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二年级地理

首页
  • 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现象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但是从近数十年的分析来看,随着气候干旱、植被破坏和人类加速活动等作用,土壤侵蚀日益恶化。通过对13条流域的综合分析,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人为加速侵蚀占总侵蚀量的90.45%。目前,该区人口压力大,坡地耕荒普遍。1949—1984年每增一人,需增开耕地0.62公顷。
    晋陕蒙沙化黄土丘陵,处于黄土高原和鄂尔多斯高原的过渡地带,气候干旱,水蚀与风蚀,农业,与牧业交错。本区的煤田开采业对土壤侵蚀产生深远影响。
    (1)对加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类活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土流失会造成哪些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2年同步题地理材料分析题难度较难 来源:田立中(初中地理)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现象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但是从近数十年的分析来看,随着气候干旱、植被破坏和人类加速活动等作用,土壤侵蚀日益...” 主要考查您对

黄土高原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位于黄河中游地区,东西千余千米,南北700千米。包括太行山以西、青海省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跨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及河南省等省区,面积约40万平方千米。


黄土高原主要特点:
1.黄土高原河流众多,沟壑纵横,沟壑面积约占总土地面积的50%。
2.黄土高原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的年变率大,年内分配不均。
3.黄土高原地下水非常贫乏,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保护水源、保护环境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
4.黄土高原拥有极为丰富的煤炭资源,其储量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形成的原因:
1.自然原因:
(1)降水:变率大,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冲刷作用强;
(2)地形:从平原向山地过渡,地形坡度大,坡面物质不稳定;
(3)植被:从森林向草原过渡,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
(4)土壤:由粉沙颗粒组成,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抗蚀能力低;
2.人为原因:(1)毁林开荒(2)过度樵采(3)轮荒,不合理的耕作制度(4)开矿

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
1.退耕还林、还草: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因地制宜营造防护林、经济林、薪炭林、用材林;
2.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3.加强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工程措施—打坝淤地,平整土地,修筑梯田生物措施—植树种草农业技术措施—科学施肥,选育良种,地膜覆盖;
4.开矿时要有计划的存放表土,大力开发复垦工作 。

黄土高原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方式:

1.控制人口;
2.退耕还林还草,保护生态环境;
3.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4.加大科技投入,倡导绿色、生态农业;
5.调整农业结构,建立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
黄土高原地区域图:


黄土高原地貌: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现象长期以来一...”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