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一年级地理

首页
  • 材料分析题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城市的“空心”现象: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人口开始向郊区移动,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区,在郊区构建了许多超级市场、高级住宅、大型停车场,且在老城区和新城区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整个都市区人口出现负增长。
    材料二:“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统计图”(图甲)和“部分国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百分比统计图”(图乙)。

    (1)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图甲和图乙中的                                   等国家,这种现象我们称为                  
    (2)有关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正确的说法是(双选)
    [     ]

    A.是社会生产力退化的表现
    B.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
    C.是城市化发展的继续
    D.是大量非农业人口转化为农业人口造成的
    (3)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城市化水平可以体现                水平,二者的关系是                     
    (4)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发达国家城市化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          
    本题信息:2012年吉林省月考题地理材料分析题难度较难 来源:王千锁(高中地理)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城市的“空心”现象: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人口开始向郊区移动,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 主要考查您对

城市化的表现及标志

城市化进程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城市化的表现及标志
  • 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的概念、含义和标志:

表现:原有城镇规模不断扩大;新设了一大批市镇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可以用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来表示。“ S”形曲线将城市化的过程分为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三个阶段。如下图所示:

2、全世界城市化的整体进程:
产业革命前缓慢——产业革命后加速发展(20世纪尤其是二次世界大战后速度空前,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上升。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小城镇、数目增多;人口规模迅速膨胀。)


发达国家城市化:

1、城市化起步早:英国最早,世界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乡村人口的国家。
2、城市化水平高:新技术革命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20世纪70年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70%。
3、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发展:先从英国,随后在美国、西欧各国、日本,后来又在北欧。
表现: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口数量增多。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1、1975年城市人口超过发达国家,目前,占世界城市总人口的60%。
2、起步晚,发展快:速度超过同时期发达国家,比发达国家的最高速度要快。
3、城市化水平较低:1990年比重为33%。
4、城市发展不合理:主要因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造成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聚集于大城市如墨西哥城和布宜诺斯艾利斯。
现阶段中国城市化特点:


发现相似题
与“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城市的“空心”现象:20世...”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