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770—1812年英国农业和工业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示意图:

    材料二:煤的大规模开采和使用.在提供动力以推动工厂的开办和蒸汽机的运转,并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又释放出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其他有害物质。18世纪末期,伦敦上空多次出现烟雾现象,造成植物枯死,晾晒的衣服变黑,即使白天也需要人工照明,甚至还造成许多居民患病或死亡。
    材料三“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十七大报告》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英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表明英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材料,你认为我们从中应吸取什么经验教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三指出了怎样的经济发展道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1年同步题历史材料题难度较难 来源:王千锁(初中历史)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770—1812年英国农业和工业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示意图:材料二:煤的大规模开采和使用.在提供动力以推动工厂的开办和蒸汽机的运转,...” 主要考查您对

第一次工业革命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发源于英国,是指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工业革命是以机器生产取代人工生产,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技术革命。由于以蒸汽机的发明及运用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标志,因此历史学家称这个时代为“蒸汽时代”。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主要特点:
1.英国生产力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总和;
2.伦敦成为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
3.1851年英国举办第一次世界博览会。

工业革命爆发的前提:
1.市场:英国的海外殖民活动扩大了海外殖民市场,圈地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
2.资本:海外掠夺及贸易积累了大量资本;
3.劳动力:圈地运动和行会组织较早瓦解,提供了劳动力资源;
4.技术:工场手工业技术的积累;
5.社会环境: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国内社会状况稳定;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的原因:
1.工业革命提供的物质资料;
2.伴随着工业革命兴起的交通具提供纽带;
3.世界殖民体系提供保障。

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
以自由主义为原则,保证资本的自由流动、安全与增值;规定在国际贸易中给与他国最惠国的待遇,逐步取消关税保护。通过基本准则的确立,使国际交流更加理智,信用增强,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成熟。


英国工业革命进程及重要成就:

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政治: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扩大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1840年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2.经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
3.思想文化:激发国人探求新知,向西方学习,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洋务运动兴办近代工业。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770—1812年英国农业和工业在国民总收...”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