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二年级历史

首页
  • 读图题
    阅读图片回答

    图一 


    图二


    起义的人们在巴士底狱广场上焚毁国王的宝座,反应了人们对君王制的憎恨

    图三 


    图四

    (1)图一反映了法国哪一时期的社会现实?这一时期的统治者采取的政体是什么?结合史实说明与图二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二反映的事件发生后,法国建立的王朝采取的政体是什么?其统治时期法国社会最主要矛盾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三指的是法国的哪次革命?它与图二有什么关系?这次革命的主力是谁?他们的最终结局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四中的人物是谁?他在位期间主要采取哪些进步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上四副图片反映了什么问题?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2年陕西省期中题历史读图题难度极难 来源:刘文文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图片回答图一 图二起义的人们在巴士底狱广场上焚毁国王的宝座,反应了人们对君王制的憎恨图三 图四(1)图一反映了法国哪一时期的社会现实?这一时期的统...” 主要考查您对

波旁王朝在大革命中被推翻

拿破仑帝国的建立

波旁王朝的复辟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建立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波旁王朝在大革命中被推翻
  • 拿破仑帝国的建立
  • 波旁王朝的复辟
  •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建立

法国大革命爆发:

1.大革命前夕的法国(历史背景) 
⑴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根本原因)——专制王权和封建等级制度 
⑵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⑶路易十六的统治使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⑷三级会议的召开——导火线(1789、5)
 2、大革命的过程(1789、7——1794、7) 
⑴爆发:攻占巴士底狱  1789、7、14 
⑵第一阶段:君主立宪派掌权(1789、7——1792、8) 
①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 
②权力机构:制宪议会到立法议会  
③改造措施: 
A、废除封建特权的法令 八月法令
B、《人权宣言》的内容与评价
C、1791年宪法
⑶第二阶段:吉伦特派当政(1792、8——1793、5) 
①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 
②权力机构:立法议会到国民公会 
③改造措施: 
A瓦尔密战役 1792、9;
B国民公会开幕(取代立法议会)                           
C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成立;D处死路易十六   1793、1 
⑷第三阶段:雅各宾派统治(1793、6——1794、7)
①代表:中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民主派) 
②权力机构:国民公会 
③措施:恐怖政策 
(5)热月政变(1794、7)     
热月党人——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       
措施:
结束恐怖,建立正常的政治和经济秩序;
维护共和制,建立督政府。



拿破仑帝国建立的背景:

1、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
(1)原因:
①第一次反法联盟进攻
②反革命暴乱
③物价暴涨等问题突出 
(2)结果:推翻吉伦特派统治、雅各宾专政 
2、 雅各宾派的恐怖政策及作用
①措施:彻底废除封建制度、实行恐怖政策。 
②结果:失人心,分裂。 
③评价:
第一,它是法国大革命特殊性的产物,是1793年内外危机之下的应急行动。
第二,恐怖统治挽救了共和国,拯救了革命,其功绩不容抹煞。
第三:局限:
一是以行政手段干预经济的超经济政策,或者叫统制经济,不可能真正地解决经济问题;
二是恐怖统治在范围上无节制地扩大。
三是恐怖统治在时间上无休止地延伸。
3、热月政变后,政局动荡不安;热月政策后督政府腐败无能 
4、反法联军大兵压境; 
5、人们企盼一个强大政权。 

拿破仑帝国的建立经过——雾月政变

1、 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
2、推翻督政府,建立执政府,实行军事独裁 
3、1804年12月,法兰西第一帝国成立。  1804年拿破仑称帝,历史上成为法兰西第一帝国。


拿破仑上台的原因和条件:

1、拿破仑上台的必然性:
①形势需要; 
②大资产阶级从巩固自己的统治秩序出发需要; 
③中、小资产阶级和广大工农从维护自己在革命期间的既得利益出发需要。
2、拿破仑上台的偶然性: 
个人因素:拿破仑有出色的军事才能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并得到了法国银行家、军火商和军队的支持,使他能够在法国需要这样一个人物的时候,恰恰由他来充当这个角色,确属偶然。

雾月政变与拿破仑称帝:

“热月政变”结束了雅各宾派的统治,但热月党人不是封建王朝的政治代表,而是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者。所以,他们结束雅各宾派专政,废除雅各宾派限制和打击资产阶级的政策,使资产阶级解脱了恐怖时期受到的种种束缚;同时它又尽力保护革命成果,维护共和制。
1795年通过了一部新宪法。第一次确立了两院制,即元老院和五百人院,其中元老院由250名议员组成。五百人院享有法案的创制权,讨论和通过法案的权力。
1795年秋,热月党人成立了督政府。然而,督政府的统治却让资产阶级大失所望。由于它在政策上的摇摆不定(历史上称其为“秋千政策”),对内不能镇压王党势力的叛乱,稳定政局;对外不能击败第二次反法同盟的武装侵略,使得法国革命又面临危机。督政府统治时期的内忧外患,使法国资产阶级迫切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人物出现,以保护他们的利益,于是,拿破仑便应运而生了。
1799年8月,他从埃及冒险回国,10月回到巴黎,11月9日发动“雾月政变”,成立执政府,开始了他的军事独裁统治。
1804年拿破仑称帝,历史上成为法兰西第一帝国。对拿破仑的掌权,恩格斯有一段精彩的论述:“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本身的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但是假若没有拿破仑这个人,他的角色就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



拿破仑巩固政权的措施:

1、对内:巩固政权,发展资本主义 
① 政治上:确定了以稳定政局为首要任务的政策 
②经济上:改革财政,创办法兰西银行,采取发放津贴和补贴的方法,鼓励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③法律上:重视法制建设,注重依法治国《民法典》《商法典》《刑法典》 
④文化教育上:建立公立学校和法兰西大学,重视科学研究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评价:上述政策的实施,使法国摆脱了督政府时期出现的困难,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 
2、对外:与反法联盟进行战争 
对外拿破仑经历了与反法同盟的多次战争。给欧洲的封建势力以沉重的打击,也防止了波旁王朝在法国的复辟。到1810年左右,欧洲大陆上已没有堪称法国敌手的国家,法兰西第一帝国盛极一时。到1812年时,拿破仑几乎控制了整个欧洲,第一帝国达到全盛。

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原因:

1、连年战争严重影响到国内经济发展,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2、民族解放战争日益汇成一股摧毁拿破仑帝国的强大洪流。 
3、在统治后期,开始向旧制度妥协,向封建王朝看齐。 
4、莱比锡战役法军战败。

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失败过程: 

1、1814年,反法联军进入巴黎,拿破仑被迫退位,流放到厄尔巴岛。
2、1815年,滑铁卢战役后,法军失败,拿破仑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

波旁王朝复辟: 

1814年3月底反法联军进入巴黎,4月4日拿破仑不得不宣布退位。20日,他被押到地中海中的厄尔巴岛,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 
1、复辟的原因:
①对外战争动摇了帝国的统治基础;
②侵略扩张使民族解放战争兴起;
③向旧制度妥协使帝国危机加深。 
2、复辟的经过: 
1814年拿破仑战败退位,第一帝国灭亡,波旁王朝复辟 1815年滑铁卢战役拿破仑失败,波旁王朝再次复辟。 
3、复辟的波旁王朝的措施: 
波旁王朝复辟后,因为波旁王朝的反攻倒算使得法国人民难以容忍,10个月后拿破仑奇迹般地逃离小岛,回到巴黎重建帝国。但欧洲封建势力不给拿破仑以喘息之机,他们迅速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在1815年6月的滑铁卢决战中,再次击败拿破仑。拿破仑的这次执政仅97天,因而有“百日王朝”之说。接着,拿破仑被押往南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1821年5月5日死于该岛。波旁王朝在法国再次复辟。
  4、结果 : 
七月革命爆发,波旁王朝被推翻,建立了以奥尔良公爵为国王的“七月王朝”。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建立 :

