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二年级历史

首页
  • 单选题
    中国服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朝的“凝重”,六朝的“清瘦”,唐朝的“丰满华丽”,宋朝的“理性美”,元朝的“粗壮豪放”,明朝的“敦厚繁丽”,清朝的“纤巧”。这里的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朝的“丰满华丽”,宋朝的“理性美”,折射出来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     ]


    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的萌发
    B.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
    C.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本题信息:2012年黑龙江省期中题历史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李晶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中国服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朝的“凝重”,六朝的“清瘦”,唐朝的“丰满华丽”,宋朝的“理性美”,元...” 主要考查您对

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程朱理学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 程朱理学

宗法制定义:

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一种权力继承制度。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宗法制特点:

嫡长子继承制,利用父系关系的亲疏来决定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家”和“国”密切结合。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联系:

(1)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纽带,它维系了分封制,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它们体现了西周政治制度等级森严、政治与血缘结合的鲜明特点。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基本原则:

第一,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第二,小宗服从大宗。诸弟服从长兄;大宗保护小宗,调解小宗之间的纠纷;
第三,既是家族组织,又是一级国家政权,共同对周天子负责。


宗法制:

(1)目的:
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最大的特点(核心):
嫡长子继承制。
(3)内容:
①宗法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②宗法制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③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④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4)作用:
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5)评价:
①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②宗法血缘关系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央与地方的隶属关系,血缘关系经几代后就会逐渐疏远,封国的实力一旦强大起来,中央的控制效果必然减弱。


分封制与宗法制示意图:

 


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汉书?艺文志》上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汉书·艺文志》上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争鸣”,是指当时代表各阶级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做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原因:
①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代。 
②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正在形成。 
③政治上:分封制瓦解,新兴封建阶级正在形成。 
④文化上:礼贤下士,学在民间兴起,学术逐渐下移。 
⑤直接原因:不同阶级代表著书立说,形成“争鸣”局面。
2、流派和主要代表:
春秋战国时期,最主要的思想流派有道家、儒家、墨家和法家。
3、意义:
①“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4、影响: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并非偶然,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动的时期,社会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这场变革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
经济上,井田制瓦解。在这以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土地全归周王室所有,这时出现了土地私有。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按田亩收税,土地由国有向私有转变,原有的经济秩序遭到很大破坏。
政治上,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原来的周天子统一号令天下,但这时原来受周天子所封的诸侯现在成了许多各自为政的国家,互相兼并、争霸,大国凭借实力争得盟主地位,“挟天子以令诸侯”。诸侯国内部也出现兼并、夺权的现象。
文化上,经济政治的变动造成文化下移。学校原来设在官府,文献典籍和学习工具也为官府所垄断,这就是所谓的“学在官府”。春秋战国以后,随着王室衰微,政局变化,官学败坏,原来掌管文化的官员许多都流散到民间。其中,一些人开始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别人,出现了私学。由于私学的兴起,文化下移,逐渐形成了“士”阶层,并开始成为社会上一支重要的力量。


程朱理学:

广义的理学泛指以讨论天道性命问题为中心的整个哲学思潮;狭义理学专指程朱学派(广义的理学包括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心学。本文的理学特指程朱理学)。理学肇始于北宋的周敦颐,奠基于程颢、程颐,完成于南宋的朱熹。朱熹集前人之大成,建立了理学体系。他把太极之理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提出了系统的格物致知说和知行学说,建立了完整的人性学说和有关修养方法的学说。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比较:

1、相同点:
①思想来源:同属儒学范畴,都是在儒学基础上吸纳融合佛学、道教而发展起来的。
②思想主张:都强调意识(理或心)第一,物质第二,都属于唯心主义;都是高调的道德主义。
③思想实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④根本目的:都要求人们克服私欲,以“仁”的思想规范个人行为,从而维护社会秩序。
⑤地位:都是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大成就,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广义的理学包括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等)。
⑥影响:促进了思辨哲学的发展,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进步;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严格的道德品性起了积极作用。在强化封建礼教、维护宗法等方面,压制人的自然欲望,有消极作用。
2、不同点:
①宇宙构成: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理”在人心之外,主张“即物而穷理”,是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心即理”,主张“宇宙便是吾心”、“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是主观唯心主义。
②认识论:程朱理学主张只有深刻探究万物,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心学则认为人天生具有良知,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需要通过世界外物或者咬文嚼字埋首经书,只要通过内心的自修自省,克服私欲,就能回复良知,成为圣贤。
③方法论:程朱理学偏重于外在工夫,主张“格物致知”(格物,接触事物;致知,获得知识),即通过对外物的考察来启发内心潜在的良知。陆王心学则偏于内在工夫,主张“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认为良知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但良知容易被私欲侵蚀),所以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去掉人欲,以恢复良知。(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最大的差异在于求“理”的方法不同。)
④为学程序:理学主张首先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程朱理学重经验,近于归纳法。心学则主张先发现本心,而后博览,近于演绎法。朱熹认为陆学“心即理”太简易,陆九渊认为朱学“格物致知”过于繁琐。
⑤作用和影响:理学要求个人修养要以敬畏天理为准则,才能达到圣贤之道;当人的私欲与天理冲突时,要“存天理,灭人欲”。心学重视个体的主动作用,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程朱理学是南宋及明清时期的统治思想,影响海内外;陆王心学影响不及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

1、概念: 
北宋时期:“理”,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是指人类社会的当然原则。 
2、主要思想:
①二程理学(北宋) 
A、“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先有理后有物。——核心思想 
B、“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C、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把握“理”。 
②朱子学——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    
A、天理与三纲五常的紧密联系“存天理,灭人欲” 
B“格物格致”深化:“物”的概念指天理、人伦、圣言和世故。“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支离) 
3、影响:
①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②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
③学术思想流传海外,在朝鲜、日本甚至形成了“朱子学”学派。

“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二程”提出了“格物致知”的认识论。所谓“格”,用二程的话来说,就是“格犹穷也”,即深刻探究、穷尽。“物”就是万物的本原,朱熹进一步将“物”确定为天理、人伦、圣言、世故。“致”就是求得、获取的意思,“理”就是事务的本质,他们眼里的“天理”。如何格物呢?就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朱熹认为,要贯通,必须花工夫,格一物,理会一事都要穷尽,由近及远,由浅而深,由粗到精。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成四节次第,重重而入,层层而进。
所谓“格物致知”就是花工夫,讲方法,深刻探究万事万物的本质,以掌握天下之理,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并且进而认识人伦世故、道德文章,以明道德之善。显然,“格物致知”包括认识的方法和认识的目的两层。就认识目的而言,程朱的“格物致知”是有局限的,我们还必须求科学之真。就认识的方法而言,对我们的启发还是颇多的:学习要脚踏实地,深入探究,“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成四节次第,重重而入,层层而进”,以达融会贯通。


二程及其主要思想:

程颢(1032—1085),字伯淳,私谥明道先生。程颐(1033—1107),字正叔,因居临伊川,后人称为伊川先生。两人为亲兄弟,河南洛阳人。二程,以理学家周敦颐为师,在总结了先秦关于理和道的观念,以及宋初以来思想家关于理的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把“理”抽象为宇宙的本体,作为哲学最高范畴提出来,构建了一个以理为最高本体的唯心论体系。
二程哲学核心是“天理”或“理”。
他们认为“理”不仅总摄天地万物,而且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理”是万物本原和人类社会的最高准则。认为在人类社会中,封建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伦理纲常,也是天理的表现,不可违背。
在认识论上,二程的“格物致知”并不是指认识客观事物的法则,而是要在人的内心恢复“天理”。
二程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抬高到和六经相同的地位。二程的学说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理学,并在封建社会后期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成为封建统治者的主流思想。

朱熹及其理学思想:

朱熹(1130—1200),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翁,最后号遁翁。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一生的主要活动为讲学授徒,著书立说。朱熹的著作堪称浩瀚,是中国历史上著作最多的思想家之一。
主要著作有《四书集注》《近思录》(与吕祖谦合编)《小学》《童蒙须知》《资治通鉴纲目》等,后人整理汇编有《朱子语类大全》(140卷)《朱文公文集》(100卷)朱熹为二程的四传弟子(理学大师李侗的学生),他继承和发展了二程的理学思想,建构起了一套严密的理学思想体系,“理”或“天理”是朱熹理学思想的最高哲学范畴。
朱熹认为“理”是宇宙天地万物的本原。也是人类社会最高的道德伦理原则。朱熹一生致力于宣扬理学,所建立的庞大而又精深的新理学思想体系,回答了当时所能回答的一系列问题,从而使儒学真正摆脱几百年来佛教与道教的冲击,重新恢复了权威和信心。从元代开始,朱子学成为中国的官方哲学,它在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都占有重要地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而且还传播到国外,尤其是东亚诸国。


发现相似题
与“中国服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