根据地也就不能巩固和发展;根据地是革命和革命战争胜利发展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不建设革命根据地,武装斗争就没有后方的依托,土地革命的成果就无法保持。
3、中国革命要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是由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无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同时,中外反动势力特别强大,并多集中在城市,力量相对集中,农村是其统治薄弱的地方,易于突破。
第五次反围剿:
1933年—1934年,蒋介石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红军经过一年奋战,未能打破敌人的“围剿”,被迫放弃中央根据地,开始进行长征。
长征:
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主要原因:左倾错误的领导。
时间: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出发到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会师,至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
意义:粉碎了国民党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成伟大的长征精神;开始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遵义会议:
时间:1935年1月
内容:
1、遵义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决议》,指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博古和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犯了一系列严重错误。会议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
2、对中共中央和红军领导进行改组,推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3、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决定仍由中央军委主要负责人周恩来、朱德指挥军事。随后,中央政治局常委进行分工,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责,毛泽东、周恩来负责军事。
意义: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中共第一次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党内存在的路线方针等问题,,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形成于工农红军长征过程中,主要内涵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1、时间:1933年秋
2、地点:中央根据地
3、过程:
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100万兵力、200架飞机,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及其附近的革命根据地进行大规模“围剿”,企图逐渐消耗红军,缩小根据地,最后寻求红军主力决战,消灭红军。这时,博古、李德等全面否定了毛泽东制定的战略方针和作战原则,错误地用阵地战代替游击战和运动战,用所谓“正规”战争代替人民战争。反“围剿”开始时,国民党军占领黎川。红军在博古、李德的错误指挥下,先是实行军事冒险主义,企图收复黎川,御敌于根据地之外,令红军北上迎敌,进攻黎川以北硝石、资溪桥等白区敌之坚固阵地,结果屡战不胜,丧失了主动权。1934年4月,广昌一战,红军损失很大。国民党军队向根据地中心进攻,博古、李德等人又实行防御中的保守主义,六路分兵,全线抵御,以堡垒对堡垒,“短促出击”,大打阵地战,同敌人拼消耗,使红军东堵西截,完全陷于被动地位。在反“围剿”中,毛泽东曾先后提出以红军主力突进到以浙江为中心的苏浙皖赣地区和湖南中部去,以打破敌人“围剿”的正确建议,但博古等人拒不接受。这样,红军经过一年苦战,终于未能打破敌人的“围剿”。最后,博古、李德等又实行逃跑主义,于1934年10月,仓促决定中央领导机关和红军主力退出根据地,进行长征。
4、失利原因:毛泽东已被撤销在红军中的领导职务,“左”倾领导人博古掌权。他偏听偏信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的错误主张,同敌人死打硬拼。
5、结果:红军苦战一年,未能粉碎敌人的“围剿”,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遵义会议的背景:
1、党的干部和红军指战员对王明“左”倾错误导致中国革命处于极端危险境地的不满情绪达到了顶点,并在成功与失败的比较中认识到毛泽东军事指挥的正确,强烈要求改变党的领导的愿望所致。
2、转兵贵州是红军在长征中战略方针的第一次改变,避免了红军覆灭,为遵义会议的召开提供了条件;遵义会议的内容,指导学生阅读小字,明确:军事上是辨明红军战略战术方面的是非;组织上是改组党中央领导,解决军事最高指挥权的问题。
遵义会议意义:
1、遵义会议由于受形势的制约,它只是从军事上和组织上纠正了“左”倾错误,而没有从思想上彻底清除党内的“左”倾思想。
2、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理解:党的领导从根本上说是对思想路线的领导,遵义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就是从思想上路线上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当时的中心任务是军事斗争,中央把军事指挥权交给毛泽东,就在事实上确立了他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3、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在与共产国际联系中断的情况下,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解决了自己的路线;采取民主集中制原则,独立解决了党中央领导机关改组问题。改变了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指示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做法,实际上确立起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全局上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表明中国共产党已是一个政治上成熟的政党,完全可以独立地承担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
从数字看长征:
从中央红军1934年10月10日离开江西瑞金开始战略转移,至1936年10月红军三大方面军在陕甘苏区胜利会师,长征共历时两年。四路红军部队长征途中共转战14个省份, 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其中,中央红军经过了10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和杂居区,渡过的主要江河有22条,翻越的主要大山有20座,攻占县城100余座。
长征中,红军平均每天行军37公里。在中央红军368天的行军途中,15个整天在打大决战,平均每天都有一次遭遇战。为消灭长征中的红军,蒋介石调集了国民党中央军、粤军、湘军、桂军、黔军、滇军、川军、东北军、西北军、马家军及少数民族中反动头人武装等10多支部队数十万大军,千方百计进行围追堵截。
在中央红军的队伍中,共有32位女同志历经艰难险阻,胜利完成了长征,途中没有一人掉队,没有一人牺牲,可谓中国妇女运动史上的一个奇迹。长征途中,红军师以上干部的年龄绝大部分都在二、三十岁,红军将领的平均年龄仅25岁。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时,在中将以上的254名将帅中,有222人参加过长征。以长征开始时计算他们的平均年龄,9位元帅为36.5岁,8位大将为31.7岁,48位上将为25.9岁,157位中将为23.8岁。
胜利标志:
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9月2日上午9时,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巡洋舰“密苏里号”上举行了签降仪式。
胜利意义:
1、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2、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胜利原因:
1、日本: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
2、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确立,全民族的抗战;中共在统一战线中起了中流砥柱作用;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广大爱国将士的英勇作战;
3、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配合,各国人民的支援 。
解放区军民大反攻:
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10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苏联参战后准备进占城市及交通要道的指示》。同日,八路军延安总部朱德总司令发布了战略大反攻的命令,要求各地人民抗日武装对日军发起全面大反攻。 从8月9日到9月2日,解放区军民收复县城159座、据点747处,歼灭日伪军57962人,使各解放区基本上联成一片。到10月上旬,解放区军民在大反攻作战中,共收复城市二百余座,毙、伤、俘日伪军二十三万多人,解放国土三十一万五千余平方千米,解放同胞一千八百七十余万,取得辉煌的战绩。
中国战区的日本投降仪式:
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举行。会场布置呈“□”字形,受降席座北朝南,以何应钦为最高受降官。投降席坐南朝北。观礼席在东西两侧,除国民政府的有关军政人员外,还有美国军官和中外记者。签字仪式的主持人是国民政府总参谋长萧毅肃。 9时半,日本侵华派遣军司令冈村宁次率领总参谋长小林浅三郎等人来到国民政府陆军总司令部。10时,在中国人员的押引下进入会场。冈村宁次快步进入礼堂,向何应钦敬礼后,低头入座。然后小林浅三郎向何应钦敬礼,领取投降书,交冈村宁次签字盖章。签字盖章后,再由小林浅三郎呈交何应钦。 小林浅三郎递交投降书后,冈村宁次立即率领投降代表退席。其后,何应钦作了简短致词,受降签字仪式即告结束。
渡江战役:
又称京沪杭战役,是1949年4月21日至6月2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为占领当时中华民国处于长江中下游流域政治、经济中心,强渡长江并向中华民国国军发起大规模战略进攻之战役。此役共歼国民党军43万多人,解放了南京、杭州、上海、武汉等大城市和苏、浙、赣、皖、闽、鄂广大地区。最终中国共产党占领中华民国首都南京,以及经济中心、当时世界四大都市之一上海。渡江战役是继三大战役后,人民解放军又一次大规模的战役行动。这一胜利,为进军华南、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加速了全国的解放。
解放南京: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重庆谈判与北平谈判:
①从形式上看,都是国民党主动提出和谈,其目的基本上都是为了维护国民党的统治地位。但重庆谈判是在国民党军事力量处于优势的情况下为其军事部署准备时间,另外给中国人民造成和平民主的假象,将战争的罪责嫁祸于共产党;北平谈判是在国民党败局已定的情况下,国民党主动求和的,目的是为了延缓时间,通过缓兵之计达到卷土重来或“划江而治”的目的。
②从结果来看,中共都通过和谈挫败了国民党的阴谋。重庆谈判迫使蒋介石承认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中共获得了制止战争的主动权;北平谈判使国民党的缓兵之计破产,人民解放军迅速发起了渡江战役,推翻了南京国民党政权。两次和谈都存在结束内战、实现民主政治的可能性,但都因国民党缺乏诚意而致使这种希望完全破灭。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1、中国人民彻底翻了身: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2、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3、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一方面有力地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另一方面也极大地增强了世界和平力量。
百万雄师过大江: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反动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下进军令后,等候在长江北岸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在“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下,从江苏江阴到江西湖口的500千米战线上,奋勇渡江作战。
渡江作战是分东、中、西三个集团军进军。20日晚,中集团军在巢湖、无为一带的姚王庙、大套沟地段,利用敌二十军与八十八军换防这个弱点发起登渡,给敌人一个致命的打击。敌人苦心经营的所谓“天险防线”、“立体防线”,解放军只用了30分钟就给撕开了一个长达10千米宽的口子,先头部队向敌纵深勇猛地插进去。21日拂晓,七个主力团渡过了长江,占领铜陵、繁昌地区,并向纵深发展。中集团军登渡首战告捷。西集团军在贵池、湖口间突破敌人的防线,占领东流、彭泽、至德、殷家汇、贵池等南岸阵地。东集团军也在镇江、江阴间向敌的防线猛攻,在打退了英帝国主义兵舰紫石英号的挑衅后,争取了江阴守敌7000人起义,控制了江阴要塞,封锁了长江。解放军连克扬中、江阴、镇江等地。三路大军胜利渡江,国民党海军第二舰队司令林遵率25艘舰艇在南京以东江面起义,另一部23艘舰艇在镇江江面向解放军投降。国民党反动派的长江防线彻底崩溃。一侦察队划一只小船偷渡过江,得知敌人防守南京的卫戍部队──暂编第四师已弃城逃跑。在南京地下党的帮助下,侦察队便从下关码头搞回一只渡轮。原包围两浦的解放军,于23日傍晚,分批从浦口渡江,南岸许多民船也划过来接应解放军渡江。当晚,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南京,红旗插上了伪总统府。
5月14日,解放军的先遣部队,在九江至武汉地段,也进行了胜利的渡江作战。16、17日解放武汉三镇。
政治协商制度(政协制度):
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社会各界的代表,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组织形式,经常就国家的大政方针进行民主协商的一种制度。这是中国人民根据革命历史和现实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
1.我国的多党合作事宜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各民主党派与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团结合作。
2.各民主党派是与共产党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而不是反对党或在野党。这是因为我国民主党派与共产党在政治目标和根本原则上具有一致性。
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与各民主党派作为亲密友党和参政党地位,决定了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实质是团结合作,而不是多党竞争、轮流执政、互为对手、彼此倾轧的势不两立的关系。
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比较:
1.联系:
两者都是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2.不同之处:
(1)性质不同: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不是我国的国家机构;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我国国家机构体系中处于首要地位。
(2)职能不同:
人民政协的职能主要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有权决定国家和地方的重大事物,而人民政协则是对上述问题进行协商。
(3)监督权不同:
人大监督是运用国家权力实行的监督,是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具有法律约束力;
而政协监督不具有国家权力的性质,不具有法律约束力,是一种民主监督。
(4)产生与组成方式不同:
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
政协委员由各方协商产生。
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①形成: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②职能的转变及定型: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但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它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③新发展: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标志着这一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中共同民主党派的合作是政治合作。
政治合作就要有共同的政治纲领、政治原则,在重大问题上还要有共同的政治主张。没有这个政治基础,多党合作便无从谈起。
当前,这个政治基础包括我国的宪法、中共的基本路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些理论、纲领、原则和主张,往往是由中共首先提出并广泛吸收各民主党派等正确意见、达成协议的方式形成的。政治路线、方针、政策的决策者只能是一个,否则不能运作。到付诸实施时,组织指挥者只能是一个,否则也不能运作。好比交响乐团,在作曲时大家都可以提意见,各民主党派都应积极参与,这在中国叫做政治协商(当然政治协商并不限于决策之前),最后公认由共产党博采众议来定谱。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一个决策者。多党合作这交响乐团里有许多诸如小提琴手、钢琴师等的演奏家,他们各有专长,甚至独具风格,但如果各行其是,乐团就无法奏出和谐、动听的交响乐章。关键是要有一个统一的指挥。演奏多党合作这个“交响曲”的指挥者就是中国共产党,因为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政党,只有它才能担当中国人民领导核心的历史使命。这个领导核心地位不是中共自封的,而是包括各民主党派在内的中国人民经过半个世纪以上胜利和失败的历史实践、经过欢乐和痛苦的反复比较做出的政治抉择。
在多党合作中,一党领导是前提,但多党合作对共产党的领导也是不可缺少的。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任何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民主党派成员虽然只有几十万,但他们正如毛泽东所说那样,是一根根头发,联系着一把把头发。共产党领导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善于从群众中吸取一切有益的养料,把群众中的正确意见集中起来,形成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智慧和力量。从一定意义上说,多党合作就是共产党贯彻群众路线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多党合作,共产党能够了解到不易得到的信息和呼声,听到不易听到的批评和建议,从而使共产党的决策更能与群众的脉搏合拍,改进工作,减少失误,更易于为各方面群众所接受,贯彻执行起来阻力小而助力多。这对于共产党领导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同就把建立国家的政治制度当作头等大事。作为临时宪法的《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经全国人民普选产生,由各党派和杜会各阶层的人士组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新中国的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规范了政府与人民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昭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新中国民主政治的鲜明特色:
民主是一种价值观念,更是一种国家制度。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其根本特点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从政治制度建设的层面上讲,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政治制度,又称三大基本政治制度。同时,民主政治的建设必须有制度化、法制化的保障。因此,依法治国就成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代议制的异同:
1.相同点:
(1)都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都是一种代议制。
(2)都是定期选举产生议员的间接民主形式,即代议民主。
2.不同点:
(1)阶级本质(国体)不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适应并服务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资产阶级议会制度与资产阶级专政的国体相适应,并服务于资产阶级专政。
(2)经济基础不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的,为维护社会主义经济服务。西方代议制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之上的,是维护资产阶级私有制的工具。
(3)行使权力的主体不同:
人民代表大会权力的主体是人民,西方国家的议会权力的主体是议员,议员都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
(4)权限和活动原则不同:
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按照民主集中制的组织活动原则统一行使一切国家权力。西方国家的议会制一般以三权分立的原则组织起来,立法、司法、行政三权相互制约,彼此平衡。
(5)代议机关与政党的关系不同:
西方国家议会里通常是多党共存,通过议会党团及其领袖在议会内活动,党与党之间有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议会政治与政党政治紧密结合。在两党制国家,两大政党在议会中起主导作用;在多党制国家,议会中多党林立,政党间的合作与斗争、联合与分裂不断。
中国全国人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工作。中共和其他民主党派都有全国人大代表,但这些代表并不是由党派产生的,在全国人大的活动也不是按党派来展开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1)依据:《共同纲领 》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普选产生。
(2)标志: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体现了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原则。
(3)内容: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地位: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的含义:
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内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里,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机关,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的特点:
(1)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自治区都是中央政府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机构,都必须服从中央集中统一的领导,但必须充分考虑各民族地区的具体情况和需要。
(2)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不只是单纯的民族自治或地方自治,而是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结合,是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结合。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1、原因:
(1)中国在历史上长期以来就是一个集中统一的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境内各民族逐步汇合成了中华民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历史传统。
(2)长期以来中国的民族分布以大杂居、小聚居为主。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只适宜于合作互助,而不适宜于分离的民族关系。
(3)我国人口、资源分布和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只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才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昌盛。
(4)自1840年以来,中国各民族都面临着反帝反封建、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共同任务和命运。在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长期斗争中,中国各民族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和政治认同感。这就为建立一个统一的新中国,并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和社会基础。
2、目的:为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繁荣。
3、依据:共同纲领的规定和1954年宪法的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4、意义: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5、作用:
(1)有助于把国家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既维护了国家主权统一,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
(2)有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做到因民族制宜,因地区。
(3)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
(4)有助于把各民族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与“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华诞,高中学生开展了以“没有共产党...”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