1、背景: 
(1)复辟王朝的倒行逆施
①逐步强化封建专制制度,维护旧贵族利益 
② 强行解散了资产阶级控制的议会,试图恢复专制君主制 
(2)七月革命 :
①时间:1830年 
②主要原因: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的发展。(民主与专制的矛盾) 
③结果:推翻了波旁王朝,建立了以奥尔良公爵为国王的“七月王朝”。 
(3)七月王朝的统治 
①政体:实行君主立宪制。 
②政策:新制定的宪法限制王权,扩大议会下院的权力,取消贵族特权,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 
③结束:1848年2月,巴黎人民举行起义并基本上控制了巴黎,七月王朝土崩瓦解。 
性质:七月王朝是一个赤裸裸的大资产阶级政权。
统治:残酷镇压工人运动。拒绝进行政治改革。
影响:
(1)中下层资产阶级因没有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也开始对七月王朝表示不满。
(2)工人也不满。   
2.建立(1848、2-1852年):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临时政府宣布实行共和政体,史称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原因:
① 七月王朝拒绝进行政治改革,残酷镇压工人,阶级矛盾尖锐。
② 1847年欧洲农业歉收,人民生活困难。根本上是法国大资产阶级的七月王朝的统治阻碍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
(2)时间:1848年2月


七月王朝: 

波旁王朝在法国复辟后,被迫承认了一些革命时期发生的变革,包括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和拿破仑法典等。所以这时的法国统治权虽然掌握在贵族和教士手中,但法国的经济仍然沿着资本主义的道路发展。1824年,法国国王查理十世继位,进行更加疯狂的反攻倒算,引起资产阶级和农民的强烈不满。1830年7月25日,查理十世颁布新法令,取消言论自由,解散众议院,进一步提高选举资格,激起全国的愤怒。两天后巴黎人民起义,29日攻占杜伊勒里宫,查理十世逃跑,复辟的波旁王朝被推翻,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自由派手中,他们拥戴波旁王朝旁系奥尔良家族的路易·菲力浦为国王,代表金融贵族利益的资产阶级君主制在法国确立,开始了“七月王朝”统治时期。 

七月王朝评价:

(1)结束了复辟的波旁王朝的反攻倒算,增加了选民的人数,进一步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的发展。
(2)结束了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半个多世纪的斗争,封建地主阶级从此退出历史舞台,资产阶级专政建立起来,此后未再出现复辟。局限性:对财产的限制较大,其民主权的扩大只限于中上层资产阶级。如何评价七月王朝的统治?(1)积极意义:结束了复辟的波旁王朝的反攻倒算,增加了选民人数,进一步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的发展;结束了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半个多世纪的斗争,封建地主阶级从此退出了历史政治舞台,资产阶级专政建立起来,此后未再出现复辟。
(3)局限性:对财产的限制较大,其民主权的扩大只限于中上层资产阶级,实际上,七月王朝是一个赤裸裸的大资产阶级政权。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在“七月王朝”统治下,法国政权掌握在金融贵族手里。根据规定,只有交纳直接税200法郎以上的人才有选举权,交纳500法郎的人才有被选举权。当时法国的3 600万人口中,有选举权的只有20万人。很多工业资本家也没有选举权。金融贵族的统治严重阻碍了法国工业革命的进一步发展。 
基佐掌握法国政府时期(1840~1848年),法国政治更加黑暗。基佐顽固反对任何改革,对内镇压革命运动,维护金融贵族的利益;对外讨好英国,积极对外扩张。法国国内矛盾日益尖锐。1847年以后,对政局不满的资产阶级到处以举办“宴会”为名,进行政治宣传,要求改革。1848年2月22日,当人们准备在巴黎举行一个大型“宴会”时,群众与军警发生冲突。23日,更多的巴黎人走上街头,不少国民自卫军也加入进来。巴黎工人、学生和市民起义,推翻了七月王朝,但成果被资产阶级窃取。革命中组成以资产阶级共和派拉马丁为良的临时政府。在工人的压力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迫宣布法国为共和国,即历史上的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法国二月革命把1848年欧洲革命推向高潮。11月制宪议会颁布第二共和国宪法。12月举行总统大选,路易·波拿巴当选总统。 1851年12月2日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1852年间12月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第二共和国结束。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图片回答图一 图二起义的人们在巴士底狱广场上焚毁国王的...”考查相似的试题有: