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化学

首页
  • 单选题
    根据下图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

    实验现象             结论
    A.左过烧杯中铁表面有气泡,右边烧杯中铜表面有气泡  活动性:Al>Fe>Cu
    B.左边棉花变为橙色,右边棉花变为蓝色        氧化性:Cl2>Br2>I2
    C.白色固体先变为淡黄色,后变为黑色(Ag2S)     溶解性:AgCl>AgBr>Ag2S
    D.锥形瓶中有气体产生,烧杯中液体变浑浊       酸性:HCl>H2CO3>H2SiO3
    本题信息:2010年0115模拟题化学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于丽娜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根据下图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实验现象 结论A.左过烧杯中铁表面有气泡,右边烧杯中铜表面有气泡 活动性:Al>Fe>CuB.左边棉花变为橙色,右边棉...” 主要考查您对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溶解度

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

原电池原理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 溶解度
  • 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
  • 原电池原理

溶解度:

(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单位是g,符号用S表示。
表达式:

(2)气体的溶解度定义:指该气体在压强为101kPa,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气体的体积。

 溶解度曲线:

  1. 溶解度曲线由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可以用溶解度曲线来表示。我们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绘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2.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①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在该点所示温度下的溶解度,溶液所处的状态是饱和溶液。   
    ②溶解度曲线下面的面积上的点,表示溶液所处的状态是不饱和状态,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湿度时的不饱和溶液。   
    ③溶解度曲线上面的面积上的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饱和溶液,且该溶质有剩余。   
    ④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1. 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溶剂的种类,温度
  2. 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溶剂的种类,温度,压强

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个别物质反常,如Ca(OH)2
(2)气体物质的溶解度,一般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常见的可溶性气体(常温、常压时的体积数):NH3 (700),HCl(0℃时500),HBr、HI亦易溶,SO2(40),C12 (2).H2S(2.6),CO2(1)。难溶气体:H2、CO、NO。有机物中:HCHO易溶,C2H2微溶,CH4、C2H4难溶。

a.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O3、NaNO3等。
b.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如 NaCl。
c.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 Ca(OH)2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过饱和溶液:

过饱和溶液:一定温度、压力下,当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已超过该温度、压力下溶质的溶解度,而溶质仍不析出的现象叫过饱和现象,此时的溶液称为过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再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①表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②表示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可以比较同一温度时,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则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③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或进行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
④根据溶解度曲线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溶解度曲线变化规律:

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湿度升高而增大,曲线为"陡升型",如硝酸钾。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湿度的影响很小,曲线为"缓升型",如氯化钠。   
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湿度的升高而减小,曲线为"下降型",如氢氧化钙。   
4.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湿度的升高而减小(纵坐标表示体积),曲线也为"下降型",如氧气。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1.查找指定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并根据溶解度判断溶解性。   
2.比较相同湿度时(或一定湿度范围内)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3.比较和确定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并据此确定物质结晶或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   
4.确定溶液的状态(饱和与不饱和)。

溶解度曲线上的点的意义:

①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在该点所示温度下的溶解度,溶液所处的状态是饱和溶液。  
②溶解度曲线下面的面积上的点,表示溶液所处的状态是不饱和状态,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湿度时的不饱和溶液。  
③溶解度曲线上面的面积上的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饱和溶液,且该溶质有剩余。  
④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有关溶解度的计算:

某温度下,


无机含氧酸:

可以的分子式为HmROn,其通式可以写成(HO)mROn,也可写成ROm-nOHn,其中R称为成酸元素,无机含氧酸在水溶液中的酸强度取决于酸分子中羟基-O-H的电离程度,也可以用Pka值来衡量。酸分子羟基中的质子在电离过程中脱离氧原子,转移到水分子中的孤对电子对上,其转移的难易程度取决于成酸元素R吸引羟基氧原子电子的能力。如果成酸无素R的电负性越大,R周围的非羟基氧原子数目越多,则其酸性越强。原因是成酸元素R的电负性越大,则其偏移O的电子越少,从而减小了O原子周围的电子密度增大的趋势,使得其对质子的吸引减弱,有利于质子的转移;非羟基氧原子越多,则分子周围越易形成离域π键,这种键将成酸R原子及O原子包裹在其中,一方面增强了羟基-O-H键的极性,有利于质子的转移,其次使得整个酸基团周围的空间减小,阻碍了质子与O原子上孤对电子的结合,从而使得酸性增强。

含氧酸的酸性一般存在如下规律:

(1)同一成酸元素若能形成几种不同氧化态的含氧酸,其酸性依氧化数递增而递增;如
〔原因:从HClO到HClO4非羟基氧原子逐渐增多,羟基-O-H键的极性增强,质子转移程度增强,故酸性增强〕
(2)在同一主族中,处于相同氧化态的成酸元素,其含氧酸的酸性随原子序数递增,自上而下减弱。如

〔原因: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成酸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减小,原子半径增大,吸引羟基氧原
子的能力依次减小,羟基-O-H键的极性依次减小,所以酸性依次减弱。〕
(3)在同一周期中,处于最高氧化态的成酸元素,其含氧酸的酸性随原子序数递增,自左至右增强。如

〔原因:同一周期中,从左至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成酸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吸引电子对的能力逐渐减小,电子偏向成酸元素R一方的程度增大,含氧酸分子中的氢原子的极化程度增大,所以酸性增强〕

原电池:

1.定义: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工作原理:
以铜-锌原电池为例
(1)装置图:

(2)原理图:

3.实质: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4.构成前提:能自发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5.电极反应:
负极:失去电子;氧化反应;流出电子
正极:得到电子;氧化反应;流入电子
6.原电池正负极判断的方法:
①由组成原电池的两级材料判断,一般是活泼金属为负极,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为正极。
②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动方向判断,电流是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流动方向是由负极流向正极。
③根据原电池里电解质溶液内离子的定向移动方向,在原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
④根据原电池两级发生的变化来判断,原电池的负极总是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总是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⑤X极增重或减重:X极质量增加,说明溶液中的阳离子在X极(正极)放电,反之,X极质量减少,说明X极金属溶解,X极为负极。
⑥X极有气泡冒出:发生可析出氢气的反应,说明X极为正极。
⑦X极负极pH变化:析氢或吸氧的电极发生反应后,均能使该电极附近电解质溶液的pH增大,X极附近的pH增大,说明X极为正极。 

原电池中的电荷流动:

在外电路(电解质溶液以外),电子(负电荷)由负极经导线(包括电流表和其他用电器)流向正极,使负极呈正电性趋势、正极呈负电性趋势。在内电路(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带正电荷)向正极移动,阴离子 (带负电荷)向负极移动。这样形成了电荷持续定向流动,电性趋向平衡的闭合电路。


发现相似题
与“根据下图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实验现象 结论A.左...”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